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基因改造稻米成了各國政府的難題

專題報導 - 2006-09-29
最近,綠色和平在歐洲的稻米及其加工品中,檢測到來自美國和中國的非法基因改造稻米成分,並呼籲世界各國政府緊急採取措施,捍衛消費者的健康和生態環境。

绿色和平在欧洲国家发现来自中国,含有非法转基因稻米成分的产品

歐盟並未批准在其25個成員國銷售或進口基因改造稻米,可最近一個月,歐洲都籠罩在一片"稻米恐慌"中:先是8月22日,美國農業部對外公布,未經批准的基因改造長粒大米LL601已混入市場,引起譁然。歐盟要求對所有美國長粒大米進口實施嚴格的檢測;9月11日,綠色和平公佈的檢測結果表明,來自美國的非法基因改造稻米已經進入德國的大型超市Aldi Nord;就在此前幾天,綠色和平在歐洲市場的部分中國米制產品中,也檢測到非法基因改造稻米成分。

非法銷售基因改造水稻,誰得益?

基因改造技術把外來的抗除草劑、抗蟲特性引入水稻的同時,也把對健康和環境的近憂遠患轉移到水稻體內。因此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對基因改造水稻都採取了謹慎態度並進行嚴格的管理。

2005年,澳洲曾中斷一項基因改造豌豆的研究,他們的實驗結果表明,基因改造技術所產生的非預期後果可能對健康帶來巨大風險。不僅如此,基因改造水稻同樣造成生態危害。它們不僅污染排擠普通水稻,一旦轉入的基因使害蟲產生抗性或轉移到雜草中去,產生更難對付的害蟲和"超級雜草",人類將不得不對基因改造作物進行升級換代,陷入惡性循環……同以往的教訓一樣,"征服"大自然的結果,是招致嚴重的健康和環境安全問題。

基因改造技術帶來經濟利益?人們曾經指望種植不打農藥的基因改造作物來節約投入成本,但對基因改造棉花的調查發現,雖然應用的初期經濟效益明顯,但幾年以後,由於生存競爭,害蟲之間此消彼長,投入成本不降反增,得不償失。

從源頭抓起,保障食品安全

從以往基因改造食品污染事件的經驗來看,最開始發現的污染往往只是冰山一角。一旦基因改造作物進入食物鏈,徹底清除他們將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防範非法基因改造作物的污染,從源頭抓起,對田間試驗和種子市場加強管理是"治本"的關鍵。

中國農業部至今沒有對基因改造水稻頒發安全證書,更未批准商業化種植基因改造水稻。但國內仍存在置法律於不顧,將不知情的消費者當作試驗品的行為。此次綠色和平檢測到基因改造成分的中國米製品,進口商的標識上顯示,主要來源是廣東。

而早在2005年4月,綠色和平的調查就顯示,湖北有種子公司非法向農民銷售基因改造水稻種子,所產大米除了供應省內消費,也運送到了廣州的批發市場。

事後,中國農業部高度重視,調查之後對多家種子公司作出了嚴肅處理,並加強了對種子市場和田間試驗的控制。雖然"湖北基因改造稻米事件"過去了一年多,但有跡象表明,已經生產出來的基因改造大米覆水難收,污染了食物鏈的多個環節。

此次綠色和平在歐洲國家的發現再次表明,基因改造生物的管理是各國政府都面臨的一大挑戰。由於基因改造生物所造成的污染極難控制及清除,只有嚴格控制田間試驗並嚴把商業化審批關,才有可能從源頭杜絕問題的發生。

每月少少捐助,食物安全多多

支持我們為你披露和監察食物安全問題。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