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s

募一個綠能共享理念,集一座陽光公民電廠——陽光伏特家

作者: Greenpeace

由一群年輕人所創立的陽光伏特家,是臺灣第一個綠能群眾募資平臺,他們要找出能讓更多民眾透過更低的參與門檻,共同為綠能發展、環境永續貢獻一份心力的方式。

能源是民生必需品,然而能源轉變的「電力」肉眼看不見,只能透過數字具象化,難以讓大眾感到親切,遑論一旦成為政策議題,更令人覺得遙遠生硬。然而「陽光伏特家」的出現,提供了大眾創新的思維來解決複雜的能源問題,不僅讓我們跳脫既有形式和固定的觀念,甚至,透過群眾集資的過程,讓人看見了最為可貴、不可量化的人性價值。

臺灣第一個以集資來蓋電廠的創新形式

走進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一棟大樓內,推開九樓辦公空間大門後,馬上能感受到充滿設計感的舒適空間,與一股有別於傳統辦公室的活力。放眼所及可見三五成群的年輕團隊在或大或小的開放或半開放會議區熱烈討論。在這個孕育許多創新團隊的創業育成中心裡,陽光伏特家於2015年誕生。

「我們的目標是(綠能)普及化,訴求的是大眾參與。」陽光伏特家創辦人之一暨策略發展長陳惠萍說道。談起初衷,無非就是想透過創意的行動,號召更多民眾參與這場能源轉型,於是陽光伏特家大膽提出不同的想像與方式,利用群眾募資平臺,召喚理念相同的人,一起做一件完成之後可以共享的事。「集資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每個人都可以出一點點力量,讓更多人參與。」陳惠萍說道。

平臺推出後,民眾對於利用群眾募資來蓋電廠的這件新鮮事,接受度高嗎?在詳細回答前,陳惠萍先給了一個溫暖的結論:「臺灣人很可愛的!」

原來,陽光伏特家首先以「綠能公益模式」推出公益案「桃園國際兒童村」,在一所幼稚園屋頂裝設僅僅5KW的太陽能板。才剛成立的陽光伏特家默默無名,勇敢推出這個方案放置在網路平臺,開始募款,「我們一直在想一件事:綠能的好處不應該只有大型、有資金能力的企業或是財團才能夠參與。我們希望它是家家戶戶或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去參與和共享的。」陽光伏特家要將綠能發展的好處和資源,帶到臺灣最弱勢的角落。

國際兒童村的小朋友呼籲:「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

國際兒童村屋頂5KW太陽能裝置

「綠益共享」方式之一:綠能公益,擴大綠能好處

從零開始往往最是困難。曾尋求企業贊助,卻因無任何前例可循,企業們皆不敢出手。不過竟也因為有了這個募資平臺,讓人感受到源自臺灣民間豐沛的能量和熱誠!專案一上架,短短幾日便完成5KW大約35萬元的募資金額,來自37筆的民眾小額捐款中,包括有一人捐了四筆,這位民眾還詢問陽光伏特家:「(資金)夠了嗎?」這引起陽光伏特家的好奇,寫信給這位民眾,詢問為何敢於支持如此新穎的模式?陳惠萍說,他給了一個讓她非常感動的回應:「他是位有兩個小孩的醫生,他說福島核災的發生讓他有非常大的體悟,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活在一個沒有核災風險的環境裡。過去他不知道該怎麼行動,但現在可以透過公益的方式去幫助弱勢團體打造太陽能電廠,同時也在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他告訴我,捐錢是一件最小的事,但其實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鼓勵。」

「除了參加反核遊行、倡議,民眾要如何真正去生產綠能?」這位醫生的疑問,可能也是許多關心環境與下一代的民眾心中的問題,而綠能公益模式則提出了解決之道。無金額限制的門檻,五元、十元、五十元的小額捐款都歡迎,募資幫助弱勢團體建制綠能電廠,透過目前再生能源躉購政策,成為一個持續20年「長期且穩定」的收益,讓他們也能共享發展綠能的好處,又得以支持環境減碳,為臺灣社會和綠能發展都帶來更正向的力量。

「綠益共享」方式之二:共有陽光電廠,被動式收入

除了綠能公益這樣創新、具社會價值的模式,陽光伏特家當然不忘回應最初的起心動念:透過陽光伏特家平臺,讓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貢獻和參與的做法。

