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468個相關結果
 

感謝您,為氣候變化帶來新曙光

標準頁面 | 2011-12-07 於 10:00

因為您的支持,正體現了近日在南非德班舉行的全球氣候峰會「攜手在今天拯救明天」的精神,為氣候變化帶來新曙光。要挽救氣候變化,究竟有哪些關鍵,各國須共同努力?

保安局大亞灣應變計劃覆檢自欺欺人 特區政府繼續為港核投埋單

新聞稿 | 2011-12-06 於 18:10

香港,2011年12月6 日 今日下午保安局在立法局保安事務委員會上,解釋覆檢「大亞灣應變計劃」的結果。綠色和平批評保安局專家諮詢小組指大亞灣應變計劃不必擴大,是完全漠視汲取福島核事故的經驗。綠色和平亦批評「大亞灣應變計劃」將所有開支轉嫁納稅人身上而非納入營運成本,權責不清。綠色和平要求保安局派員到日本參考當地的經驗,再重新編寫應變計劃的內容,並劃清特區政府與香港核電投資公司所分擔的成本和責任。

關於德班氣候峰會, 我們談論什麼?

專題報導 | 2011-12-05 於 15:29

2009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將全球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推至了頂點,但這種熱度之後又迅速消失。兩年之後,今天正在南非德班舉行的氣候談判,我們能成就什麼?又應該談論什麼﹖

12月

主頁 | 2011-12-05 於 15:26

逾3000巿民簽名爭取電費全面累進制 綠色和平街頭論壇 諷環境局中電黑箱作業

新聞稿 | 2011-12-04 於 11:01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紓緩氣候變化:從樓宇節能減排開始》諮詢期今日截止。綠色和平聯同7個團體趁最後機會舉行電費改革街頭論壇,但獲邀的環境局及中華電力均拒絕出席,繼續「黑箱作業」釐訂電費架構。綠色和平強調,現行電費機制優待浪費電力的大商業用戶,無法鼓勵節能,強調透過改革非住宅用戶的電費為累進制,將可為全港節省9-12億度電,同時避免增加基層市民的電費負擔。

氣候曙光?德班氣候大會開幕

專題報導 | 2011-11-29 於 12:28 1 個評論

南非德班海岸,8名來世界不同國家的綠色和平志願者,迎著清晨的海風,在日出的太陽前托起一個巨大的風力發電機模型。這是一個呼籲:希望全球各國政府儘快停止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就能為全球帶來生希望。如此一個謙卑的呼籲,為何要在2011年末,在南非發生?

全面推行電費累進制 市民中小企有望免加價

新聞稿 | 2011-11-22 於 16:54

傳媒引述消息指中電和港燈正與政府檢討明年電費,中電以燃料費及經營成本上升為由提出加價,建議明年加幅高於去年的2.8%。綠色和平認為,若中電在修正非住宅用戶收費為累進制之前決定加價,對一向努力節能的市民及中小企是不公平及不負責任的做法。

全國通緝,灰霾元兇——PM2.5與燃煤污染

出版刊物 | 2011-11-22 於 11:28

空氣污染在香港固然是一個大家長期關注的議題,而中國由於大量燃煤發電,亦面對灰霾天的問題。著隨著中國北方地區進入供暖季節,煤炭消耗增加將增加污染物排放,帶來灰灰的天空。

「嘥電大抽獎」幸運輪 轉出電費架構不公平 綠色和平呼籲市民支持電費機制改革

新聞稿 | 2011-11-17 於 17:59

香港 綠色和平今日於旺角行人天橋擺放「嘥電大抽獎」幸運輪,邀請市民轉出現行電費架構的各種不公平性,並呼籲巿民參加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紓緩氣候變化:從樓宇節能減排開始》諮詢,表態支持改變現行電費收費制度。過去一星期,已有約一千名市民透過綠色和平回應諮詢支持改革電費架構。綠色和平估計,若中電在現行的電費機制中,將非住宅的電費全面修正為累進制,將可為全港節省9-12億度電,同時避免增加基層市民的電費負擔。

一Click,減碳65萬噸?

