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十二?五規劃」(下稱「規劃」)的內容與審議,搶佔了傳媒的焦點。話雖如此,自○八年國家發改委正式以「十二?五規劃」成立多項主題研究,兩年以來傳媒以至民眾對即將誕生的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畫」的討論從未間斷;但香港普羅巿民對「規劃」的關注毫不熱切。特區政府也不過在重複老調:加強粵港合作、鞏固香港優勢產業、配合國家「規劃」目標等。但如何做仍然是說得不清不楚。

中國民眾以至全球皆期望中國能加快經濟轉型,緩解因粗放型的發展模式所帶來的社會、民生、環境、資源、政治等矛盾。國家從○八年底開始啟動草擬「規劃」程序,組織多個研究課題,與省市自行討論,終在去年十月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廣東省亦於今年一月底發布廣東省「規劃」,核心主題是「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同時帶出省內不同城市的分工與協調,並落實到具體的工作與項目上。

香港對「規劃」冷感

喋喋不休回顧這些歷程,皆因能對比香港對「規劃」的冷感。港澳台地區由於「先天免疫」,不用參與這些全國性規劃,甚至不用跟從。因此規劃總難以打進政府或是市民日常生活的討論。這兩年多,依稀記得政務司司長於去年十二月初舉辦過一場論壇。這些「各說各話」的場合,難以引起公眾對「規劃」的興趣與討論。民間參與或聲音幾近乎零。

特區官員嘴邊說「規劃」對香港有多大機遇,但實際上卻沒好好的想過如何藉此機會動員社會一起討論香港未來的五年該如何走過。這數年內凡牽涉粵港合作議題,特別是跨境基建項目如港珠澳大橋或廣深港高速鐵路,以至年初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畫」的快速諮詢引來的爭議等,政府皆被批評為「無視民意」。

「規劃」本是中性詞語,問題是如何善用「規劃」。要做「好規劃」,關鍵是政府是否願意公開資訊,廣納民意,收窄分歧,找出共識。特區政府與其怕被珠三角邊緣化,社會大眾怕「被規劃」,政府不如主動出擊,早早做好規劃,不要讓社會有被「大石壓死蟹」的感覺。

盡快進入民間討論

言猶在耳,曾特首早幾天於北京表示「規劃」將會令粵港合作有「進一步跨越」,但大都集中在官員間的溝通機制,如提升目前的「粵港聯席合作會議」、政府部門與國家發改委直接建立工作關係等。但如何促進民間合作以及建立實質有影響力的諮詢渠道,仍然無所寸進。

與其他國家規劃或省市的規劃相比,粵港區域間的規劃文件如○九年發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二○○八至二○二○》(下稱《綱要》)或去年簽訂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等,當中只有大方向。

例如環保方面,特區政府在《綱要》發布後,只以將構建「綠色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的工作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來回應,令人懷疑特區政府在新一輪的粵港合作上繼續其「發展至上」的管治思維,對環境保護避重就輕。又例如,在「規劃」的建議內,國家已初步提出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新指標如「碳強度」、「能源強度」、「重金屬」等,以及制定「環境稅」,強化以市場機制的手段包括「污者自付」的原則,減少源頭排污。這些建議,至今粵港兩地的官員也從未於粵港合作的視野上探討。特區官員必須自覺地填補這些「空白」,「下放」資訊,「活化」民間討論,讓「粵港合作」真正運作起來,而非只是官員的理想意願或嘴邊的漂亮詞彙。

本文作者為張韻琪綠色和平項目經理
於2011年3月7日成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