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學校發展太陽能極具潛力 惜困難重重

綠色和平籲政府全面協助學校發展太陽能

新聞稿 - 2018-10-25
2018年10月25日 香港 綠色和平、浸會大學地理系及亞洲能源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團發佈《香港中、小學發展太陽能的潛力與挑戰》研究(下稱研究)。報告評估的19間受訪學校,發現單單使用校園天台的一半面積安裝太陽能板,每年已可生產超過240萬度潔淨能源,相當於751個香港三人家庭的一年用電量,可見本港校舍發展潔淨能源的潛力不容忽視。

可惜,受訪學校目前只使用了不足百分之五的太陽能潛力。綠色和平認為,學校面對缺乏初始資金、申請手續繁複、行政工作量大等困難,即使上網電價提供投資回報,對以教育為本的中小學校而言並非誘因。綠色和平促請政府了解學校實質需要,推行太陽能學校計劃,全面協助全港中小學實現太陽能發電潛力。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李逸燊說:「除了堆填區、水塘,學校天台亦有發展太陽能的潛力。加上學校可利用太陽能項目進行環境及科技教育,有多重意義,政府不容忽視。」

雖然上網電價計劃正式實施,以經濟誘因鼓勵公眾安裝可再生能源設施,惟投資回報並非學校首要考慮,無助鼓勵學校安裝可再生能源。李逸燊建議政府應制定貼地的太陽能學校計劃,全方位消除學校安裝太陽能設施的阻力,例如簡化申請手續、提供技術顧問服務、行政支援等,實現可再生能源潛能,應對氣候變化。

綠色和平聯同浸會大學亞洲能源研究中心及其研究團隊在2018年1至8月期間,訪問22間中小學,了解她們發展太陽能的經驗和挑戰,並評估其太陽能發電潛力。受訪學校包括17間資助學校、2間直資學校及3間私立或國際學校,遍佈港九新界;當中15間學校已安裝太陽能系統。

在22間受訪學校當中,有19間學校提供足夠數據分析。研究推算,若這19間受訪學校使用校園天台僅一半面積安裝太陽能板,每年已可生產超過240萬度潔淨能源,相當於751個香港三人家庭的一年用電量(見附表二)。可是,這19間學校目前的總太陽能發電量僅11萬多度電,只用了少於校園天台5%的太陽能發電潛力,大量潛力被浪費。

浸會大學亞洲能源研究中心總監馬雅燕博士說:「目前香港可再生能源發電比率不足1%,政府需積極發展太陽能,善用超過1000間中小學的太陽能發電潛力,不要浪費這些天然資源。」

研究又發現,學校發展太陽能項目時遇上不少阻力,首要障礙是缺乏初始資金。政府的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學校安裝環保設施作教學示範用途,但過往獲批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規模小,近年亦愈來愈難申請。

雖然上網電價提供投資回報,但不少受訪資助學校稱,賺錢對學校並不重要,教育意義才是首要考慮,而學校需優先投放資源於改善教育項目、支付教職員薪酬、改善教學設施等,故如無額外資助,難以撥出發展太陽能項目的起動資本。

另外,申請安裝太陽能系統的手續繁複,行政工作量大,亦是重要阻力。有負責老師坦言,花上6年時間與不同政府部門交涉、與太陽能承辦商磋商,「過五關,斬六將」才成功安裝8塊太陽能板。

最新施政報告承諾協助學校發展可再生能源,但未有詳情。綠色和平要求政府推行太陽能學校計劃,評估全港學校的太陽能潛力,並根據其潛力資助學校安裝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此外,政府需消除學校發展太陽能的阻力,例如簡化申請手續、提供技術顧問服務、行政支援等。最後,當局可考慮成立分享平台及舉辦研討會,讓學校交流環境教育經驗,探討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設施作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學。

圖片下載:https://goo.gl/Yjw3q4

傳媒聯絡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李逸燊
電郵:
電話:2854 8312

綠色和平媒體與推廣主任 鍾瑋鉻
電郵:
電話:2854 8361

附表一:受訪學校太陽���發電現況及潛力評估
研究方法:

  • 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研究人員實地測量及利用Google Earth 輔助,計算學校的可使用天台面積,然後假設其中一半面積安裝太陽能板,以估算其發電潛力。
  • 向受訪學校蒐集太陽能發電量數據,以了解現況及與潛力評估結果作比較。

結果:

  • 19間學校提供足夠數據作分析之用
  • 太陽能發電現況:一年的總發電量113,178度電
  • 太陽能發電潛力:一年的總發電量2,480,267度電
  • 已實現潛力:(113,178/2,480,267)x 100% =4.6%

附表二:受訪學校太陽能發電潛力與香港家庭用電量對照

  • 19間學校太陽能發電潛力:一年總發電量2,480,267度電
  • 根據中華電力資料,一個3人家庭一年用大約3300度電
  • 學校的太陽能發電潛力,相等於 751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子(2,480,267/3300)

工作項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