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楊凱珊
原文刊於2017年9月4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

三個颱風在短時間內相繼吹襲華南地區,其中「天鴿」在澳門造成嚴重人命和財產損失,香港所受影響相對不算嚴重。這個城市得以安然無恙,雖然優良基礎建設應記一功,但亦有運氣因素。正如前天文台長林超英所言,如果「天鴿」路綫北移二十公里,香港會是另一個世界。隨着氣候變化加劇,將來颱風對香港的威脅可能更大,不能再單靠運氣,除了加強預防措施,更必須正視氣候危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雨量屢破紀錄是警號

不少人依然認為氣候變化沒甚麼大不了,夏天愈來愈熱便躲進冷氣間,冬天愈來愈暖便少穿厚衣服。然而,天文台記錄顯示,香港極端降雨的情況愈來愈頻密,尖沙嘴總部每小時雨量破紀錄,以往數十年才發生一次,近半世紀卻是屢破紀錄。此外,氣候變化亦令香港海平面上升,維多利亞港的海平面在一九五四至二○一六年間,每十年平均上升三十一毫米。

天文台更預測,假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到本世紀末香港出現極端多雨的年數可能增加十二年。此外,香港平均海平面可能上升達一點零七米,再加上全球熱帶氣旋的平均強度增加,颱風帶來的風暴潮威脅因而加劇。這些科學研究說明,氣候變化的影響不只是天氣變熱一點那麼簡單。

居安思危,香港政府應評估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風險,加強排水系統、供電供水設施、沿海建築物等抵禦天災的能力,並制定完善的災害應變計畫。政府的氣候變化跨部門工作小組,必須認真看待氣候變化,針對問題源頭對症下藥。

政府須針對源頭下藥

燒煤和石油等石化燃料排放的溫室氣體,是氣候變化的主要成因,而發電佔本地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六成七,是最大的排放源。改變生活習慣,節省用電,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採取的行動。與此同時,香港必須發展可再生能源。目前可再生能源只供應本地百分之零點一電力,政府正進行小型試驗計畫,研究利用水塘、岩石坡等空間裝設太陽能板,當局必須加快步伐,擴大發電規模。此外,新利潤管制協議將會引入「上網電價制度」,容許市民利用太陽能發電,並以較平均電價高的價格,賣給電力公司,增加投資可再生能源的誘因,是好開始。

或許有人質疑,可再生能源較貴,不符合成本效益。然而,參考德國、中國、澳洲等地的經驗,政府政策有助推動可再生能源成本下調。另一方面,不應將「成本效益」過分地簡化成電費,還要考慮發電的環境和社會成本,前世界銀行經濟學家史特恩在多年前指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佔全球GDP約百分之一,如果不採取行動,氣候變化造成的成本,包括基建受破壞、食水食物匱乏等問題,可能每年相當於全球GDP百分之五。

「天鴿」襲港期間,杏花邨、鯉魚門、大澳等地變成澤國,彷彿為未來可能出現更惡劣的情況敲響警號。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不能心存僥倖,繼續對危機視而不理,大自然的反撲勢必更厲害,積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