這次聯席會議除了在空氣污染方面的工作有點進展外,其他種種措施(例如推動企業清潔生產、改善珠三角流域水質、加強自然保育及綠化工作和宣傳教育等)早在第十次粵港聯席會議或早年環保署的年報中提出。

所謂出台的環保措施,不過是老調重彈。 "與主動推動粵港經貿融合相比,香港政府在區域環保工作上雖不致不感興趣,但肯定是毫不積極。"

港府區域環保工作毫不積極另一方面廣東省政府早在6月通過指導政策,提出廣東省未來發展的戰略框架,當中特別強調粵港融合,並明確指出深化區域環保工作將是粵、港、澳未來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議題。「大珠三角綠色優質生活圈」的概念早在廣東省的政策文件中提出,曾特首今次就算不是老調重彈,亦不過是拾人牙慧。據報道,粵政府已展開具體工作,委託國家環保部針對粵、港、澳三地共同面對的環境問題進行調研,為打造「大珠三角綠色優質生活圈」進行規劃,廣東省政府對區域環境規劃的重視可見一斑。

有關政策文件發出至今已差不多兩個月,惟香港政府似乎在芸芸範疇中,只對經濟合作感興趣,而對如何「深化粵港環保合作」毫無寸進,除了借用了文件內「大珠三角綠色優質生活圈」的新名詞、將說了多年的措施重新包裝外,未有任何實質的政策回應港方會如何配合。與主動推動粵港經貿融合相比,香港政府在區域環保工作上雖不致不感興趣,但肯定是毫不積極。

港府應循兩方面調整環境政策粵港兩地在經濟上已高度融合,港商投資帶動了珠三角經濟發展的同時,對加重區內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責無旁貸。當中央乃至廣東省政府就環境保護雷厲風行,投入數以千億去打擊及治理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時,香港政府不但未見積極配合,特首曾蔭權更屢次高調地率領香港商界到中國內陸,在偏遠地區尋找更低環境成本的投資機會。

香港政府理應調整其環境政策,一方面回應廣東省在環境保護工作上「解放思想」的呼籲,另一方面亦為曾特首口中的「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注入實質的內容。

首先,特區政府應盡快與廣東及澳門政府協商區域的長遠環境規劃、保育策略等議題;廣東省環保局早於2005年便曾就珠三角地區進行環境規劃、惟當時位屬珠三角內的香港卻並未包括在規劃當中。再者,在興建港珠澳大橋等大型跨境基建時,港府亦需採取更主動的角色協調並統一跨境建設的環境評估機制,以確保香港及廣東區域不會因多項跨境基建而受到破壞。另外,港府亦可透過較多國際交流的優勢及引入外國經驗,推動地區氣候變化管治方案及減排政策,當中尤以推動清潔生產機制並協助港商參加相關機制為優先考慮。

最重要的是,港府應盡快啟動就區域環保合作的政策研究,以確保政策制訂官員對整個議題有充分的掌握。香港政府在深化區域環保合作尚有太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而曾特首及一眾問責官員不應忘記的是,有效保護珠三角的環境對提升整體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必定不會遜於粵港經貿融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作者為綠色和平項目經理陳宇輝。本文刊登於明報,2008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