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色和平項目主任連佩怡

原文刊於《主場新聞》網站,2013年04月09日 

 

現今世代的孩子,無論是在香港或內地出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國內父母擔心國產奶粉的質量問題,以致鬧出在香港、甚至世界各地搶購奶粉的新聞。但其實不止奶粉,很多外國生產的嬰兒用品、服裝等都是中國父母搶購的目標,例如早前有報導指一名中國媽媽在美國生孩子,在回國前買了孩子未來5年的衣服鞋襪。

嬰兒和孩童的皮膚都非常幼嫩,如果貼身衣物出現質量問題,例如服裝用料不合標準,或者加工時所用的化學物(例如甲醛)超標,都會對嬰孩帶來傷害,輕則導致皮膚過敏,重則會引起其他疾病,包括呼吸系統的疾病,甚至誘發癌症。

但其實我們作為消費者,除了要求生產者生產合規格的嬰孩服裝外,亦應該關注生產過程對環境帶來的污染。服裝在不同的生產環節,例如染布、印花等,都會使用不同的化學物,除了染料、塑化劑,還有其他幫助上色及固色的化學物。這些化學物不易分解,並會在環境及食物鏈中累積,最終以幾十倍、甚至數百倍的份量回到人體,損害健康。縱然很多化學品的特性仍然未明,但卻有愈來愈多的科學證據指出化學品的使用與常見疾病有密切關係。

所以,要孩子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不止要關注貼身衣物的質量,還要關注衣物的生產過程,選購生產過程中不使用有毒化學物的服裝品牌。因為傷害環境,最終還是害人害己,甚至傷害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