專題報導 | 2011-11-16 於 12:51

資訊爆炸,不同團體的網上請願多的是。但我們希望你會參與並轉發綠色和平最近提出的改革電費機制網上請願,回應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紓緩氣候變化:從樓宇節能減排開始」諮詢。因為你這一Click,可推動香港每年節省9-12億度電力!

那些年,我們一起多付的電費

專題報導 | 2011-11-15 於 20:30

「貧者越貧,富者越富。」是曾蔭權口中資本主義社會的必然。所以,香港的電力市場亦發生了同樣的情況:「慳者越慳,嘥者越嘥」。

電力壟斷下的定價權

Blog 文章 | 2011-11-15

文: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 在香港,電力市場是人所共知的壟斷市場。只要你住在九龍、新界,或者離島,你就必然是中電的客戶;如果你住在香港及南丫島,你就無可避免地成為港燈的客戶。在自由市場,定價由市場供求決定;但在壟斷的電力市場,定價權竟然落在賣家手裡,政府完全沒有出手調節,讓買家任人魚肉。我們的電力市場認真無奇不有。 目前電力市場主要分為住宅及非住宅用戶,而中電則擁有完全的定價自由。他們制定不同用戶的電費價目,政府無權亦無力干預。結果...

「綠色和平特約:股場直撃」之PA 手記

專題報導 | 2011-11-11 於 11:58

11月3日,上午10時,天睛。 綠色和平氣候小分隊是日到觀塘預備「特別行動」。一行人連同兩位演員、化妝師,到達工廠大廈的攝影棚。咦?攝影棚?不是有抗議行動嗎?

綠色和平特約 - 股場直擊

影片 | 2011-11-10 於 17:49

股市表現反覆,小投資者應該怎樣避險呢?資深股評人「七叔」有獨家買入沽空貼士!

「你同我點慳電,都唔夠大企業嘥電!」

Blog 文章 | 2011-11-10

文: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 當我們上個月還在討論北極上空首次發現氧氣層穿窿,又一個 氣候變化 的壞消息傳來----美國能源部上星期公布, 201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全球新高,達335億噸。而這些增幅,美國和中國共「貢獻」了當中的一半以上。今後我們應該如何加快步伐應對氣候變化? 全港3分之2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由發電過程引致,商業用電佔全港用電量7成,過去10年用電量更急升超過3成,商業「嘥電」處處可見。望望城巿四周,晚上靜如鬼域亦燈火通明,商場冷氣...

愛Phone不瘋

專題報導 | 2011-11-09 於 16:00

你今日趕上潮流沒有? iPhone 4S、Samsung Galaxy S2似乎非常吸引,又非常期待新的平板電腦。電子產品一直令我們又愛又恨,愛上它的方便卻又恨它污染環境。消費者愈來愈關心自己的消費是否合乎環境公義。為了避免生命不過一年半載的「過時」手機、電腦,最後淪落成為電子垃圾,以及生產過程大量製造的碳足印危害氣候,我們一向鼓勵大家應購買有道,不要成為潮流奴隸。綠色和平剛剛發表最新一期的「綠色電子産品排行榜」,希望給消費者多一點資訊去選擇較為綠色的電子產品。

綠色和平籲推行全面電費累進制

新聞稿 | 2011-11-08 於 12:56

綠色和平與城市大學鍾兆偉博士研究中電的電費機制,發現當中有極大的節能及利民紓困空間。雖然中電曾多次表示將於今年內將與政府商討增加電費以應付減排開支,不過綠色和平和鍾兆偉博士認為,只要中電在現行的電費機制中,將非住宅的電費全面修正為累進制,預計可推動香港每年節省9-12億度電力,足夠超過20萬戶家庭使用,同時避免增加基層市民的電費負擔。

你同我點慳電,都不及商界嘥電!

專題報導 | 2011-11-08 於 11:52

現時,本港兩間電力公司都均向商業用戶使用「累退式」收費,造成一個「用電越高,電價越平」的荒謬現象。既然「越嘥電,越優惠」,商業用戶當然沒有節能誘因,因而對社會整體的節能情況不利。綠色和平相信,若將商業用電跟從住宅電價一樣改為「累進制」,將有效降低商業用電。環境局豁下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現正就「紓緩氣候變化:從樓宇節能減排開始」作出諮詢,綠色和平誠邀你參與回應,對文件中「電費架構檢討」表達意見。

11月

主頁 | 2011-11-08 於 11:49

空氣污染的真相︰灰還是藍?

