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6 mins

【和你講氣候變化】香港極地專家張偉賢走在冰川研究前綫

作者: 綠色和平

「南北極」請你續句,你會填上南北極動物,極地溫度?抑或冰川融化?對來自香港的極地探險和科研專家張偉賢(Wilson Cheung)而言,極地是他的第二家園。這次【和你講氣候變化】系列,與身在德國的Wilson隔空長談,了解他的冰川研究工作,他10年來與南北極緊緊連繫的體會,透過他的見聞,具體感受氣候危機的前綫景象及氣候科學現況。

破解北極迷思,冰天雪地場景不是常態。張偉賢說北極的夏天,風景是石頭。(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破解北極迷思,冰天雪地場景不是常態。張偉賢說北極的夏天,風景是石頭。(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冰川在融化,氣候變化科研新疆土

有關冰川,這陣子接連有令人抖震的新聞:一)新近科學文獻揭示,當今全球冰川融化的速度,與「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預示最壞情況相符(衛報報導);二)喜馬拉雅山冰川斷裂造成的大壩洪災更是令人驚心動魄(明報報導)。我們是否該對冰川及其科學世界認識多一點?

我們進行視像對話時,Wilson正身處德國極地研究中心工作,不過幾天之後,他已經出發進入北極,此刻他已經在當地開始投入冰川研究工作。

訪問甫開始,他先問道,有沒有聽説過The MOSAiC expedition[1]。原來科學界對北極圈氣候瞭解並不多,MOSAiC是2019年展開為期1年的歷史性北極探險暨氣候研究考察任務,由德國破冰船帶領,有多國參與的科學團隊。(破冰)技術所限,Wilson指出以往數據只限於夏天採集,這次突破性地於冬季搜集北冰洋的勘測樣本,數據足夠科學家10年的分析,當中涉及海洋學、海冰、氣候變化等科研。

至於他參與的冰川研究,其中的工作,是以影像投射法去測量海冰動態的變化,了解海水的溫度、酸鹼度。北冰洋連繫到全球海洋流,會影響到整個海洋,及至全球氣候和生活;量度冰川的體積,累積數據作為日後冰川融化研究的基準,從而估計對整個大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問他研究需時多久,他的回答是一世。

張偉賢除了是極地探險專家,也是冰川學者。(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張偉賢除了是極地探險專家,也是冰川學者。(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他說俄羅斯冰川很多無人做過測量,北極79度北以上也是。他也正在申請博士學位,有機會參與加拿大的冰川地圖繪畫計劃,原來該國進行不少冰川研究,但一直只有數據沒有地圖。「我們探索南北極歷史很短,人類踏足南極始於1911年。探索南北極不是個人工作,需要國際間的合作,去研究一個未知或我們未掌握的地方。」

冰川是地球數據庫、人類的歷史書

Wilson是80後,卻在極地闖蕩了10年。由首位港產極地嚮導,晉身極地嚮導隊長,今天的身份還有極地探險安全顧問等,同期他又投入極地科學,曾往俄羅斯大學修讀海洋與極地研究[2],這一兩年在德國研讀冰川學。

「其實冰川好得意,我越讀越鍾意。冰川記載了人類的歷史,還有大氣的數據。對冰川學者來說,冰川可以訴説很多故事,水文要素如何改變、地貌如何改變,地貌與氣候的互動。」

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國人有天人合一之說,西方講生態平衡,均是心同此理。(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國人有天人合一之說,西方講生態平衡,均是心同此理。(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他解釋道,從前歐洲人從瑞士跨越山嶺到意大利經商,旅人遺落的東西,甚至失足身亡,阿爾卑斯山冰川就承載著當中的歷史。他又舉例,冰川就像地球的白色衫,反射陽光出去,讓地球沒有那麽暖;冰川減少,地球氣溫就提升。「冰川可連結很多東西,是很好的渠道,讓我們了解地球和地球與人的關係。」

Wilson是極地和氣候變化前綫工作者,邀請他分享他觀察到南北極的變化,他先指出,用自己10年時間去說地球歷史是很不科學和客觀的,但從個人感受而言,他慨嘆變化很大。他在北極的基地冷岸群島(Svalbard),30年來氣溫上升了平均攝氏5度,雪降量很少,冰川融化很快,消失了2米。「冰川一個點可失去2米的冰,而北極的冰川佔地球的三分一,你可想像乘起來的數就好大。」

