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ield is mandatory!
文: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連佩怡 全球每年製造逾3億8千萬噸塑膠,當中大部分使用時間極短,亦無法回收,食物包裝就是一大例子。所以,發達國家一直尋找「國際塑膠垃圾崗」(下稱「垃圾崗」)棄置這些垃圾。中國大陸自上世紀80年代,經濟急速發展,對各種資源極度渴求,遂入口來自全球超過一半的可回收垃圾,以循環再造。但自2018年中國大陸收緊洋垃圾進口(下稱禁令,見註1)後,眾多發達國家紛紛視部分東南亞國家為新的「垃圾崗」。廢塑膠充斥全球,亞洲更是首當其衝,香港會成為下個災區嗎?
2019年4月22日 香港 為響應4.22世界地球日,綠色和平今日於沙田第一城的置富第一園舉辦「走塑嘉年華」,並宣佈將會聯同學校﹑區議員及社區店舖,以沙田作為試點,把走塑力量注入社區。9位曾參與「尋找走塑食堂」活動的小學生,於開幕活動獲頒「走塑大使」獎牌,把走塑力量帶到沙田區,並擴展至社區層面。綠色和平促請香港政府除了應盡快制訂走塑時間表,限制即棄塑膠產品的使用之餘,亦須投放資源予社區,推動更多減塑計劃。
2019年3月最後一個周末,陰雨不定,强烈季候風吹刮,但無阻羅樹源 展開2日1夜的獨木舟籌款之旅。全因 Raymond 決心以個人挑戰的行動,感染香港人愛護海洋,掃走塑膠污染,並為支持綠色和平環保的理念和努力。以下讓我們一起分享,其間超過36小時稱得上驚滔駭浪的歷程。
數字的意義,很多時不言而喻,例如8,848象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不作他選。黃偉建(阿建)去年成為第九位珠穆朗瑪峰登頂的香港人,今年再次出發攀登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Lhotse),但他不在乎成為登上這座全球第四高峰的香港第一人,更重要是第一身訪問當地村民、見證氣候變化、蒐集冰川數據,踏出為氣候吶喊的第一步。
在這片「無主之藍」,魚兒於拖網與血盆大口之間游弋求生,採礦機械劃破了深海珊瑚的無間休眠,遠洋漁工尋覓岸灘寄託朝思暮想。公海的日常與異常,卻隨時由會議室裡正襟危坐的政治領袖主宰定奪。全球海洋公約第二輪會議剛告落幕,但商討過程迢長路遠,綠色和平為您熱熱身,解答五個關於公約的常見問題。
3815 結果當中顯示第 26 - 30 個相關结果
美麗的海洋正遭受無止境的掏空、污染及破壞,人類過度捕魚、開採煤礦加劇氣候變化、塑膠垃圾氾濫成災,已逐漸改變海洋生態, 將所有海洋生物推向險境。
請即伸出援手,與我們一起守護海洋,讓大海年年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