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501個相關結果
 

黑金,代價幾何?

專題報導 | 2008-10-27 於 7:00

綠色和平、能源基金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表的《煤炭的真實成本》報告指出,2007年中國煤炭造成的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外部損失超過人民幣17,000億元,相當於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7.1%。三家機構共同呼籲:中國應儘快改革煤炭定價機制,以改變目前不可持續的煤炭使用模式。

探尋旱災之源--全球暖化

專題報導 | 2005-06-03 於 6:00

2004年下半年中國南部大旱,廣東省成為重災區。自2003年10月以來,廣東已經連續2年發生了冬秋連旱,直到現在旱情也未得到完全緩解。綠色和平氣候變化小組於2005年1月上旬沿廣州北上清遠,乳源,韶關。深入粵北乾旱腹地,追尋乾旱的足跡,探訪旱災之源。所到之處,魚塘乾涸,莊稼枯萎,土地龜裂……

C40氣候變化會議 - 香港最大公關危機

專題報導 | 2010-05-13 於 2:33

香港特區政府熱衷搞形象工程,從飛龍標誌上的「畫龍添足」,到今年十一月主辦C40氣候變化會議,無非都是想發揮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魅力。本來香 港主辦國際會議,迎接全球城市首腦,絕對是美事一樁。不過,俗語有云「獻醜不如藏拙」,特區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方面乏善足陳,實難了解其何以厚顏至此,膽敢主辦會議與全世界「分享」減排經驗。

我們的氣候故事

專題報導 | 2010-01-25 於 17:55

去年十二月,我跟香港氣候英雄代表Natalie以及八個中國綠色和平成員前往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匯合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名綠色和平成員,為了推動氣候變化談判達成具法律效力的協議而努力。 兩個星期會期內,我們兵分兩路於場內場外「夾攻」每一個與會代表,循循善誘之餘,不忘冷嘲熱諷,務求令各國元首,克盡減排責任。

魔鬼總在細節中 ── 特區政府的環保口術

專題報導 | 2009-10-12 於 14:28

特首曾蔭權即將公佈他任內的第五份施政報告。想來報告內容早已定稿,而這幾天特首和他的一眾問責團隊,應該在為週三的演講辭及媒體的吹風會而努力中吧。

應對氣候變化大比併︰中國走得較美國前

專題報導 | 2009-10-09 於 6:00

中國是全球其中一個最大的碳排放國家,很多意見認為中國沒有負上減排責任。可是,從數據顯示,不負氣候責任的,很可能是另一最大排放國 - 美國。

回顧九月氣候大事,提交好橋支持哥本哈根會議

專題報導 | 2009-09-29 於 6:00

剛過去的九月,鋪天蓋地的氣候大事啟動了哥本哈根會議的最後倒數。 距離哥本哈根會議只有兩個多月,除了寄望各國領袖展現領導力,在哥本哈根會議達成減少碳排放的協議,你也可以展現「腦力」,助氣候一臂之力。如果你有任何解決氣候問題的好建議,不要猶豫,在此分享。你更有機會憑著「好橋」獲得出席哥本哈根會議的機會!

山西礦難是一場「保八」守衛戰?

專題報導 | 2009-02-27 於 7:00

2月22日,山西省古交市屯蘭煤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74人遇難,上百人入院。綠色和平也對這次礦難中失去親人的礦工家屬,表達同情和慰問,並祝福受傷礦工早日康復。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否無可避免要依賴骯髒而過時的煤炭燃料,並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才能換來經濟的持續增長嗎?

買一塊地 阻止全球暖化

專題報導 | 2009-02-02 於 10:38

爭議多時的倫敦希斯路機場擴建計畫,獲得英國政府正式批准,有違對抗全球暖化的大潮流。不過,英國綠色和平已經買了一塊土地,而且邀請你共同擁有,以阻止這項擴建計畫。綠色和平相信,希斯路機場一旦擴建完成,勢將成為英國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單一來源。

綠色和平回應大亞灣事故 要求保安局公開調查結果

新聞稿 | 2010-06-30 於 6:00

大亞灣核電廠上月底發生核輻射洩漏事故,政府以及香港市民在事發後兩星期透過傳媒揭發才得知事件,顯露了政府跟內地就核安全問題上的通報機制存在漏洞。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今天在立法會回應事件時,只強調核電廠上月只洩漏微量放射物質,不影響公眾安全。綠色和平認為,核電存在難以估計的安全風險,即使只有微量核幅射洩漏,亦對人體及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無人能夠保證其安全。政府必須向公眾交代事件成因,以及如何防範同類事件,避免引發更大型核事故。

501 結果當中顯示第 61 - 70 個相關结果

每頁結果
10 | 2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