過去,建造一座電廠需要上百甚至上千萬元,民眾無法參與。陽光伏特家希望讓參與者不只投入能源生產,還帶來收入,於是以個人為單位,將民眾參與建制電廠的門檻降低到「一片太陽能板」的金額(平均一萬五千元),讓小資族都有機會成為電廠的主人,並且共享未來20年的售電收益。

陽光伏特家的參與者多元,有些參與者認為這樣的再生能源投資項目,甚至比定存利率更好。也有一群身為父母的人想幫小孩投資、儲蓄,因為依據再生能源躉購模式,必須與台電綁約20年,20年後孩子成年了,可以拿回一筆比原來投入資金更大的回饋。「更重要的是,還幫小孩存下了更好的環境未來。」陳惠萍說道。

陽光伏特家的平臺串聯、媒合了包括屋頂提供者、資金提供者,以及技術維運的提供者。民眾在平臺上可以自由選擇想要投資的電廠,出資後,電廠的建制以及未來20年的維運,皆由陽光伏特家找當地的系統廠商協助。陳惠萍說:「陽光伏特家把最複雜的事情由自己來做,最簡單的事情(出資)交給民眾來做。」平臺價值首重「高透明度」,並讓發電成效視覺化,每位參與者透過會員中心可以看見監控設備回傳至平臺的發電資訊,自然而然地能夠意識到「用電與產電」的緊密關係。

第一個專案「臺南擔仔一號」,規模只有11.44kWp的設置容量,共44片太陽能板(當時一片約一萬五千元)。長期推動能源轉型倡議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是第一個支持者,出資20片太陽能板,然後再號召其他14位民眾集資完成,成功打造出第一個全民陽光電廠。

以發展綠能,結合科技與民眾

「其實我和很多人一樣,過去對能源沒有任何想像,甚至也沒有意識到這其實是很重要的民生科技。我有社會學的背景,也一直在做些跨領域的研究。早期是做醫療科技,碩士論文則研究身心障礙者的社會處境。後來到博士研究階段,開始接觸科技與社會的領域。」陳惠萍說道。她的博士論文研究「臺灣太陽光電的在地使用」,在研究過程發現非常弔詭的現象:臺灣是全球太陽能板的生產製造大國,卻很少使用這樣的科技,此外,臺灣民眾也鮮少有機會參與電廠的建制。這使她不停思考,進而引發她現在的行動。

她以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出人和科技發展之間的微妙關係。每項科技的發展歷程,人都在裡頭扮演重要角色。民眾或使用者不僅僅是科技的接受者,也可能在參與使用的過程中,改變或影響科技的發展,這某種程度顛覆了科技發展是「線性」的想像。

在博士論文階段,陳惠萍開始關注到,原來臺灣是太陽能科技業的生產大國,大量製造的成果卻都外銷其他國家,連臨近的韓國都來臺灣找太陽能產品,這令她衝擊感相當大,「因為真正減碳的效益是發電在地使用的這一端,這樣怎麼去告訴大家這是綠能的產業和科技呢?」陳惠萍說道,「所以我覺得得應該用綠能的發展來幫助臺灣社會,讓這個科技跟地方社會結合得更好,而不只是一味地追求產能外銷、效率、規模,這都離我們的民眾太遠。」

陽光伏特家也回應了目前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編註: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聯合國基於積極實踐平等與人權,規劃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三大面向為分類,分別是:經濟成長、社會進步、環境保護。「可再生且可負擔的能源」即是其中一項。)

用理念召喚到對的人,一起向前走

陳惠萍提出她在臺灣能源發展上見到的問題:整體社會仍處在傳統經濟學結構下,追求最大效益和經濟規模,一直追求再生能源設置量的成長目標,卻忽略了再生能源可以達到「分散、小型、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具有更廣大的可親近特性。

陳惠萍說,博士論文完成後,她幸運地遇見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來做一件非常不一樣的事。陽光伏特家從成立迄今三年,目前有十多位同仁。「當你參與了這件事情,你就成為利益的共同體,你就會覺得自己與環境、與能源是有關係的,於是更加認同和支持這樣的綠能政策。」陳惠萍說道,「更重要是,不僅是帶來更好的電力,還為環境永續貢獻心力。」他們要繼續用這樣的理念,召喚到對的人,一起往共享更永續、更現代的能源未來前進!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