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世界銀行警告:全世界有33個國家正因為食品價格上漲而經歷政局動盪和國內衝突。也正在去年4月15日,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發表了一份由全球400多位科學家撰寫的報告《國際農業知識與科技促進發展評估(IAASTD)》,這份報告也得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將近60個國家的支持。這份報告毫不客氣地提出:『世界需要一個更加環保的糧食生產方式,一個不會影響農民生活的方式。世界需要從一個嚴重依賴農藥和化肥等化學品、對環境破壞很大的農業模式轉化成對環境更友好,能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農民生計的生態農業模式。』 將兩份報告放到一起去讀,糧食危機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一目了然。用中國氣候變化專家林而達教授的一句話概括說:『夜間溫度每上升1攝氏度,穀物產量將下降十個百分點。』 半年前,林教授在一份名為《氣候變化與中國糧食安全》的科學報告中提出警告: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到2030年,我國的糧食產量將會大幅下降,糧食自給將成為問題。和IAASTD一樣,該報告也指出,應對氣候和糧食雙重危機的最佳解決方案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既能有效降低農業生產中的溫室氣體排放,而且能更好地適應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影響。 改革現有農業模式,建立生態農業,對於中國和全球來講,都已經迫在眉睫。但遺憾的是,已經意識到糧食危機的各國政府似乎還在躑躅遲疑。 化學集約型農業仍然是最主流的農業生產模式,受到廣泛支持。在中國,大量施用化肥對水的污染眾所周知,各大湖區的藍藻年年爆發,但化肥的生產和施用量仍在逐年增加。雖然人們都明白農藥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健康的威脅,但世界各地仍在大量使用。雖然基因改造作物既不增產也不能減少對化學製品的依賴,但是基因改造技術仍然受到追捧。在中國被大量種植的基因改造棉花不僅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而且需要使用越來越多的殺蟲劑去應對次級蟲害的侵襲。基因改造作物面對氣候變化導致的溫度波動時更加脆弱,並不具備常規作物自身所有的自然抵抗力。 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人口最大國在氣候變化影響面前相當無力,同為兩國重要水源地的青藏高原冰川因為氣候變化而正在不斷加速融化;嗷嗷待哺的不僅是龐大的人口,也還有急需騰飛的經濟——這兩個有著悠久的生態農業傳統的國家,正面臨這如何養活自己人口的巨大挑戰。生態農業需要的有機肥料不僅便宜,而且充足穩定;生態農業需要的勞動力和耐心更不是這兩個國家稀缺的。因此,低成本、傳統技術和勞動力三者合一,給印度和中國這兩個發展中國家打造了別國所沒有的『金飯碗』。 印度的安得拉邦在過去的幾年中進行了一場抵制農藥的農業革命,如今已經擴展到1500萬公頃的土地上,有35萬農民從中受益。這種無農藥的耕種方法以當地可用資源為基礎,結合現代科學,並配以傳統方法,使農民從生態和經濟方面均獲得裨益。 在中國,傳統的生態農業不僅務實聰明,甚至不乏詩情畫意。『桑基魚塘』模式鼓勵在農田中進行高矮作物、耐陰與喜陽作物的間套復種,並充分利用立體空間,在高稈作物下養殖鵝鴨、培植食用菌,使不同組分各得其所、地盡其利。黃土高原也有著如等高種植、魚鱗坑、集雨窖、作物覆蓋等傳統的防治水土流失的寶貴經驗。『稻鴨共作』不僅除草除蟲、更將防病施肥結合在一起,同時它還有助於減少甲烷的排放,緩解全球暖化的步伐。中國的生態農業在保留傳統的同時,也在不斷發展,國際上先進的『水稻強化栽培體系』的生態水稻種植方法在中國的四川就有很好的實踐。這種方法在提高產量一到兩倍的同時,可以節水50%,且幾乎無需使用農藥。 今年年初,一場大旱襲擊了中國北方逾40%的小麥主產區。在各地無可奈何怪罪於老化的水利系統,轉而求助於節水抗旱時,河北從事生態種植多年的小麥農戶卻高枕無憂,絲毫未受影響。 這個週末,八國集團的農業部長將和中、印等國的同行將聚集在意大利北部的特雷維索(Treviso),就糧食安全問題進行討論。回到八國集團日前在《金融時報》上透露出的擔憂:全球糧食危機造成的嚴重後果不僅將影響到商業關係,還將影響到社會和國際關係,進而波及全球安全和世界政治穩定。 糧食也罷,氣候也罷,經濟也罷,在今天越來越小越來越平越來越擁擠的地球上,任何一國都無可倖免。我們可以不穿衣,可以沒房住,但是不能沒飯吃。富國如何出於國防安全的考慮出台相關計劃應對糧食危機,而中、印等發展中國家如何重新撿起生態農業的『金飯碗』,都將必須謹慎而負責,盡快拿出決毅的態度,將正滑向『永久性糧食危機』和『無可逆轉的氣候危機』邊緣的地球挽救回來。 (作者為Isabelle Meister, 綠色和平食品與農業國際顧問。)

氣候變化及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