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連佩怡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原文刊於《主場新聞》網站,2012年12月28日

前幾天,有香港媒體報導指番禺的菜農使用未經分類的垃圾作為肥料。由於番禺是廣州其中一個重要的供港蔬菜區,所以供港蔬菜的安全問題又現陰霾。

現時,國內對供港菜場有一套獨立的監管系統,由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直接管理,規定供港蔬菜基地的位置和面積,場內亦需要設有質量監管系統。不過,這個機制顯然是有漏洞的,例如近年有流傳一些供港蔬菜基地向周邊沒有經政府備案的農戶買菜,以及大量使用生長激素等。所以,要繼續保障供港蔬菜安全,港府更需要加強對供港蔬菜基地的直接監管,以及超市全面公開生產源頭的資訊。

近年國內城市急速發展,內地居民富起來,以致企業轉向開發內銷市場,分薄香港市場的影響力,間接令國內部門對供港菜場的管理漸漸鬆散。所以,這正需要香港政府加強管理供港菜場以彌補不足。不過,目前國內的供港菜場只是由國內政府部門管理,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只能扮演「被知會」的角色,這顯然沒法確保供港蔬菜合乎安全標準。

另一方面,由於每批輸港蔬菜都有生產及出入境紀錄,而香港的零售商有銷售紀錄,所以經正規渠道來港的蔬菜是可以追溯至生產源頭的。可惜,超市作為大型的蔬菜供應商,卻不願增加蔬菜供應資訊的透明度,不重視市民對食物生產的知情權,不但令市民白白擔心,也苦了農民辛苦耕作的成果。

近日的「地溝油」、「垃圾肥」事件,已令本港的食物安全機制備受威脅,如果政府還不加強對供港食品的源頭控制和訊息披露,難免會令香港市民對本港食物安全的信心每況愈下,嚴重影響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