面對氣候危機,保持正面,齊起行動

他又分享一個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冰川進行的冰川研究模擬,結果發現,當地大部分的冰川會在2030年消失,即是說你我有生之年,會看到阿爾卑斯山沒有冰。

「我們人類一直說保護環境,但齋講唔行動,其實環境已經不斷改變,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是要去適應轉變中的環境。海水上升、氣候改變、乾旱、糧食短缺……人太短視,只追求眼前利益,沒有想到將來,下一代怎算呢?」Wilson形容地球是隻太空船,船上的食物吃光了,大家只會一起滅亡;善用太空船上的資源很重要。

面對氣候危機,問他如何面對。他坦言與很多人一樣,有份無力感。應對氣候變化,他認為首要是各國政府要去牽頭,然後全民一齊行動,然而現實告訴我們這是高難度的。氣候行動對他而言唯一成功例子,是《蒙特利爾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3],全球一致禁用對臭氧層有害的物質,成功讓極地的臭氧層多年後復原。

不過Wilson瞬即發揮他正面積極行動者乘科學家的能量,「看人類歷史,無論是天然或人為災害,我們都有能力有辦法或用科技去應付,所以不用很灰。世界快要毀滅?要有準備,但同一時間要positive thinking(正面思維)堅持去找解決方案,要到最後一刻才考慮放棄,甚至不要想到放棄。雖然現在未有解決方法,我們日常要繼續recycling、conservation、reduce(循環再用,節約保育、減廢),同時努力去創造下個科技的突破。期盼全人類同一時間覺醒,如當年Montreal Protocol的方式為環境行動。」

Wilson Cheung慶幸自己與自然建立緊密的關係,他分享道因為長時間逗留南極,企鵝適應他的存在會向他走近。(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Wilson Cheung慶幸自己與自然建立緊密的關係,他分享道因為長時間逗留南極,企鵝適應他的存在會向他走近。(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香港人同心,將年輕人與極地連結

Wilson近年以歐洲為基地,但心連香港。他坦言歐洲人的環保意識植入文化和生活,香港人這方面是有所不及,但見香港人多去郊外行山遠足,那是正面的發展。他經常強調,人須與大自然reconnect(再次連結),因為我們與大自然環境disconnect(失聯已久)。「香港人有好多搞笑的數據:有一半人不諳泳術,但我們住在半島上;有一半人未露過營,但香港有四成的郊野綠地。」「回到大自然,建立了關係,你才會aware,care才會有action(感興趣,在意,然後行動)。」開始關心,行動去改變就會發生

Wilson Cheung 帶領年輕人到南極實地考察。(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Wilson Cheung 帶領年輕人到南極實地考察。(照片由張偉賢提供)

在疫症大流行前,他每年都會回香港兩三次,因為家人都在此地,也為盡社會責任,走入校園,與同學分享南北極的見聞和經驗,也曾帶領香港中學生、大學生到南極實地考察。而有感自己代表到香港人去南北極做事,他也一直構思回饋的方法,環顧極地很多人力的需要,他打算為香港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平臺,讓有志的年輕人投身極地工作。Wilson刻下正夥拍Eric Wong籌劃這個項目──Eric正正是由他介紹到極地,成為繼他之後第二位港人極地嚮導。他希望善用自己的網絡、技術和經驗,激勵、啟迪香港的年輕人,尤其他們在此刻可能覺得沒有什麽希望或將來,這也正好為香港及地球的下一代作出貢獻。

以行動落實守護氣候

協助綠色和平督促全球政府實踐減碳目標,將升溫控制至1.5°C內!

捐款支持
備註:

[1] The MOSAiC expedition有中文媒體翻譯為「馬賽克」,是「跨學科北極氣候研究海上漂流觀測站」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 (MOSAiC)的縮寫。
[2] 此專訪(換日綫)可了解張偉賢更多
[3] 參考自立法局秘書處文件:《蒙特利爾議定書》於1987年訂立,原先只把8種消耗臭氧層物質劃定為受管制物質,並制訂相關管制措施,以達到凍結及減少這些受管制物質的生產和耗用。經過20多年的發展,《蒙特利爾議定書》受管制物質列表內,到2009年已涵蓋96種消耗臭氧層物質。閱讀更多:香港就《蒙特利爾議定書》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延伸閱讀:

氣候變化影響無遠弗屆,世界命運共同體,沒有人可或能夠置身事外。我們邀請本地不同界別朋友【和你講氣候變化】,分享他們如何面對氣候告急,以行動應對。瀏覽更多【和你講氣候變化文章系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