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連佩怡

原文刊於《主場新聞》網站,2013年05月15日 

 

最近有位澳洲男孩在印尼渡假期間繪上人體彩繪,回家後皮膚出現過敏情況,全身出現傷痕。後來醫生證實男孩的嚴重敏感反應是由人體彩繪中一種名為『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的化學染料所致。

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會不知不覺接觸大量含化學物質的產品,我們對這些化學物可能聞所未聞,但其實它們已經入侵你的生活,在你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突襲你和你的家人。尤其當政府對化學物的管制未能跟得上工業生產的使用速度時,我們更是防不勝防。

中國作為製造業的第一大國,每年的工業產出量佔世界的20%,有生產使用記錄的化學物質多達4萬種;然而,當中只有3千多種被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這意味著,每天有大量特性和危害不明的化學品仍在使用。

就算是受監管的化學物,中國訂立的殘留限量標準亦往往比歐美及鄰近國家或城市寬鬆。就以上文提到的『對苯二胺』為例,衛生部規定『對苯二胺』在化妝品中的最大允許使用量為6%;但在台灣,最高殘留限量則為2%,比中國嚴謹得多。

中國現時對於生產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防控、化學品的使用和排放,亦缺乏有效的法規和指引。環保部於今年才正式發佈第一份關於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的工作計劃,列出的一份含58種類的「重點防控化學品名單」。儘管名單將會不定期更新,不過與國外類似的名單相比,仍顯得過份寬鬆,中國政府要保障環境和市民安全,必須進一步完善化學品管制,儘快更新名單,改善整個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