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se] 清潔能源,拓展可再生未來

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我們必須加緊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延緩氣候變化。

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我們必須加緊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延緩氣候變化。

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我們必須改變現時生產能源的方式。中國在發展風能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潛力非常深厚,因此我們每年也會出謀獻計,鼓勵中國加緊發展可再生能源,以延緩氣候變化。

善用太陽能,從屋頂開始

我們在北京一個倉庫的屋頂作試驗,親自安裝和使用太陽能電池板,驗證太陽能的實用性和可靠性。結果我們不單可自給自足供應日間用電,更有剩餘電力。

同類屋頂,在北京以至全中國都非常普遍。我們估算,若所有適合的屋頂每年運作 1,000 小時,足以供應 3,000 萬戶家庭全年的電力需要,顯示中國有很大潛力發展「分佈式能源」,將太陽能引進城市和社區,成為全球太陽能發電的最大市場。

風力發電,少7,000萬噸碳排放

風力發電技術相對簡單,是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中國是全球風電行業的領袖,2012 年標誌著綠色和平與中國風能行業專家們合作,推動風力發電健康發展的第 8 年。

我們的最新中國風電發展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風電市場在經歷多年的快速增長後,正步入穩健發展期,2011 年全國風電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 1.5%,足以供 4,700 多萬戶居民使用一年,比燃煤發電減少 7,000 萬噸碳排放,但風力資源在合併電網、供電和輸電方面存在隱憂,極需透過調整相關政策改善。

承先啟後的多哈氣候會議

聯合國氣候會議去年底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綠色和平一如既往以觀察員身份監督談判進展。回望過去數年的氣候談判簡史,如果說哥本哈根是「潰敗」、坎昆是「恢復」、德班是「劃時代」,這次多哈談判就是「承先啟後」。

國際綠色和平總幹事庫米‧奈都(Kumi Naidoo)總結稱:「《京都議定書》的框架雖獲保存,但結果仍不夠理想。這不僅與近期颶風、水災、乾旱等氣候災難頻生的現實嚴重脫節,也使達成新氣候協議的藍圖變得更模糊。各國需要齊心協力,加速氣候談判進程。」

希望號參與救援氣候災難

在多哈談判結束的同一天,身在菲律賓的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趕赴當地南部遭受超強颱風「寶霞」吹襲的重災區,參與人道救援工作。

「希望號」所展現人與人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正是各國領袖所欠缺的。我們會繼續推動各國以全球 70 億人的福祉為先,積極減排,邁向使用高效能及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