專題報導 | 2011-11-07 於 18:11

最近中國多個城巿的空氣污染嚴重,肉眼看到一片灰,敏感的鼻很不舒服。偏偏中國的空氣污染指標卻反映天空仍是藍!何解?因為中國跟香港一樣,沒有把PM2.5列入監測範圍,數字沒有準確量度出公眾的真實感受,成為一時輿論熱話。

綠色和平再獲國際攝影殊榮

專題報導 | 2011-10-25 於 13:44

一群全身浸滿棕色油污、靜靜在歇息的塘鵝,互相依靠著、瑟縮在臨時收容中心的一角,默默低著頭,像是滿面愁容想念自己受破壞的家園──這正是綠色和平攝影師Daniel Beltra在去年墨西哥灣最大漏油事故發生後,在當地捕捉到的其中一個鏡頭。

張韻琪親赴北極,見證氣候變化

影片 | 2011-10-21 於 10:45

過去十多二十年,保護地球的工作變得愈來愈艱鉅。燃煤發電、建築物大量耗用能源、繁忙的交通,這一切令香港成為全球人均碳排放最高的地方之一。或者,大家在香港,甚至亞洲城巿區域,難以想像我們每日耗電會怎樣影響遠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

日本海產輻射污染未除

專題報導 | 2011-10-20 於 18:01

綠色和平再次抽檢日本海鮮,發現樣本含銫134及137! 在秋天已悄悄降臨的時候,福島核事故危機仍然籠罩日本。悲劇已經發生,日本政府可以做的,就是加強檢查海產的輻射濃度,並配合清楚的標籤制度,讓民眾能安心、平靜地過日常生活。

七年施政 環保仍未升班

Blog 文章 | 2011-10-18

文︰綠色和平高級項目主任古偉牧 本文於2011年10月17日星島日報綠色論壇刊登 曾蔭權治下七年,香港深化成為一個搵錢都市。人人踏離家門,主流不是搵錢就是消費,談不上什麼生活質素,我們也好像沒有什麼選擇。當特首在新立法會大樓宣讀 施政報告 ,談及來年的環保政策,最大亮點竟然是發展300億的環保產業,而不是改善環境質素,就知道曾特首口中的優質生活,只是搵錢至上的生活,根本不懂環保。七年足夠一個孩子由出生到升讀小學二年班,但卻未足夠香港政府的環保政策「升...

新西蘭漏油事故

相簿 | 2011-10-13

新西蘭漏油事故:重蹈美國覆轍?

專題報導 | 2011-10-11 於 17:32

新西蘭或會重蹈美國及中國覆轍,成為下一個漏油的受害者?

是施政,不是施捨

Blog 文章 | 2011-10-06

文: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 辛亥革命一百年,就憶起國父對政治之解:管理眾人之事。 下星期就是特區政府發表新一年度施政報告的日子,亦即管理眾人之事的報告。不過,當今世代最為世人關心的環保議題——慳電,就實在不知特區政府打算如何管理。過去特區政府多以施捨的心態對待慳電,希望市民憑善心,好好慳電,反而甚少認真管理電力用量。官方甚至對香港用電量的預測,為於2020年急升四成! 真的可稱之為「嘥電」施政。 最近,在一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社區工作...

北極的過去、現在、將來

專題報導 | 2011-10-04 於 10:45

轉眼間,隨著「極地曙光號」到北極探測海冰的旅程結束,我跟上返回香港的路上。那個時候,腦海中仍滿是這次北極之旅的難忘時刻:第一次面對一望無際的北極海冰,在刺骨的寒風中幫忙量度海冰厚度;第一次見到北極熊就在自己眼前,距離只有150米,既感到興奮,又對牠們產生無限的憐惜;第一次差點掉進冰海裡,明白什麼是如履薄冰;第一次感受海闊天空與日落之壯麗,伴著劃破長空的斑斕彩虹。

10月

主頁 | 2011-10-04 於 10:42

「極地曙光號」航海也環保!

