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核夢想,改寫香港命運

專題報導 - 2016-03-11
今天是福島核災五周年,核災的禍害逐漸浮現,而日本政府的除污工作成效不彰,早已證明核電是一條不歸路。與此同時,廣東台山核電廠或有嚴重安全隱患的消息震憾全港,從內地輸入核電的香港面對不亞於福島核災的風險,香港必須深思如何淘汰核電。綠色和平早前前往首爾考察能源政策,即使南韓中央政府堅持發展核電,惟首爾市政府在福島事故後,仍積極探索核電以外的可持續能源方案,推行「少一座核電廠」政策。淘汰核電,絕非天方夜譚。

文:楊凱珊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南韓中央政府積極發展核電,豈料2011年福島核災爆發,再次激起民眾對核電的反對聲音,有首爾市民率先在社區發起節能運動,用行動呼籲減少依賴核電。人權律師出身的朴元淳在同年勝出首爾市長補選,以獨立身分擊敗國家執政大黨的候選人,並在上任後不久推行「少一座核電廠」這個與中央政策背道而馳的政策。

南韓中央政府發展核電,首爾卻反其道而行。

「少一座核電廠」節能成續驕人,風潮席捲國內外

「少一座核電廠」政策的第一階段,首爾成功自行生產可再生能源和節省能耗,相等於一座核電廠的每年平均產電量。政策比原定計劃提早半年達標,市政府隨即展開第二階段,將二零二零年的新目標提升一倍。

南韓政府一直以「全國用電需求將持續上升」為由增建新反應堆。在首階段「少一座核電廠」政策推行三年期間,南韓用電量上升百分之五,但首爾用電量不升反跌百分之四。首爾節能成績驕人,令政府興建核電廠的理由不攻自破。

首爾市「反核政策」的風潮席捲國內外,首爾、京畿道、濟州島等的首長在去年11月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台灣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去年宣布,由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作試點,推行台灣版「少一座核電廠」計劃,加入「反核」的行列。

首爾市政府在短時間內動員社會,取得顯著成效,足見城市在能源自主的空間大有作為,值得香港借鏡。市政府在三年內,推出共多項措施及計劃,例如:

  • 以低廉價錢出租政府設施上的閒置空間予企業和社會團體,興建太陽能發電站;
  • 發起「能源自主社區」運動,資助居民在社區推動節能和安裝小型可再生能源設施;
  • 與企業合作,由企業以折扣價提供LED燈、隔熱窗等節能設備,由政府提供低息貸款,協助業主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

無核香港,指日可待?

香港政府常用「土地問題」及成本效益推塘,拒絕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但人口稠密如首爾市,卻發揮創意,善用政府空間,例如政府在濾水廠的水池上搭鋼架升起太陽能板,成為發電站;推行「環保積分」計劃,成功省電的市民可獲得積分,用作購買環保產品、戲票、為交通卡充值等,目前已吸引一百四十八萬人,即四成二住戶參與。

南韓江北阿里水濾水廠太陽能發電廠

香港政府自訂立2020年發電燃料組合,決定維持百分之二十五的核電後,便再無探討減少甚至停用核電的方案。政府在推動節能方面溫溫吞吞,去年公布的節能藍圖提及的溝通平台,與持分者合作推動建築節能,但至今杳無音訊。中央政策組研究指太陽能可提供香港一成電力,但官員抱殘守闕,不願運用創意克服困難。

首爾市民沈載澈參與環保積分計劃,成功為家居節省四成用電量。

大亞灣供電合約將於2034年結束,屆時電廠已運作超過四十年,達到一般核電廠設計壽命上限,安全風險遞增,理應退役。綠色和平建議,在政府計劃以天然氣取代煤的前提下,只要香港在未來二十年減少兩成用電,使用一成可再生能源,即可淘汰核電。

首爾市市長朴元淳直言「少一座核電廠」政策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為了首爾市市民及下一代福祉着想的措施。

與首爾市市長朴元淳會面,他堅定地說核電並不安全,處理核廢料的費用高昂,少一座核電廠政策與南韓中央政府的主張不同,但為了首爾市市民的福祉,市政府必須在他們的權限範圍內竭盡全力,減少使用核電。香港能源政策的自主程度絕不比首爾少,只要政府願意從「安逸圈」踏出第一步,香港淘汰核電的夢想,指日可待。

福島核災五周年:https://secured.greenpeace.org/hk/sites/nonukes2016/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