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全球10大車廠氣候成績表 減碳路全面死火?

作者: 綠色和平

試着回想屯公、龍翔道或駿業里的塞車滋味,齊來感受我們見證全球汽車品牌「龜速」減碳的嘆息──綠色和平最新報告[1]分析總市場佔有率高達80%的10大車廠減碳排放表現,發現多間汽車製造商淘汰燃油引擎、改為生產電動車的速度遠遠落後氣候危機,整頓供應鏈與資源再利用等工作同樣遲緩;其中全球銷量最高的汽車品牌豐田(Toyota),更錄得F--「墊底」評級。

綠色和平向全球10大車廠派發減碳成績表,大部份企業表現令人失望。©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向全球10大車廠派發減碳成績表,大部份企業表現令人失望。© Greenpeace

評分準則及結果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按照3個主要準則,評估10大汽車製造商的氣候行動:

準則1:逐步淘汰汽油或柴油車輛

一架汽車的生命週期中,80%溫室氣體排放源自駕駛過程,因此車廠採取氣候行動的重要一環,就是盡快停止生產由內燃引擎提供動力的傳統燃油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Vehicles)

結果:10大車廠最早淘汰燃油車的承諾,也要等到2035年,更有5間(日產、雷諾、斯泰蘭蒂斯、豐田、福士)在旗下主要品牌的任何市場,均未見淘汰燃油車時間表

準則2:供應鏈減少碳排放

餘下20%溫室氣體排放則源自製造過程;生產鋼材是主要排放來源之一,塑膠、製造電池的鈷等物料亦舉足輕重

結果:只有福特及通用汽車訂立詳細、具體,且符合控制升溫於1.5°C內的供應鏈減碳目標

準則3:資源可持續運用

驅動電動車所需的電池和電子設備,同樣耗用大量資源,且具有一定污染風險。汽車品牌必須聚焦研究如何循環再用電池、提取可重用金屬,並開發更高效率的電池技術

結果:全數車廠均未有投放足夠資金,改進資源重用及回收,亦僅得日產就這方面訂立明確目標

汽車業要實現「淨零碳排」,停止生產及銷售燃油車是達標箇中關鍵。© Sungwoo Lee / Greenpeace
汽車業要實現「淨零碳排」,停止生產及銷售燃油車是達標箇中關鍵。© Sungwoo Lee / Greenpeace

全球最大車廠豐田 份外令人失望?

交通運輸業目前佔全球燃料消耗引致溫室氣體排放的24%,其中「世一」車廠豐田(Toyota)去年售出近900萬輛汽車,約佔全球銷售量10%;同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則為568萬公噸,需要近40,000英畝(約850個維多利亞公園大小)的森林才能吸收相應二氧化碳。

豐田汽車並未承諾淘汰燃油車或提出具體減碳計畫,並被揭發阻撓減排行動,因而獲得F--「墊底」評級。© Alexander Londoño / unsplash.com
豐田汽車並未承諾淘汰燃油車或提出具體減碳計畫,並被揭發阻撓減排行動,因而獲得F--「墊底」評級。© Alexander Londoño / unsplash.com

可惜豐田在今次報告僅得F--評分,與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雙雙敬陪末席。主因之一是豐田並未承諾在全球任何市場逐步淘汰燃油車,而且參照2020年總銷量,電動車或混能車所佔比例亦是10大車廠中最低。

豐田的確承諾2050年達致「淨零碳排」,但缺乏以控制升溫1.5°C為目標的有效減碳路線圖;例如「科學基礎碳目標倡議」(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按照大氣科學及加權計算,為企業制定相應減排目標,豐田卻未有參與。

雖然豐田在回收和重用電池層面有所邁進,卻因電動車銷售比例太低而顯得微不足道,更被揭發遊說各國削弱溫室氣體排放監管,以及阻止加速淘汰燃油車[2]


* 報告發表後,豐田在2021年12月先後公佈「2035年西歐新車銷售實現『零碳排』」、「豪華車品牌Lexus 2035年全面淘汰燃油車」,並大幅提升電動車投資規模。綠色和平東京辦公室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Daniel Read形容,豐田朝正確方向邁進一步,惟減碳承諾需要拓展至全球市場及銷售量更高的旗下品牌。[3][4]

延伸閱讀:碳排放違規兼多重標準 4大車廠減碳飄移境界

以行動落實守護氣候

協助綠色和平督促全球政府實踐減碳目標,將升溫控制至1.5°C內!

