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8 mins

細數守護海洋那些年,為什麽綠色和平此刻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

作者: 綠色和平

海洋與地球健康息息相關,綠色和平50年來守護環境,無竭息地保護海洋,阻止捕鯨和工業捕魚、石油鑽探、破壞性開發、塑膠污染等。感謝你的支持,我們集結更多群眾力量,一同向政府與企業施壓和遊說,爭取強而有力的政策規範。半世紀以來,你我與全球海洋守護者建立過哪些守護海洋里程碑?在氣候危機對海洋的威脅愈見凶險的此刻,我們又要如何繼續乘風破浪,推動全面的海洋保護方案

2020年綠色和平守護海洋之旅的光影行動,在南極南奧克尼群島(South Orkney Islands)呼籲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Andrew McConnell / Greenpeace
2020年綠色和平守護海洋之旅的光影行動,在南極南奧克尼群島(South Orkney Islands)呼籲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Andrew McConnell / Greenpeace

保護海洋是綠色和平歷史悠久的項目之一,從最早期的反捕鯨、阻擋獵殺海豹、反對傾倒放射性工業廢料,到廣泛地倡議禁止過度捕撈及流刺網、盡力減少海洋塑膠污染,以及近年推動聯合國制定與通過《全球海洋公約》,到2030年為全球至少30%海洋爭取設立保護區

如今海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無論是工業捕撈、塑膠污染、氣候變化、開採化石燃料等。多年來,綠色和平為守護海洋生態,凝聚全球公眾、科學家,呼籲各政府與企業應避免破壞大海環境。接下來,與你一同回顧綠色和平在過去50年來,於全球推動的海洋項目重點。

始於1970年代:阻止捕鯨、工業捕魚的滅絕威脅

1976年綠色和平在北太平洋的抗議捕鯨行動,向俄國船員展示標語,鯨魚垂死的圖像加上”Nyet”,即不的意思。 © Rex Weyler / Greenpeace
1976年綠色和平在北太平洋的抗議捕鯨行動,向俄國船員展示標語,鯨魚垂死的圖像加上”Nyet”,即不的意思。 © Rex Weyler / Greenpeace

人類從很早就開始奪取大海資源,隨著科技進步,工業式捕撈技術效率提高,卻也使許多海洋生物快速消失,例如商業捕鯨使許多鯨魚品種近乎滅絕。1970年代,綠色和平行動者透過多次於海上阻擋工業捕鯨船,拍攝畫面公諸於世,終於在1982年獲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宣佈禁止商業捕鯨,並於1986年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隨後的歲月,綠色和平一直致力阻止捕鯨活動,1989至2008年間,就曾9次派船到南冰洋巡航,調查及阻止濫殺鯨魚的行為。

綠色和平分析衛星數據,揭露底拖網漁船進逼北冰洋海域,透過13萬人聯署與倡議行動,獲全球9個捕魚大國及歐盟代表於2017年承諾:未來16年禁止在北極海中部進行商業捕魚

底拖網漁船對海洋生態極具破壞力,卻也是商業捕魚常見的漁法,不僅容易誤捕非目標物種,更會造成破壞海床、過度捕撈等問題。©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底拖網漁船對海洋生態極具破壞力,卻也是商業捕魚常見的漁法,不僅容易誤捕非目標物種,更會造成破壞海床、過度捕撈等問題。©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工業捕魚持續在全球海域進行,作業缺乏有效規管,摧毀海洋生態和環境,影響不止高經濟價值魚種,更導致誤捕和混獲(bycatch),造成如鯊魚海龜魟魚等非目標物種死亡。

為保護海洋生態提供科學實證,綠色和平進行多方科學研究、發表報告,召集公眾關注,阻止吞拿魚磷蝦等海洋生物被大量捕殺,破壞生態平衡,陸續使業界承諾在部分地區退出捕撈。

綠色和平2021年在印度洋薩耶迪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 Bank)進行海洋生態研究,期間記錄活躍於該海域的抹香鯨。你不可不知,每隻鯨魚的尾巴都有獨特的紋理,就像人類的指紋。©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2021年在印度洋薩耶迪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 Bank)進行海洋生態研究,期間記錄活躍於該海域的抹香鯨。你不可不知,每隻鯨魚的尾巴都有獨特的紋理,就像人類的指紋。© Tommy Trenchard / Greenpeace

此外,綠色和平一直關注到遠洋漁業當中的罔顧道德的不法分子,產出血汗海鮮,更嚴重剝削漁工的人權。為此,我們持續向相關政府與業界表達訴求、倡議制定更全面的管理與保護政策,一同為永續海洋負起責任。

以行動落實守護海洋

資助綠色和平獨立科研工作,推動2030年前保護全球30%海洋!