專題報導 | 2011-10-03 於 16:46

北極西北、東北航道,因為海冰消融,自去年開始打通。此後,越來越多船隻從北極冰海上駛過。由此引致的污染雖然在所難免,但一想到純淨的北極海洋從此有著瑕疵,就令人特別痛心。綠色和平到北極進行科學考察旨在保護環境,所以「極地曙光號」都會貫徹環保航海的原則。

「核電俱樂部」 - 人物關係圖

專題報導 | 2011-09-30 於 13:11

只要在香港長大的人,可能都聽過人物關係圖。電視台講解劇情會用人物關係圖,誰跟誰是敵是友,誰跟誰有利益關聯,只要一看人物關係圖便能略知一二。報紙就喜歡用人物關係圖解釋不同豪門的關係,讓讀者更易理解。想不到,原來連香港的「核電專家」跟核電行業、核電承辦商,亦可以在人物關係圖畫上連繫的線。

專訪極地領航員Arne Sorensen - 見證北極海冰變化

專題報導 | 2011-09-28 於 20:20

阿尼•桑仁森(Arne Sorensen)是一名有50年經驗的極地航海專家,也是綠色和平2011年北極海冰探測任務的領航員。來自丹麥人的阿尼,原來自出生以來就跟北極有著地域親緣的關係。阿尼在專訪中向我們細緻地描述了他對北極的看法。

速遞核電代言酬金 公諸港大師生 綠色和平促李焯芬交代所有核電利益聯繫

新聞稿 | 2011-09-27 於 12:53

繼揭發三大本地核電「專家」何鍾泰、李焯芬及梁廣灝,與核電行業潛藏的利益聯繫後,綠色和平今日直闖港大校園,要求李焯芬交代真相,並向港大師生公開他與核電行業的利益關係。綠色和平5名成員於港大校外專業進修學院送交核電代言酬金的支票,諷刺李焯芬接受核電行業的利益,對外不斷唱好核電。綠色和平要求李焯芬教授盡快公開所有與核電行業的利益聯繫,並辭任大亞灣安諮會副主席之職。

飛越北冰洋

專題報導 | 2011-09-26 於 18:45

研究極地海冰科學家提爾(Till)和尼克(Nick)想要尋找更多適合採樣的浮冰,那綠色和平船艦的直升機就能大派用場了。此直升機可飛上高空進行俯瞰搜索,而且還配備自動拍照的相機,每隔4秒鐘拍攝一張海面照片,作為資料存檔。到底從高空看海冰的景象會怎樣呢?

證據確鑿不容抵賴 綠色和平證李焯芬言論失實 中建保華2009年7月中標陽江核電廠一期工程

新聞稿 | 2011-09-26 於 17:14

綠色和平揭發本地三大核電專家李焯芬教授、何鍾泰議員、梁廣灝先生都與內地核電行業有利益關係後,雖然三人各自提出不同的回應,但綠色和平重申,提出的所有質疑均基於事實及充足的證據,同時促請政府不應以三人作為核電安全及能源政策的諮詢對象。

綠色和平踢爆 「核電俱樂部」 核電行業滲透特區

新聞稿 | 2011-09-26 於 16:06

綠色和平追溯多個曾就大亞灣安全及福島核意外,向特區政府提供意見的本地核電專家,發現當中多個專家都與核電行業有聯繫。當中包括大亞灣安全諮詢委員會主席何鍾泰、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講座教授李焯芬、以及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廣灝。綠色和平憂慮欠缺獨立意見長遠可能危及大亞灣核電站的安全,及香港可持續的能源規劃,呼籲特區政府必須全面改變現時有關大亞灣安全及本地能源的諮詢機制,確保獲得獨立專家的意見,以保障公眾利益。

北極探測之旅 – 科學家篇

專題報導 | 2011-09-22 於 11:55

說到要在北極探測「海冰最少值」,究竟是怎樣進行的呢?綠色和平跟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合作,採用一系列方法測量北格陵蘭海的海冰厚度。這次的研究是海冰研究權威皮特•沃德漢姆教授(Professor Peter Wadhams)領導的海冰研究項目其中一部分,這次研究的結果,稍後亦會在科學期刊上發表。

北極的中秋

專題報導 | 2011-09-21 於 17:59

執筆時,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正在返回「朗伊爾城」途中。9月11號晚上9時左右完成了這一站的冰層數據收集與採樣後,我們再次上路。船長Daniel說我們將會在翌日晚上9時短暫停留另一個有很多海象的地方,之後才靠近 「朗伊爾城」。

約你到北極?

