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field is mandatory!
2015年11月3日 氣候峰會將在十一月三十日於巴黎舉行,聯合國指各國的減排承諾,不足以控制下世紀全球氣溫升幅在2 ℃的警戒線以下。香港身為亞洲的發達城市,理應同樣負上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綠色和平促請香港政府制定新的氣候變化應對策略,並倡議「2034無核香港」減排方案,期望透過推動城市節能、以及發展可再生能源,令香港有望在2034年大亞灣供電給香港的合約屆滿後,不再輸入核電,而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超過三成。
香港 2015年11月29日 為響應「全球氣候大遊行」,綠色和平派出仿真度極高的北極熊Pauline,連同逾30名公眾,沿中環海傍遊行至灣仔金紫荊廣場,促請國際政府盡快達成減排協議。綠色和平成員及公眾亦手持橫額、高舉可再生能源的標語、風車模型,要求香港政府盡快訂立2030年的減排目標及發展可再生能源,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早前指出,逾150個經濟體遞交的減排承諾,未能控制本世紀氣溫升幅在2°C以下的警戒線,或有不可逆轉的氣候災難。
北極是個特殊又充滿生命力的地方,現在卻遭逢前所未有的威脅。危機不僅源於氣候變化,亦來自石油鑽探、工業捕撈和航運等,尤其是冰層融化增加更多商機。我們應該設立「北極保護區」,讓極地的天然環境不受侵擾。
六月的平均溫度打破131以來的記錄,高達攝氏29.7°C,預計酷熱天氣的日子只會愈來愈多,再不全民節能,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速度,氣候變化問題只會更加惡劣。環境局早前公布「節能藍圖」,局長黃錦星高呼「全民節能」。另一邊廂,政府的「電力市場未來發展諮詢」文件,亮點只有調低兩電利潤回報率,甚少着墨怎樣令兩電在節能方面擔當更重要角色。電力是香港消耗最多的能源,惟「電力市場未來發展諮詢」卻與節能藍圖互不相干,「全民節能」不過癡人說夢。
今年夏天,世界各地出現異常炎熱的天氣,香港亦難以倖免,氣溫打破多項紀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NOAA)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夏季氣溫再創新高,更很可能成為史上最熱的一年。除了氣溫升高外,氣候變化更引致天氣異常,如旱災、水災、颱風,導致糧食失收、水資源枯竭等,威脅人類存亡。有氣候變化研究組織甚至估計全球升溫4℃會令海平面上升至淹蓋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
巴黎氣候會議,再次聚焦全世界的目光。每一個人都應該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因為這關乎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球。綠色和平派出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專員參與巴黎氣候談判,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李碩。他自2011年德班氣候大會已開始跟進談判進展。巴黎氣候會議即將落幕,成果難料。回望中國的表現,與你分享他的分析。
氣候變化問題到達歷史關鍵時刻,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NOAA)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夏季氣溫再創新高。香港在今年8月8日「立秋」當日,錄得攝氏36.3度有紀錄以來最熱的溫度。除了熱浪變得更頻密,氣候變化更引致天氣異常,如旱災、水災、颱風,導致糧食失收和水資源枯竭等,威脅人類存亡。因此,控制全球氣溫升幅在2度以下,是刻不容緩的重任。
工業革命後,人類廣泛使用煤炭,彷彿不倚賴煤炭,經濟和社會難以運作,對淘汰骯髒煤炭遲豫不決。踏入2016年,全球兩大產煤國 - 中國及美國,已著手大幅減少使用煤炭。擺脫煤炭的願景指日可待嗎?
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2016年1月24日 香港 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出席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時表示,政府希望下調兩電利潤管制協議中的准許回報率,由原來的9.99%至6-8%。會後她回應外界質疑政府「無牙力」與兩電談判時,稱政府有能力討價還價。
2016年11月4日,香港 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272) 11月3-8日於香港聯交所初次公開發售,綠色和平指出,該集團主要收入來自燃煤電廠,由於清潔能源乃全球大勢所趨、加上中國電力需求增長減慢,更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所以其營商模式並不能持續發展,前景並不樂觀。
2016年12月13日 香港 兩電今日公布來年電費調整,中電凍結電費和提供回扣,港燈減價17.2%。綠色和平批評,兩電運用「左手交右手」的財技,透過調動以前向市民多收取的燃料帳目款項,製造減價惠民的假象,但隨著兩電興建新燃氣機組和使用更多天然氣,將來電費勢必上漲。綠色和平促請政府要求兩電加強推動節能,紓緩市民負擔電費上漲的壓力。
冰球、冰壺、雪橇、花式滑冰、冬季兩項… 冬奧何時多了攀爬項目?其實這是綠色和平台北辦公室日前的非暴力直接行動(NVDA),要求Samsung停止助長氣候變化。我們去年起展開全球行動,推動Samsung在生產鏈實踐100%可再生能源。惟對方至今僅聲稱將於8月公布可再生能源新政策,因此我們上月先後於紐約、倫敦、首爾、柏林及台北以行動表達訴求,呼籲Samsung將宣傳口號「#DoBiggerThings」付諸實行!
香港目前只有0.1%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看似微不足道,但清潔能源潮流逐漸席捲全球,綠色和平與您高呼風起了!適逢環境局與兩電達成最新利潤管制協議,將於今年第4季生效,並引入上網電價(feed-in tariffs)政策──市民將可再生能源系統接駁電網,便可以較平均電價高的價錢,把自家生產的電力賣給電力公司,從而縮短系統回本期作為經濟誘因。
上網電價即將實施,市民可向兩電出售由太陽能和風能產生的電力,是否代表其他沒有再生能源發電系統的市民要承擔較高電費?再生能源又是否別人眼中般成本高、效益低的能源?現為你拆解再生能源迷思。
2019年1月22日 日本東京 綠色和平德國辦公室最新分析報告指出,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因多重技術疏失,加上為求削減短期成本導致決策失當,加劇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廢水污染太平洋旳危機。該報告詳述一個政府工作組如何計劃向太平洋排放超過100萬噸高污染核廢水,卻對可避免進一步污染海洋的替代方案視若無睹。
2472 結果當中顯示第 201 - 220 個相關结果
綠色和平及Google搜索器可追溯到1994年或之後的所有舊存檔,內容多數來自http://archive.greenpeace.org及其他綠色和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