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森林
7 mins

濕地是什麽?為什麼濕地對維護生態、減緩氣候變化很重要?

作者: 綠色和平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今年且是《國際重要濕地公約》,又稱《拉姆薩爾公約》(the Ramsar Convention)簽署50週年。濕地是什麼?濕地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危機有多重要?米埔、塱原、濕地公園等香港的相關地標以外,你可知道世界不同特色的濕地?不如趁著此日子,多認識這種對香港及地球很重要的生境,一起守護全球濕地

先從濕地公約(the Wetlands Conventions)說起,公約的名稱是《具有國際意義的濕地特別為水禽棲息地的濕地公約》(Ramsar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是多國政府於在1971年2月2日於伊朗拉姆薩爾市簽訂的一條公約,因而又稱《拉姆薩爾公約》,旨在保護及推廣善用濕地,於是每年2月2日訂為「世界濕地日」以誌公約簽訂。2021年是公約訂定50周年,今年的主題是復育濕地 #RestoreWetlands。

而香港的米埔及內后海灣一帶約1,500公頃土地,是於1995年獲指定為公約之下的國際重要濕地(即拉姆薩爾濕地)。

印尼南爪哇Sungai Sembilang自然保育公園内的的自然泥炭地森林。該國的自然泥炭地森林,因過度毀林而逐漸消失。© Kemal Jufri / Greenpeace
印尼南爪哇Sungai Sembilang自然保育公園内的的自然泥炭地森林。該國的自然泥炭地森林,因過度毀林而逐漸消失。© Kemal Jufri / Greenpeace

什麼是濕地?濕地的定義是?

濕地的定義,不同國家地區有差異,通常指的是位於陸地與水交界之處。無論是天然或人為,其水深在低潮位時不超過6米,就屬於濕地,廣義的包括紅樹林、泥炭地、沼澤、河川及湖泊、三角洲,甚至是洪水泛濫地區、稻田和珊瑚礁。各國各種氣候條件的區域都可找到濕地,無論是極地或熱帶,高海拔到乾燥地區都有不同形式的濕地環境。

大家也可參考較嚴格的濕地定義,譬如美國的標準,認為濕地必須符合3種條件之一:

  1. 必須具有優勢水生植物
  2. 在表土下的土壤必須含水
  3. 在最低限度的期間或頻率內,必須有水淹沒,或土壤含有飽和的水

    巴西的潘塔納爾濕地(Pantanal),是全球最大的熱帶濕地。© Markus Mauthe / Greenpeace
    巴西的潘塔納爾濕地(Pantanal),是全球最大的熱帶濕地。© Markus Mauthe / Greenpeace

加入百萬物種守護隊

全球100萬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危機,齊來促請各國領袖提交實質行動計劃,保育生態!

立即聯署

各種濕地的特性與功能

以下列舉不同濕地的特性和環境,原來濕地無所不在。

泥炭地(Peatlands)

泥炭地的土壤是由枯死及腐爛的植物累積而成,同時土層富含飽滿的水分,例如沼澤、泥潭、泥炭森林和凍土苔原。全球有一半的濕地都是泥炭地,覆蓋3%的陸地。具有吸收豪雨水分的功能,可以預防洪水侵襲,也確保維持乾淨水源。

熱帶泥炭沼澤森林是數千種動植物的家,包括紅毛猩猩和蘇門答臘虎等稀有和極度瀕危的物種。據估計,世界上碳含量最高的熱帶地區儲存了相當於3年的全球化石燃料總量。

位於剛果姆班達卡(Mbandaka)的泥炭地森林。© Daniel Beltrá / Greenpeace
位於剛果姆班達卡(Mbandaka)的泥炭地森林。© Daniel Beltrá / Greenpeace

河川及三角洲(Rivers and Deltas)

由高山接收雨水,向下流動逐漸形成河川,再分支成溪流,是自然的淡水水源。三角洲可在河川下游發現,水流速度減緩並擴散至濕地與淺水區。河流為我們提供乾淨飲用水、食物及灌溉用水,甚至可用於交通載運功能,水力也可轉化為能源。

澳洲的卡利谷濕地(Caley Valley Wetlands)是超過200種鳥類的棲息地。© Tom Jefferson / Greenpeace
澳洲的卡利谷濕地(Caley Valley Wetlands)是超過200種鳥類的棲息地。© Tom Jefferson / Greenpeace

紅樹林(Mangrove Forests)

通常出現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海水、淡水、陸地交界處,擁有地球上最複雜的生態系統,生長環境可能對一般植物來說極度危險,在潮來潮往的區域,時常被海水淹沒。紅樹林的葉和根,可為浮游生物、藻類、魚類、貝類等物種提供養分,更是眾多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家。全球熱帶海岸共有約1,520萬公頃的紅樹林,即超過179個香港總陸地的面積,然而近年來正快速消失中。

印尼於科莫多國家公園(Komodo National Park)的紅樹林,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印尼於科莫多國家公園(Komodo National Park)的紅樹林,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乾燥區域的濕地

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季節性的降雨在大片乾地中留下部分水源,形成濕地。有時因氣候與季節轉換,在一年當中有部分時間處於乾涸,因此這些水源對當地居民及動植物來說極其珍貴。在亞洲、澳洲、非洲、中東、北美及南美洲都能找到這類型的濕地。

高海拔濕地(High altitude wetlands)

當雨水在高海拔地區落下,或隨著冰川融化,逐漸填滿地下儲水空間,形成濕地,如冰河湖泊、沼澤、濕潤的草原、泥炭地及河流。高海拔濕地為特殊的生態提供生存環境,也是在艱難環境中,許多居民賴以維生的重要資源。

北極濕地(Arctic Wetlands)

在北極,濕地是主要的生態環境,如泥炭地、河川、湖泊和淺海灣,佔北極陸地約60%範圍。許多動植物以此為家,對遷徙物種來說是哺育下一代很重要的地區。而全球大約400萬人,包括30個原住民族群居住在北極,須要仰賴濕地來捕魚類、水禽,並用於種植農作物及放牧牧場,是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

為什麼保護濕地很重要?