專題報導 | 2011-09-19 於 14:41

轉眼間,我隨「極地曙光號」到達這大片北極的海冰已第六天了。由抵達最近北極的可居住城市「朗伊爾城」開始, 已被北極的寧靜與和諧吸引著。

福島核災半年 港人不要擴核 逾八成市民要求設立十年節能目標

新聞稿 | 2011-09-17 於 15:00

福島核災半年,當地核輻射的威脅持續,世界自然基金會、地球之友及綠色和平於八月,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香港人對核電的信心持續下降,僅15%的受訪者認為2020年應該增加輸入核電。相反,逾半香港人支持集中社會資源,以節能及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香港降低碳排放,改善環境的方法,而近九成受訪者支持香港應訂下10年以上長遠節能目標,三環團要求特區政府應擱置增加核電的計劃,並呼籲未來特首候選人必須制定完善的節能政策。

北極海冰探測任務開始,驚喜交集

專題報導 | 2011-09-13 於 8:00

對於工作狂來說,北極夏天極長的日照,實在能成全他們作為「拼命三郎」的基因。從9月9日下午二時左右,一直到晚上十時,北極曙光號的船員以及隨行的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們,連續十小時馬不停蹄的在海冰上進行探測與量度。

香港未來五年的責任:成為節能城市

Blog 文章 | 2011-09-12

本文作者︰綠色和平項目經理張韻琪 特首曾蔭權表示中央向香港「送大禮」,是互利雙贏,兼顧中港兩地短期與長期的利益,試圖駁斥一些說特區政府只懂向中央「伸手」拿好處的批評。說實在,特首倒不要介懷香港是否做慣了「伸手牌」。從香港在中國「十二.五規劃」中能源項目的參與,令人擔心特區政府有否傾向向中央要這要哪之餘,更會否因而失卻了香港在中國以至國際版圖的獨特位置,淪為只懂靠祖父輩庇蔭的纨绔子弟,或磨平了香港自身應有的潛力與生命力。 ...

發現極地曙光號

專題報導 | 2011-09-12 於 10:30

休息過後,我於7號下午告別寧靜的朗伊爾城,背著大背包一路走向朗伊爾城的碼頭,等待「極地曙光號」到臨。風勢尤如八號風球般,非常強勁,幸好背著這麼一大袋行裝才不至被強風吹走。但想深一層,這種天氣情況,如果在海面上航行,又會是怎樣呢?

垃圾「塑化」北極

專題報導 | 2011-09-08 於 16:41

也有人會覺得,在北極採集樣本從來是令人興奮的工作。讓我告訴大家,工作期間我一直穿著厚厚的褲子,連走路都有困難!我還要戴上幾對手套保護着雙手,使我在撒網和收網時不致凍僵。這樣嚴峻的工作環境,總說不上令人享受吧!

達文西的北極密碼 - 消失中的「黃金比例」

專題報導 | 2011-09-08 於 11:48

距離北極800公里的融冰上,達文西的著名畫作「維特魯威人」(即我們經常稱為的「黃金比例」圖) 正緩緩被氣候變化融侵蝕,消失在北極海中,象徵危機迫在眉睫。

北極熊的小城

專題報導 | 2011-09-07 於 13:43

從機艙出來,冷風撲面,知道自己已抵達北極圈、挪威屬地瓦爾巴群島(Svalbard)的首府 「朗伊爾城」(Longyearbyen)了。用了差不多18小時,轉了四程航班,終於第一次踏足地球的最北端,心情莫名的興奮。進入溫暖的機場「大堂」,唯一的行李輸送帶附近已放了一隻巨型的北極熊裝置,牆上亦掛了以北極熊作招徠的不同宣傳海報,這一切都在提醒你:北極熊出沒注意!

2468 結果當中顯示第 701 - 750 個相關结果

每頁結果
10 | 2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