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468個相關結果
 

多謝SHELL,如果它真心守護北極

專題報導 | 2016-01-12 於 12:03

過去三年多,綠色和平逾750萬「北極守護者」反對SHELL在北極鑽油,傷害脆弱的北極生態。去年9月,我們成功令SHELL宣布停止阿拉斯加北極勘探計劃。然而,在奧巴馬政府否決SHELL延長鑽油牌照的申請後,SHELL竟提出上訴,為保留長遠的北極鑽油計劃鋪路,足證石油公司野心未滅,北極熊等無數珍貴動物仍飽受威脅。如果SHELL承諾永遠遠離北極,相信全球北極守護者很樂意一同高呼:「多謝SHELL!」

今年,我們能擺脫煤炭嗎?

專題報導 | 2016-01-22 於 11:26

工業革命後,人類廣泛使用煤炭,彷彿不倚賴煤炭,經濟和社會難以運作,對淘汰骯髒煤炭遲豫不決。踏入2016年,全球兩大產煤國 - 中國及美國,已著手大幅減少使用煤炭。擺脫煤炭的願景指日可待嗎?

1月

主頁 | 2014-01-14 於 15:08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12月

主頁 | 2013-12-23 於 17:43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11月

主頁 | 2013-11-14 於 18:11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8月

主頁 | 2013-08-27 於 11:40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7月

主頁 | 2013-07-03 於 15:01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6月

主頁 | 2013-06-10 於 15:05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綠色和平就環境局副局長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

新聞稿 | 2016-01-25 於 12:47

2016年1月24日 香港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時表示,政府希望下調兩電利潤管制協議中的准許回報率,由原來的9.99%至6-8%。會後她回應外界質疑政府「無牙力」與兩電談判時,稱政府有能力討價還價。

大唐環境產業於香港上市 綠色和平指煤電行業正在萎縮 前景不明朗

新聞稿 | 2016-11-07 於 11:43

2016年11月4日,香港 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72) 11月3-8日於香港聯交所初次公開發售,綠色和平指出,該集團主要收入來自燃煤電廠,由於清潔能源乃全球大勢所趨、加上中國電力需求增長減慢,更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所以其營商模式並不能持續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2021年電費勢漲 兩電製惠民假象

新聞稿 | 2016-12-13 於 18:00

2016年12月13日 香港 兩電今日公布來年電費調整,中電凍結電費和提供回扣,港燈減價17.2%。綠色和平批評,兩電運用「左手交右手」的財技,透過調動以前向市民多收取的燃料帳目款項,製造減價惠民的假象,但隨著兩電興建新燃氣機組和使用更多天然氣,將來電費勢必上漲。綠色和平促請政府要求兩電加強推動節能,紓緩市民負擔電費上漲的壓力。

財政預算案無額外資源鼓勵業主提升能源效益

新聞稿 | 2017-02-22 於 17:08

2017年2月22日 香港 政府公布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綠色和平認為當局雖然在施政報告中定立了203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但無投放額外資源推動減排,尤其是在鼓勵業主提升現有建築物能源效益方面,至今仍無有新的資助,情況令人失望。

菲律賓風災倖存者的使命:阻止北極鑽油

專題報導 | 2017-08-17 於 21:00

隨著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行動者來到北極巴倫支海,和平抗議挪威政府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計畫在新的北極海域開採石油。參與「公眾VS.北極石油」行動的這一行人中,有挪威的青年、瑞士的銀髮婦女,還有來自9000多里以外的Joanna。

冬奧贊助商Samsung,可否Let It Snow?

專題報導 | 2018-02-02 於 12:00

冰球、冰壺、雪橇、花式滑冰、冬季兩項… 冬奧何時多了攀爬項目?其實這是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日前的非暴力直接行動(NVDA),要求Samsung停止助長氣候變化。我們去年起展開全球行動,推動Samsung在生產鏈實踐100%可再生能源。惟對方至今僅聲稱將於8月公布可再生能源新政策,因此我們上月先後於紐約、倫敦、首爾、柏林及台北以行動表達訴求,呼籲Samsung將宣傳口號「#DoBiggerThings」付諸實行!

【再生能源迷思系列‧上】靠太陽能就失去穩定電力、工作?

專題報導 | 2018-04-13 於 12:00

香港目前只有0.1%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看似微不足道,但清潔能源潮流逐漸席捲全球,綠色和平與您高呼風起了!適逢環境局與兩電達成最新利潤管制協議,將於今年第4季生效,並引入上網電價(feed-in tariffs)政策──市民將可再生能源系統接駁電網,便可以較平均電價高的價錢,把自家生產的電力賣給電力公司,從而縮短系統回本期作為經濟誘因。

【再生能源迷思系列‧中】再生能源其實又毒又佔空間又破壞生態,扮潔淨能源?

專題報導 | 2018-04-23 於 14:00

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加劇全球氣候變化,禍害深遠,但清潔能源真的清潔?再生能源真的能讓日復日承受氣候變化惡果的環境再生?無論您與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只是萍水相逢,甚至滿腦子「黑人問號」,現為您拆解再生能源迷思。

【再生能源迷思系列‧下】推廣再生能源取代平價燃煤,又係小市民埋單?

專題報導 | 2018-05-07 於 14:00

上網電價即將實施,市民可向兩電出售由太陽能和風能產生的電力,是否代表其他沒有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市民要承擔較高電費?再生能源又是否別人眼中般成本高、效益低的能源?現為你拆解再生能源迷思。

我們需要的……不只電動車,而是少啲車

專題報導 | 2018-03-01 於 15:00

編按:司機龜速前進,行人勁吸廢氣,猶如香港道路使用者的宿命。香港政府剛公布下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以上限為25萬元的首次登記稅寬減額作誘因,推行電動車「一換一」計劃,但空氣污染、交通擠塞等問題哪會一掃而空?當燃油車在全球漸見沒落,電動車也有環境代價,因此真正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理想中的宜居城市交通藍圖是……?與您分享綠色和平看到的國際經驗。

福島已經「康復」?!

專題報導 | 2018-03-09 於 11: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尼克特制9级地震,威力強大的海嘯摧毀了岩手、宮城和福島三縣沿海地區,並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引發核災。7年後的今天,仍有無數災民暫住異鄉,未能回家。日本政府近年大力在災區「清除輻射」,去年更撤銷部分災區的疏散令,聲稱遷回疏散區是安全的,鼓勵災民回家。不過,受到嚴重輻射污染的災區真的能在短短數年內「康復」嗎?

綠色和平全球行動終見成果

新聞稿 | 2018-06-14 於 15:30

2018年6月14日 香港 經過全球多個月的抗議及努力,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正式公布2020年前將會在美國,歐洲及中國生產線及整體營運中改用100%可再生能源,成為亞洲第一間承諾用100%可再生能源的電子製造企業。

2468 結果當中顯示第 241 - 260 個相關结果

每頁結果
10 | 2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