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不切實際,香港農業大傷——「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必須保地於農

新聞稿 - 2012-09-28
[ 香港2012年9月28日 ]政府於六月中展開「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第三階段諮詢至今,對農業討論甚少,只討論如何補償三區受影響的農業活動,三區農業發展仍欠宏觀視野,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九大環保及關注農業團體在諮詢期完結之前到北角規劃署總部遞交聯署信,重申「保地於農」、「農地零損失」。

2012年9月28日

新界東北發展惹爭議,包括綠色和平在內的九大環保及關注農業團體在諮詢期完結之前到北角規劃署總部遞交聯署信,重申規劃必須「保地於農」、「農地零損失」。

 

9月22日的公眾論壇後,政府在官方網頁上發佈了「對新界東北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的疑慮及正解」,對於失去農耕機會的農戶,政府繼續重申會安排農戶在塱原「自然生態公園」(37公頃) 從事濕農地耕作,保留了塱原南北共45公頃土地和虎地坳村9公頃土地作「農業」用途,以及盡力協助受影響的其他農戶覓地復耕。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主任吳希文認為政府的安排猶如紙上談兵,無視現實情況,他說:「塱原是農業活躍區,粗略估計的荒地數目不足百分之五,而南面的天光甫夾雜常耕農地及寮屋居民。另一方面,現時劃為「農業」用途的虎地坳村大部分為魚塘及寮屋,質疑政府的建議根本無法擠出更多地方,為三個新發展區所有受影響的農戶提供復耕。」

諮詢論壇上政府曾表示會研究利用三區規劃作「休憩用地」空間作復耕,但吳希文指三區建議的休憩用地現址涵蓋了寮屋區、高污染工業用途、貨倉、長年受山火影響的山坡等,無視農地適合耕作的考慮,如土壤、微氣候、水源等。政府不應純粹以安置農戶為目標,然後順利成章開動推土機進行發展。

對於政府將建議為受影響農戶協助覓地復耕,有機農友會主席黃如榮表示漁護署的「農地復耕計劃」向來成效有限,他表示:「地主一心待價而沽,拒絕租出農地,政府根本無法成功為農戶配對農地,令輪候冊上等候人士大排長龍。」

出席團體提交的聯署信中,表達了「香港農地零損失,市民要農業政策」的訴求, 團體均認為保護香港農業並非只為個別農戶及村民謀福,而是從整體社會利益出發,包括生態保育、社區經濟、鄉郊景觀、減廢、食物自主等。新界東北發展只是本土農業大屠殺的序幕,未來大大小小的規劃項目接踵而來,長遠如果香港再沒有一個周全的農業政策,現時餘下不足6,000公頃的農地定必迅速消失。

出席團體亦表示未來將再深化了解三區及鄰近區域的農業特色,建議農業發展模式方向,以及製訂更周詳的香港農業政策。

 

傳媒查詢﹕ 

吳希文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主任
電話: 2272 0303
電郵:

曾可婷  綠色和平媒體與推廣主任
電話:2854 8382
電郵:

 

相片下載:https://www.dropbox.com/sh/mxtod336mv7cugi/z2F7czDoIF

 

支持團體 (排名不分先後) 

長春社、香港地球之友、馬寶寶社區農場、綠田園基金、綠色和平、綠領行動、環保觸覺、有機農友會、香港永續栽培學苑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