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ield is mandatory!
「極地曙光號」體積不大,出到大海,有時也頗顛簸;我們這些不慣航行的人難免會感到不適。但除此以外,船上的生活雖然簡樸,卻是吃得好、住得好;特別是在一望無際的海上航行之後,看見迎面而來的冰塊和雪山時,更是令人煩惱盡拋,漂亮得令人忘掉一切。
北極鑽油的風險極高,若不幸發生漏油事故,將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影響地球上最寧靜美麗的地方。更何況,油公司根本未有在北極處理石油洩漏事故的技術。
1968,那是了不起的一年:人們上街、革命氣氛彌漫在空氣中。我們在這一年出版了一本可能是最有影響力的攝影集,拍攝的人正是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
為何我們要守護北極?北極正如何受到冰川融化、石油鑽探與戰爭的威脅?為何齊集100萬人的聲音如此重要?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北極的海冰值更迅速下降。有人預測在 2030 年的夏天,北極將不再有冰。這並非危言聳聽,現時冰川和凍土正在不斷融化,格陵蘭的海冰融化數量更了創新高。 海冰是北極海洋生態系統的基礎,它縮小和變薄,會嚴重影響北極居民和動物的生存。
前往北極之前,朋友都打趣叫我在北極要看企鵝;多得某政黨,現在大家都知道企鵝不住在北極,只住在南極。
6 結果當中顯示第 1 - 6 個相關结果
綠色和平及Google搜索器可追溯到1994年或之後的所有舊存檔,內容多數來自http://archive.greenpeace.org及其他綠色和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