捐款支持

1980年代開始:推動保護南極海洋

南極本來杳無人煙,各國卻一早對當地蘊藏豐富的石油與礦產資源虎視眈眈。綠色和平爭取在南極談判桌上佔一席位,1987年於南極設立「世界公園」基地(World Park Base),與眾環保團體守護地球的「最後淨土」。在持續倡議之下,1991年各國正式簽定《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禁止於南極開採礦物和探鑽石油,至少到2048 年。

南極羅斯海的豹斑海豹。南極羅斯海在2016年設立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其中四分之三的海域禁止商業捕撈。© Greenpeace / Daniel Beltrá
南極羅斯海的豹斑海豹。南極羅斯海在2016年設立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其中四分之三的海域禁止商業捕撈。© Greenpeace / Daniel Beltrá

除了南極大陸,為了南極羅斯海(Ross Sea)的獨特生態免於商業捕撈威脅,綠色和平多次在「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倡議訴求,加上數百萬人的支持下,終於在2016年成功設立保護區,面積達155.5萬平方公里(香港總面積的564倍),是當時全球最大的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其中四分之三禁止商業捕撈;協議於2017年11月30日正式生效,讓這片被科學家視為未受人類污染的「最後海洋」得以純淨如昔。

2018年,透過科學研究、直接行動、企業遊說等連串工作,綠色和平聯同其他環保團體成功推動代表85%企業的「負責任磷蝦捕撈企業協會」(Association for Responsible Krill fishing, ARK),踏出守護南極第一步,在南極半島大部份企鵝繁殖地範圍內的「緩衝區」自願停止捕撈磷蝦。2020年,業界再自願把南極半島北部希望灣(Hope Bay)一帶約4,500平方公里海域定為全年禁捕區,磷蝦保護區進一步擴張

2020年初,綠色和平船艦遠征南極,與科學家團隊調查氣候變化對企鵝生態的衝擊。© Abbie Trayler-Smith / Greenpeace
2020年初,綠色和平船艦遠征南極,與科學家團隊調查氣候變化對企鵝生態的衝擊。© Abbie Trayler-Smith / Greenpeace

守護南極和海洋卻非順風順水,2018年11月舉行的CCAMLR會議,商討在南極威德爾海(Weddell Sea)成立全球最大海洋保護區的議案,未獲全體支持,功敗垂成。然而,綠色和平與全球海洋守護者對推展南極海洋保護區未言放棄,2022年綠色和平的守護海洋團隊,駕駛著極地曙光號,已經在1月出發,再次開赴南極海域,進行科學研究和倡議行動

2022年1月科學家Michael Wethington與其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團隊,隨綠色和平極地曙光號抵達南極半島,以先進及較少侵擾的無人機技術計算當地企鵝數量。©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2022年1月科學家Michael Wethington與其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科學家團隊,隨綠色和平極地曙光號抵達南極半島,以先進及較少侵擾的無人機技術計算當地企鵝數量。© Tomás Munita / Greenpeace

1990年代開始:拒絕石油企業染指海洋!

在海中央設置鑽油台,本來就對海洋生態造成極高風險,而硬件設施使用完更應妥善處理。但 1995年,蜆殼石油公司(Shell)預計將停用的Brent Spar鑽油平台原地棄置,綠色和平行動者前往現場表達反對、號召公眾聲援,成功阻止這荒謬的事發生。

1995年,綠色和平行動者於Shell在北海的Brent Spar鑽油平台,阻止該企業將停用的鑽油設施棄置海中。© Greenpeace / David Sims
1995年,綠色和平行動者於Shell在北海的Brent Spar鑽油平台,阻止該企業將停用的鑽油設施棄置海中。© Greenpeace / David Sims © Greenpeace / David Sims

但在2019年,Shell為了節省成本,再次提出想棄置4個仍載有石油及有毒物質的鑽油平台,竟獲得英國政府護航。為此,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再次航向Brent Spar發起行動,全球支持者更在社交媒體聲援,為守護海洋凝聚公眾力量。

