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

每頓飯的尾聲, 老人家總會叫大家把餘下的都吃掉, 因為浪費食物很折墮。

以這個定義來說, 香港正正是一個 「很折墮」的城巿。香港人均垃圾量是全球之冠, 2009年全年計, 每人就掉了近一公噸垃圾。而這些垃圾中, 超過三分一是食物。現時全球飢餓人口達到十億, 香港人每天卻在丟棄超過三千噸的食物, 你說我們是不是很折墮?

圖片來源:陳曉蕾的博客

記者陳曉蕾調查香港的廚餘問題, 寫成《剩食》。本書談的不只是垃圾處理做成巨大負擔這問題, 更是探討為何香港會製造出這麼多的廚餘。從大學飯堂學生吃不下的「頹飯」, 發現食物質素差會令人吃不下、吃不完; 汽水商為了促銷不惜存放過多產品於汽水機, 令大量過期飲品未飲就被丟棄; 生果檔、菜檔把賣不完要棄掉的貨一早計入成本; 超巿只求貨架常滿, 大量丟棄賣不完的過期食物也在所不惜。將本來珍貴的食物, 經過商業計算兌換成銀碼, 大家就好像掉得麻木, 掉得心安理得。

食物被當垃圾, 壓力就來到廢物處理這一環。深圳現正選址興建全球最大焚化爐。試想像有了這個「世界第一」焚化爐之後, 香港每日近九千公噸的垃圾大可運回深圳燒掉, 香港就可以繼續擔當「世界第一垃圾港」, 到時兩個「世界第一」各司其職, 這對垃圾雙城勢成深港合作典範!

其實剩食還有很多利用價值, 把它們一把火燒掉, 實在太可惜! 這都歸咎於香港政府並沒有大力推動垃圾分類。陳曉蕾在書中提到每天三千噸的廚餘, 絕大部分跟其他垃圾一樣被運往堆填區; 只有四噸, 即是比城巿大學飯堂每天的廚餘還要少的份量, 會送到政府唯一的「廚餘廢物試驗堆肥廠」, 轉化成有用的肥料。與韓國95%的廚餘回收率相比, 香港實應自慚形穢。

圖片來源:陳曉蕾博客

政府不牽頭, 不打緊, 香港還有很多人「有衣食」。 書中結集了很多個案, 民間有人用自己的方法身體力行, 善待糧食。有機構在大埔每星期兩次聘請幾位婦女到街巿收集菜檔賣剩要丟掉的蔬菜, 然後給機構學員煮成豐盛的午餐; 有人每天拍下吃剩的食物, 反思糧食的價值; 酒店總廚用自助早餐剩下的麵包造成矜貴的麵包布甸; 有人自己研究在家中用廚餘堆肥。可惜, 大部分人仍是以掉進垃圾桶為處理剩食的唯一方法。

香港人把食物掉得太隨便了, 掉的時候都想不到垃圾處理的繁複, 想不起廚餘還未盡其用, 然後頭也不回的掉進垃圾桶, 把膠袋封好 - 「最緊要無味」。但相信每人讀完這書, 都會覺得把食物拿去堆填區真的 「很折墮」, 將來會更認真地對待糧食。

本文亦刊登於明報讀書會(2011年10月3日)

 

你有何意見?請在此發表:

Could not load latest updates from site: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