雖然濕地在整個地球的涵蓋面積並不高,但對自然物種與人類生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態系統。濕地不僅是乾淨水源,對海岸有保護作用,而且是地球最大的自然碳儲庫對於農業及漁業來說都有關鍵影響。因此有個說法:一個沒有濕地的地球,就是一個沒有水的世界。

人類的文明發展,往往與水源地點有關,由此可見濕地的存在有多大影響力,不僅可提供乾淨用水,更是養殖或種植許多食物的重要條件,藉此孕育多樣且豐富的生態。除此之外,各種類型的濕地對於抵禦天災、減緩氣候變化,扮演著無可取代的角色

然而自1900年以來,超過64%的濕地因排水水務和土地用途改變而流失,而其餘大部分已告退化。

  • 泥炭地儲存大量二氧化碳,是全球森林的兩倍,有助於為地球降溫。但近年卻因種植經濟作物,過度砍伐、焚燒林地,大規模破壞珍貴的泥炭地,使封存的二氧化碳釋放至大氣,助長氣候變化。
  • 紅樹林可以抵禦如暴風及洪水等極端天氣的衝擊,吸收並分散暴潮,為人類及動物提供保護和避難所。健康的紅樹林能削弱海嘯的破壞力達90%之多!另外,紅樹林的儲碳能力可媲美雨林!
  • 高海拔地區如果有濕地存在,有助於植被生長,避免土地流失,緩衝水流向下沖刷的強度,減少如土石流、洪水與乾旱的災害。
  • 北極濕地的土壤儲存大量溫室氣體但永久凍土的健全與否將影響它的碳儲庫能力。現今全球暖化,使永久凍土逐漸融化,大量溫室氣體可能因此釋放至大氣,加劇氣候危機。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的悲劇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美麗風景,但2020年發生了20多年來最嚴重的大火,焚毀至少25%面積。© Markus Mauthe / Greenpeace
巴西潘塔納爾濕地美麗風景,但2020年發生了20多年來最嚴重的大火,焚毀至少25%面積。© Markus Mauthe / Greenpeace

濕地如此珍貴,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全球最大的熱帶濕地潘塔納爾(Pantanal),因巴西亞馬遜雨林連年發生的人為大火牽連,同樣陷入火海,2020年之內已燒毀至少25%面積,超過300 萬公頃,多過香港總陸地面積的27倍,成為1998年有紀錄以來起火點數量最高的一年。

為什麼潘塔納爾濕地會發生火災?巴西政府以發展經濟為由,放任肉品企業及畜牧業開發珍貴雨林,以砍伐或焚燒的方式清空林地,建置畜牧場及種植飼料大豆。不只巴西亞馬遜雨林,鄰近的塞拉多草原(Cerrado)和潘塔納爾濕地也遭殃。

本應是潮濕的環境,因連年大火使空氣越發乾燥。大片林地原本像是一塊吸飽水的海綿,被碎片化地破壞後,就如海綿被撕碎成許多小塊,削弱儲水能力,當星火點燃便一發不可收拾。而2020 年,潘塔納爾濕地正面臨4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加上炎熱的季節,更有助於火勢蔓延。大火之下,焚毀大量植被,更燒傷許多動物,而仰賴濕地生存的物種則因失去食物來源,面臨存亡考驗。

守護濕地與氣候,您我能做什麽?

自然生態經過破壞後,需要時間休養生息、慢慢復原,但必須避免再有大火和非法掠奪的侵襲。根據調查,巴西亞馬遜等地的大火,主因來自農夫和土地侵佔者的非法縱火,而有80%的毀林都與工業化農業(特別是牛隻畜牧業)有關。光是2020年,亞馬遜生態群系因大火在一年內釋放了8.13億噸溫室氣體,隨著氣候危機加劇,極端氣候使乾燥季節拉長,更容易發生火災,造成惡性循環。

森林及濕地的破壞和全球氣候已經趨近臨界點,請與綠色和平繼續同行,要求企業及各地政府向濕地、森林(包括亞馬遜森林、印尼雨林等)的破壞說不!要守護地球,拯救環境與氣候,個人、企業和政府均須以大自然環境及氣候公義為先!

南美第二大森林查科森林(Gran Chaco)位於阿根廷,森林内美麗濕地風景,許多鳥類在此棲息繁衍。© Hernan Perez Aguirre / Greenpeace
南美第二大森林查科森林(Gran Chaco)位於阿根廷,森林内美麗濕地風景,許多鳥類在此棲息繁衍。© Hernan Perez Aguirre / Greenpeace

對您我的日常生活來說,也可以減少肉食需求,多以植物性飲食取代,並監督超市及連鎖快餐店停止向涉及毀林的企業購買肉品。

我們也必須關注本地的濕地保育,不止因為當中有大家越來越珍重的綠色空間、山林鳥獸,這也關乎香港的城市發展是否朝著可持續發展、宜居城市的未來進發。

邀請你從簡單做起,與親友分享文章訊息,支持綠色和平守護森林和城市發展的項目,凝聚群眾力量,推動改變。期待透過您我的堅定守護,下一代仍然能看見地球的美麗,感受大自然的豐饒與生生不息。

參考: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