同時,綠色和平也積極推動淘汰化石燃料,避免漏油事件、甲烷外洩、氣候變化等因素繼續傷害海洋。經過多年行動、匯聚十多萬公眾聯署倡議、施壓政商界,近年來陸續傳來好消息:丹麥宣佈不再發出石油和天然氣作業許可證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宣佈退出亞馬遜珊瑚礁挪威國營石油企業Equinor宣佈放棄大澳洲灣鑽油計劃

2018年守護大澳洲灣行動,當地學生在阿波羅海灣(Apollo Bay)發起獨木舟行動,為海洋環境向石油公司發聲。 © Dale Cochrane / Greenpeace
2018年守護大澳洲灣行動,當地學生在阿波羅海灣(Apollo Bay)發起獨木舟行動,為海洋環境向石油公司發聲。 © Dale Cochrane / Greenpeace

2000年代開始:揭示塑膠海洋污染之禍

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Esperanza)早在2006年在太平洋海域,包括菲律賓及夏威夷進行「保衛我們的海洋之旅」(Defending Our Oceans Tour),不過對於全球民眾包括身在香港的我們,塑膠問題大概到2010年代開始多人認識,逐漸意識到塑膠污染對海洋的威脅

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2018年訪港,在中環碼頭接待香港支持者及學生團體,交流環保及無塑未來的願景,並在香港水域進行海洋塑膠污染研究。©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2018年訪港,在中環碼頭接待香港支持者及學生團體,交流環保及無塑未來的願景,並在香港水域進行海洋塑膠污染研究。© Greenpeace

在香港,綠色和平於2016年發佈微塑膠污染海洋的文獻研究報告,發現超過170種海洋生物體內曾發現塑膠粒,包括香港市民常吃的海鮮。接著更揭發全球30大化妝及個人護理產品公司淘汰微塑膠政策的漏洞,從推動網上聯署,到走出街頭呼籲公眾關注海洋污染,部份品牌陸續制訂淘汰微塑膠政策。彩虹勇士號在2018年1月探訪香港期間,進行兩星期的研究航行,為揭示海洋塑膠問題出力,並於2019年初發表香港首個全面海岸塑膠污染研究

綠色和平透過科學研究,同時推廣源頭減廢、走塑生活等理念,讓大家深明塑膠污染的解決方案。今天全球民眾對塑膠問題認知加深,減少不必要包裝,養成走塑、重複使用的習慣;從長遠來看,我們需要改變消費以至生活習慣,大家合力實踐源頭減廢,海洋還有整體環境方可以擁有潔淨、可持續的未來。

2019年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在Verde Island Passage進行水下探勘,在這個被譽為擁有全世界最豐富海洋生態系的熱帶水域迴廊,發現一隻蟹受困於一個塑膠奶茶杯內。© Noel Guevara / Greenpeace
2019年綠色和平彩虹勇士號在Verde Island Passage進行水下探勘,在這個被譽為擁有全世界最豐富海洋生態系的熱帶水域迴廊,發現一隻蟹受困於一個塑膠奶茶杯內。© Noel Guevara / Greenpeace © Noel Guevara / Greenpeace

2013年開始:向深海採礦業說不

深海採礦被視為新興產業,貪婪者覬覦深海資源,準備將器械送入海底翻攪海床獲利,但此舉將對敏感又獨特的深海生態造成永久的毀壞。綠色和平早於2013年開始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深海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更具有長遠的研究和探索價值,不應侵擾和破壞。2019年的報告且指出要保育海洋,訂立全球海洋公約對保護海洋及平衡全球氣候至關重要

2021年,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啟航,前往太平洋突襲深海採礦企業,監視與記錄該企業操作採礦機器人的過程,並直接表達倡議訴求,阻止摧毀海床。同年9月,行動帶來階段性改變!80+政府撐叫停深海採礦,世界自然保護大會(IUCN 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上表決「支持並執行深海採礦禁令(moratorium),包括批出新的開發及探勘合約,以及落實海床採礦的規例(連同國際海底管理局的開發規例在內)」。

2021年,綠色和平於太平洋向海底採礦業者 Global Sea Mineral Resources(GSR)倡議,要求停止破壞海洋。©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2021年,綠色和平於太平洋向海底採礦業者 Global Sea Mineral Resources(GSR)倡議,要求停止破壞海洋。©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2022年:要保護整體海洋,必須制定《全球海洋公約》

數十年守護海洋的歷程,清楚指明保護個別區域、單獨物種,遠遠追趕不上整體的破壞,尤其海洋物種如鯨魚、海龜具有遠距離遷徙的習性,必須制定更全面的管理和規範,才能確實整體保障到整個生態廊道。