捐款支持

COP26承諾有用嗎?3件交通運輸業應做的事

在早前閉幕的COP26聯合國氣候大會,福特、通用汽車、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平治(Mercedes-Benz)、富豪汽車(Volvo)等11間汽車製造商簽署協議,承諾主要市場最遲2035年(全球2040年)全面銷售「零碳」新車[5]

不過,美國、德國、中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以至福士、豐田及現代等汽車大廠,均未有簽署承諾。而協議目標亦遠比綠色和平倡議2030年停產燃油車的1.5°C目標疲弱。綠色和平德國辦公室執行總監Martin Kaiser形容:「若我們的經濟模式滯留往昔,繼續依賴燃油汽車、貨車,將無法實現控制升溫於1.5°C內的目標。」

2019年,綠色和平行動者在現代汽車的首爾總部外懸掛「不要內燃引擎」標語,透過媒體與社會壓力推動企業改變。© Soojung Do / Greenpeace
2019年,綠色和平行動者在現代汽車的首爾總部外懸掛「不要內燃引擎」標語,透過媒體與社會壓力推動企業改變。© Soojung Do / Greenpeace

即使減碳路上大落後,汽車品牌仍有空間踩油前進。以下是交通運輸業界加速馳騁、負起環保及社會責任的3個步驟:

第1步:致力100%淘汰燃油車(包括混能車)

要實現整個行業2050年碳中和目標,淘汰燃油車是目前必經之路。各大車廠的一個改變,除了大幅減省每年生產數千萬車輛的碳排放,亦能成為業界模範,帶領行業變革──尤其混能車仍然需要燃燒化石能源推動。國際綠能運輸理事會(ICCT)統計指出,對比燃油車輛,混能車只能減少約20%溫室氣體排放;而電動車若能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溫室氣體減幅可高達81%[6]

延伸閱讀:氫能車減碳路路通?現代汽車「慢速」碳中和分析

第2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減少、重用、回收電池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2020年研究指出,若能妥善重用退役電動車的鋰離子電池,其實足以在2030年前應對全球儲能需求[7],而這些電池隨後亦可回收,並提取有用金屬及礦物。汽車企業應投資研發更環保的革新電池技術,以更潔淨方式生產並延長電池壽命;電池生產商則應致力趨向使用100%回收物料。

長遠來看,提升公共運輸系統、以行人與單車友善為本改進城市規劃,有助避免電動車因過度生產成為新的排放源。 © Paul Langrock / Greenpeace
長遠來看,提升公共運輸系統、以行人與單車友善為本改進城市規劃,有助避免電動車因過度生產成為新的排放源。 © Paul Langrock / Greenpeace

第3步:推動乘車共享 降低汽車銷售

即使電動車全面上路,氣候危機愈演愈烈,亦令「淨零排放」更趨逼切。目前擁有私人座駕的模式,長遠而言難以持續;而過度生產電動車,也可能成為新的碳排來源。世界各地應提升公共運輸系統,增加汽車共享選擇,並以行人、單車友善為前提,推出嶄新城市規劃。

延伸閱讀:我們需要的……不只電動車,而是少啲車

目前電池電動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BEV)與燃料電池電動車(Fuel-cell Electric Vehicles, FCEV)僅佔全球汽車銷售量約3%2030年淘汰燃油車的路標依然遙遠,但有你加入支持綠色和平#DriveChange,督促車廠加快減排步伐,並提出務實、可行的能源轉型方案,我們可以一起駛離氣候危機,奔向零碳排願景。

[1] Auto Environmental Guide 2021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lobal automakers' decarbonisation: recent actions and future plans ; Greenpeace East Asia
[2] Toyota is quietly pushing Congress to slow the shift to electric vehicles ; The Verge
[3] Toyota's target for 100% ZEVs in Western Europe by 2035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but still a long way to go ; Greenpeace Japan
[4] Toyota moves forward with battery EV strategy, but it's not enoughーーLexus brand to go battery EV worldwide by 2035s ; Greenpeace Japan
[5] COP26 declaration on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to 100% zero emission cars and vans ; gov.uk
[6] A new life-cycle assessment of th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combustion engine and electric passenger cars in major markets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
[7] 為資源續航:2030年新能源汽車電池循環經濟潛力研究報告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