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韻琪 - 綠色和平項目經理
本文亦刊登於明報論壇(2012年5月11日) 

香港的天際線

候任特首梁振英如何組班,新政府的架構與職能如何洗牌,成為近期媒體與公眾關注的焦點。近日有關人選與名單的消息滿天飛,剛在立法會再次滑鐵盧的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傳被「叮走」或調位的消息,更是不絕於耳。

還記得曾特首2007年初競選連任時,正值保衛天星皇后碼頭運動的大背景,他提出要將「環境與人文效益」融入經濟建設,亦大力宣揚經濟發展及平衡保育需要的「進步發展觀」。同時,他亦將董建華年代的「環境運輸工務局」重整,為「環境局」自立門戶。翻查歷史,「環境」範疇在政府架構內有獨立的政策位置要追溯至1973年至1981年間的「環境司」,此後「環境」範疇往往與規劃、地政,甚至食物與衛生等政策局放在一起處理。因此,「正名」了的環境局,令民間甚為期待,特別是將一直由「經濟局」話事,卻與本地污染物排放息息相關的電力市場課題交由環境局操刀。

但過去五年,為何市民與民間團體皆普遍認為環境局無甚作為呢?坦白說,環境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落實了「停車熄匙」與膠袋徵費,以及將已行了十多年的「建築物能源效益守則」變為強制執行的法例等等。可惜,其他社會大眾一樣關心的議題,如改善空氣質素、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源頭減廢與節能等等,為何無甚寸進?去年兩電瘋狂加電費的時候,為何環境局表現得如此的愛莫能助,猶如局外人般呢?再宏觀一點看,為何環境局會如此落力推銷焚化爐、支持增加輸入核電,以及肆意填海呢?

當然,這不只是邱局長能力的問題,也不單是邱局長一己之見,因為幾百億的焚化爐和向廣東省多要核電,絕對需要特首的支持和關鍵官員的共識。如此,令環境局無甚作為的原因清晰不過:

第一方面是曾特首與其班子仍然視環保或可持續發展為花瓶,雖曾高舉「進步發展觀」,或說要平衡發展與保育的需要,但說到底也是「大興土木」式的發展主義。曾特首2007年上任時即主打「十大基建」,開下每年一千億元的投資與創造廿五萬個職位以帶動經濟增長的豪情壯語。數字背後,還是走不出「GDP至上」的落伍思維,而曾特首眼內的環保仍是如綠化或減少污染物等70年代的傳統內容,因此他期盼環保能與發展「平衡」的目標只是無法兌現的口號,「進步發展觀」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第二方面是在政府架構上環境局只能調動的資源只有一個環保署,當需要與其他政策局協調甚至合作時,關鍵在於局長的魄力和手腕。正由於曾班子是輕視環保,而邱局長又不是環保內行人,整個環境局頓時成為弱勢。說改善空氣污染的「十九招」,關於重整或減少巴士路線與更換環保巴士,邱局長能得到多少鄭汝樺局長的配合呢?說應對氣候變化,邱局長自信爆棚的是大搞高風險與昂貴的核電,關於推動猶如巨型冷氣的甲級寫字樓或商場等「用電大花筒」節能、發展商興建綠色建築等等,邱局長與林鄭月娥局長又有多少合作呢?

眼下的弱勢政府既不願觸碰利益集團以免自找麻煩,而環境局亦是政治角力中較弱勢的部門,令相關政策不是在推出時已「先天不足」(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只得硬銷核電),就是在執行上「有心無力」(如「一籃子」的廢物處理策略則重於末端處理技術而非推動源頭減廢等)。現時的政治系統與操作是不利於環保,環境局變成驚弓之鳥,而一般市民、民間團體,以至地球和下一代的聲音,均難以在這場政治搏弈中較勁。

環保是眾人之事,要令環境局有所作為,必須是整個班子都相信環保與環境公義是整體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候任特首必須放棄「唯GDP 增長」是從的思維,而是決心建立以民眾與地球(即下一代)福祉為先的制度、目標和政策,將香港視為一個生活的地方,而非只是賺錢的大商場。此外,新增的兩名副司長亦需要加強環境局與其他部門的協調,如經濟就業、社福、扶貧、房屋、土地使用、跨境合作等連接起來,令「環保」不只停留於「不超標」就過關了事的心態,或是與「發展」必然的對立,而是為七百萬香港人建立一個宜居、公平與公義的香港必須具備的重要環節。

 

你有何意見?

Could not load latest updates from site: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