那麽,爭取基本保護,多少的範圍才足夠?綠色和平研究團隊與英國約克大學、牛津大學的學者合作,耗費1年時間完成《30x30海洋保護藍圖》報告從生物、地理、經濟、海洋學等面向,得出「保護30%海洋」的結論,並於2019年發佈。

位於印尼西巴布亞省水域的綠蠵龜。海洋環境必須受到足夠的保護,才能使海中多元豐富的生態得以留存。© Awaludinnoer / Greenpeace
位於印尼西巴布亞省水域的綠蠵龜。海洋環境必須受到足夠的保護,才能使海中多元豐富的生態得以留存。© Awaludinnoer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早於2006年發佈成立海洋保護區可行方案的《復原之路》(Roadmap to Recovery)報告,並聯同「公海聯盟」(High Seas Alliance)盟友推動公海保育議程,多年努力之後,2015年1月終傳來決議制訂公約的喜訊,各國以「在2030年前保護至少30%海洋」目標,展開協商議程,制定《全球海洋公約》。各國代表於2018年9月正式展開首輪磋商,預計4次會議後議決。不過,會議因為新冠疫情爆發及反覆,原來在2020年底舉行的最後一輪會議一再延期,目前訂定在2022年3月7日展開,《全球海洋公約》通過與否,將取決於這次聯合國召開的最後一輪政府間協商會議(IGC4)

此刻,綠色和平積極籌備海洋公約會議最後階段的政治遊說工作,同時綠色和平極地曙光號已經開展其南極海洋之旅,蒐集科研數據,印證氣候危機加上人為破壞,令海洋危機更呈嚴峻,向全球公眾和政府表示保護海洋刻不容緩

綠色和平科學團隊2022年於南極發現:氣候危機,企鵝南移

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團隊於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設立全球首個直接連綫的「南極大門」,並2022年1月25日啟播,讓民眾實時觀察到綠色和平在南極半島東部的航程和偏遠的企鵝棲息地。 © Suzanne Plunkett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團隊於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設立全球首個直接連綫的「南極大門」,並2022年1月25日啟播,讓民眾實時觀察到綠色和平在南極半島東部的航程和偏遠的企鵝棲息地。© Suzanne Plunkett / Greenpeace

隨綠色和平2022年海洋之旅,乘著極地曙光號的Stony Brook University大學科學家團隊,抵達南極後,馬上投入科研工作。科學家找到關於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的最新科學證據,在氣候危機影響下,牠們不停向南遷移。這個企鵝品種特性是於較溫暖的亞南極地區(sub-Antarctic)最豐盛繁衍的。發現包括:

  • 在南極半島東面的Andersson Island找到從未記錄過的巴布亞企鵝群落
  • 而南極半島北端附近一個未開發的群島中,亦首次記錄到巴布亞企鵝

參與這次南極之旅的綠色和平守護海洋項目主任Louisa Casson 說:「氣候危機正正呈現我們眼前,南極是地球最偏遠的地帶,我們目擊這個物種(巴布亞企鵝)正經歷生境習性的改變,牠們遷移到新的棲息地,並在更南的地方繁殖,這是海冰流失的生物學實證。

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團隊於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設立全球首個直接連綫的「南極大門」,並2022年1月25日啟播,讓民眾實時觀察到綠色和平在南極半島東部的航程和偏遠的企鵝棲息地。© Suzanne Plunkett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守護海洋團隊於英國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設立全球首個直接連綫的「南極大門」,並2022年1月25日啟播,讓民眾實時觀察到綠色和平在南極半島東部的航程和偏遠的企鵝棲息地。© Suzanne Plunkett / Greenpeace

關鍵時刻,請支持綠色和平推動《全球海洋公約》

全球海洋相連,身在香港的我們其實同坐一條船,海洋與地球的健康對我們攸關重要。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約370萬公眾聯署期望通過《全球海洋公約》,更有約100個國家及地區表示以不同程度支持2030年保護30%海洋的目標

邀請你加入守護海洋的力量,與綠色和平一同推動各政府負起環境責任,為我們珍貴的大海與眾多以海為生的物種,爭取強而有力的庇護,使你我及未來世代得以擁有豐饒蔚藍的大海,地球繼續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
  1. 關於企鵝,13個你需要了解的冷知識
  2. 30%全球海洋保護區,制止破壞海洋的最佳方法?
  3. 【2020年報專題】分流再聚合,四海一家守護藍色星球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