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海洋
3 mins

吞拿魚罐頭的隱藏秘密

作者: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 鄧敏琳

原文刊於2018年6月25日《CUP

美味的海鮮背後,你有想過當中有可能有血汗海鮮的存在嗎?

一個香港人全年會吃掉多少海鮮?答案是 60 公斤。食量之大,是聯合國所統計的全球人均水平的三倍。無論連鎖壽司外賣店、超級市場、高級餐廳,或者只是留家用膳,海鮮都與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不過,儘管幾乎天天都在進食海鮮,我們對於眼前的食物,所知卻著實不多。

漁船捕撈時,往往使用「一網打盡」的方式,傷害海洋生態。
綠色和平亦曾發現,有漁船為了賺取最大利潤,在捕漁時同樣捕撈鯊魚。

過去,綠色和平不斷調查,揭發吞拿魚食品生產背後藏著不可不知的傷心真相。例如市面上部分吞拿魚貓糧罐頭,竟來自破壞性捕撈,生產過程充滿漁工的血淚。所謂的破壞性漁獲,是指大規模的工業化捕撈,將海中的生物一網打盡,不論是吞拿魚、幼魚,甚至是海龜、鯊魚及海豚,均無所遁逃,嚴重破壞海洋生態。過度捕撈更令近年的吞拿魚數量大減,而以往受港人熱捧的藍鰭吞拿魚,更被列為瀕危物種名單,情況令人擔心。

更甚者,這些漁船作業往往涉及剝削漁工的人權,例如出現虐待勞工、強迫工作等情況。別以為身在香港,就與這些事情沒甚連結;港人頻繁到訪的台灣、東南亞海域,正是悲劇上演的舞台。過往,綠色和平曾多次揭發台灣籍漁船在公海非法捕魚,但台灣當局最終因未能以有效法規及管理機制,打擊「非法、非通報、不受規範」(IUU)非法漁業,被歐盟發出「黃牌」警告。

所謂的 IUU,就是指非法、未通報、未規範的捕魚方式。

不過,血汗吞拿魚的情況仍然存在。綠色和平早前就發表了「浩劫漁生 – 台灣遠洋漁業調查報告」,探討全球市場上血汗海鮮的概況,並揭露台灣政府與水產貿易公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報告提及之前由台灣人經營的巨洋國際漁業,曾因非法販運 1,000 多名柬埔寨漁工,並施以虐待、威脅、令漁工挨餓等,被當地政府起訴判刑。不過,5 名巨洋國際的股東與董事,不但沒有服刑,更潛逃台灣,其中兩名被告更出現在台灣漁業處合法的仲介白名單上,繼續招募外籍漁工。而綠色和平亦發現,豐群水產被柬埔寨政府起訴後,仍持續與巨洋國際所屬漁船交易漁獲,收購可能來自非法販運或漁工受虐船隻的海鮮。與豐群水產相關的吞拿魚產品,銷售點亦遍及全球,包括美國、日本,就連香港的超級市場,都發現其蹤影,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買到血汗吞拿魚產品。

漁工離鄉別井,在船上的生活狀態亦惡劣。

市面上的海鮮產品繁多,似乎一不小心,我們就會誤買血汗產品。然而,要拒絕採購這些來自破壞性捕撈手法的海鮮食材,仍然是可行的。不過,海洋生態情況日益使人憂慮,除了關注過度捕撈,海洋塑膠污染問題亦影響海洋生物。綠色和平亦整合了全球 58 篇相關學術文獻及研究報告,發現超過 170 種魚類及海洋生物體內曾有微塑膠,包括生蠔、青口以及瀕臨絕種的藍鰭吞拿魚等。教育大學亦曾檢驗 30 條本地烏頭,發現 6 成野生烏頭樣本含有微塑膠。

要守護海洋,方法多樣,從關注食物來源,到減少使用塑膠產品,我們做的每一小步,都足以影響海洋生態。

與豐群水產相關的吞拿魚罐頭,銷售點遍佈全球,包括香港。
作為一間海鮮貿易商,豐群水產應負起責任,拒絕血汗海鮮。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