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貴嶼電子垃圾拆解業的人類學調查報告-主報告

出版刊物 - 2003-09-01
綠色和平與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合作,共同對貴嶼的當地居民和外來民工進行訪談,希望通過瞭解民工的生活狀況、家庭史、群居結構、社會組織及其健康狀況,與貴嶼受影響群體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和評估,瞭解不同群體對電子垃圾回收和可持續發展的認知。本調查報告便是兩家機構合作研究的成果。

Download document

Executive summary: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廣東貴嶼鎮開始涉及舊五金電器的拆解生意,由於獲利豐厚,整個行業規模逐漸擴大。而就在此時,國外的電子廢物通過深圳、廣州和南海的轉運點,開始大規模地進入貴嶼。傳統的收舊利廢行業真正發展為貴嶼人的主業:大面積的土地開始拋荒,貴嶼鎮區80%的家庭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並通過這個行業迅速積累財富。 然而,為了節省成本,貴嶼的家庭作坊往往採用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式進行電子廢物的拆解,在給貴嶼鎮的居民帶來豐厚利潤的同時,電子拆解行業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環境的嚴重污染??尤其對於空氣、土壤和地下水:貴嶼的空氣已經非常的污濁,而飽受重離子污染的地下水更是早已不能飲用。

Num. pages: 47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