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楊文友
原文刊於2012年1月28日《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的天際線

古印第安人有一句諺語︰「我們的地球並非繼承自袓先的,而是從子孫借來的。」

填海正是向大海借地,影響海洋生態,犠牲未來子孫的環境。當世界很多地方開始還地於海時,香港政府卻提出要進一步大規模填海借地,理由是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土地的需求,建立土地儲備。

到底香港為何需要那麼多土地以供發展?政府的人口預測有否過度高估?政府回應時指,數據是否有偏差,也不影響他們的工作。新土地會如何發展?會否用來興建豪宅?政府回應填好地後,才再規劃。我們似乎不必深究原因,要討論的就只有在哪裏填海取地,政府多番強調填海是為了香港的長遠利益,不能長期議而不決。問題是我們看不到政府有一個整全的發展視野和土地規劃。

我們現在更迫切要討論的,應該是香港的定位和長遠發展。身為香港人,大家近年都感到前路茫茫,香港政府當不了舵手,社會發展無甚方向,被動地配合國內發展,甚至擔心香港被邊緣化,會成為國內「先富起來的一群」的豪宅與名店區。我們能否不被同化,保留固有的文化價值並加以發展,繼續引領中國進步?

有了長遠的社會發展思路和規劃,我們才能確保借來的土地不會被白白浪費。多了土地,我們是否依舊用來發展地產、金融和旅遊業,只求GDP數字上的經濟增長?還是可以發展不同的產業,多元經濟,讓我們多一點生活的選擇﹖多了土地,我們的城市能否有多些公共空間,重新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我們的社區和文化活躍起來﹖多了土地,政府可不可以有明確的決心去保護我們的郊野與濕地,防止火燒南生圍、土掩大浪西、米埔濕地緩衝區建豪宅等事件再出現。沒有整全計劃地過度開發的土地,最終很可能都會變為豪宅地皮,不止破壞環境,更令香港的前路更加迷失。

「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土地」常用來形容殖民地時代的香港,缺乏長遠的打算。回歸後,我們蹉跎了這些年,是時候要計劃我們城市的未來。我們心目中的理想城市是怎麼樣?怎樣令生活在這裏的人和諧、快樂、健康?用什麼政策去達到這些目標?我們不止為自己這一代去想,更是為我們的子孫而想,我們是有條件有能力去承擔這個責任的一代,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欠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