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新聞稿 生活
1 min

炎亞綸當綠色和平「低碳生活月」一日店長 帶粉絲用循環杯吃蔬減碳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臺灣民眾對蔬食和減塑並不陌生,而這兩項行動其實也是在實踐全球正在流行的減碳生活。綠色和平自12月3日起於臺北信義區啟動「低碳生活月」減塑吃蔬示範活動,今(4)日更邀請到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臺灣知名藝人炎亞綸擔任一日店長,與民眾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踐低碳消費,一同推廣生活中減塑、多吃蔬食的重要。指引民眾如何使用循環杯租借買飲料,身體力行推動民眾重視氣候變遷的急迫性。

臺灣知名藝人炎亞綸出席擔任綠色和平「低碳生活月」一日店長。©Greenpeace / Henry Wang
臺灣知名藝人炎亞綸出席擔任綠色和平「低碳生活月」一日店長,親自指引民眾如何借用循環杯。© Greenpeace / Henry Wang

炎亞綸親手送循環杯 熱情粉絲排隊減碳

綠色和平的「低碳生活月」活動,主題為無塑消費及蔬食減碳。因為人類消費而製造的大量一性次塑膠產品帶來碳排,除了加劇氣候變遷,也造成嚴重海洋塑膠污染。國際報告估算,2019年全球塑膠製造、焚化產生的碳排放量,相當於189座燃煤電廠總碳排量。出席擔任一日店長的炎亞綸表示平常也盡力在生活上減碳,喜歡騎腳踏車,既放鬆又能減碳,但沒想到依賴一次性塑膠也會產生這麼驚人的碳排放量。因此,特別出席「低碳生活月」活動,指導民眾如何使用循環杯租借買飲料,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減少碳排。炎亞綸也說到「第一次聽到循環杯這個概念時,覺得非常新奇,如果有很多店家都加入、增加借還據點,一定非常方便又減碳。」店長炎亞綸更親手為現場體驗的民眾送上循環杯,且民眾可免費兌換一杯在地茶飲,鼓勵民眾一起作出改變。

已經不是第一次和綠色和平合作的炎亞綸,在擔任一日店長前,與綠色和平共同在網路上發起「低碳生活挑戰」,亞綸也親自參與這項挑戰:今年的生日蛋糕嘗試了素食蛋糕,藉由自己的公眾影響力,身體力行減塑、多吃蔬食,引起粉絲熱烈迴響,也讓更多臺灣人一起為氣候變遷而行動。炎亞綸說:「過去一年有許多的極端氣候現象,讓我深刻體會氣候緊急的迫切性,也讓我一直思考身為藝人可以怎麼回饋社會、讓更多人一起為地球行動?所以我自己也想挑戰減少肉食,多嘗試蔬食。」

一日店長炎亞綸體驗使用儲物分配器 (gravity bin),以重複填裝落實減塑的替代方案
一日店長炎亞綸體驗使用儲物分配器 (gravity bin),以重複填裝落實減塑的替代方案。© Greenpeace / Henry Wang

多樣創新的環保消費方式 讓環保更輕鬆

炎亞綸近期發行新專輯《Vacation》的插畫中也可以看到鯨魚快樂玩水、餵長頸鹿吃草等與大自然互動的畫面,「圖上畫的都是我自己喜歡跟嚮往的生活,有各式各樣的休閒娛樂,也有與環境、動物一起美好生活的樣子」,亞綸也分享到環保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確實由奢入儉難,但世界上已經有很多替代方案出現,讓環保越來越簡單。而「低碳生活月」活動現場展示多元的低碳消費模式,讓民眾直接落實日常生活中的「減碳」行動。活動裡的無塑示範店內除循環杯租借外,亦展示蔬果裸賣、乾貨重複填裝等無塑消費模式的示範;展區另一側則擺放三個推廣蔬食的互動冰箱,冰箱內設置三個互動小遊戲,讓民眾認識吃得美味又能減碳的好方法。

臺灣大量一次性塑膠來自日常消費,本次綠色和平在信義區活動示範的循環杯,早在9月起就已經在臺中草悟道商圈募集20家飲料業者響應循環模式,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只要有業界支持,為消費者提供循環杯租借服務,無塑已不只是示範,過去3個月內已經在飲料店中減少超過1,500個一次性飲料杯使用。」綠色和平希望循環模式在臺灣不同城市都可以落地生根。

為推廣減塑、減碳,炎亞綸示範歸還循環杯。
為推廣減塑、減碳,炎亞綸示範歸還循環杯。© Greenpeace / Henry Wang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減塑、蔬食即是減碳」,綠色和平為期一個月的「低碳生活月」減塑吃蔬示範活動,其中特別邀請炎亞綸一同為地球發聲,以實際的減塑、吃蔬食的行動實踐減碳。活動將會在聖誕及跨年間也無休地與民眾互動,展出如何在購物環境中運用循環模式,希望令更多人在佳節間也可以實踐「沒有塑膠、沒有動物性飲食」的生活,與地球共度佳節。

【綠色和平「低碳生活月」減塑吃蔬示範活動資訊】
地點:臺北信義誠品大門口 噴水池西側(松高路 11 號)
時間:2021.12.03-2022.01.02 (每日 11:00-22:00)

活動簡介
1.循環杯無塑示範
減塑,即是減碳!
綠色和平展出多元的無塑示範循環模式,讓更多人了解循環模式可以如何被運用在購物環境中,當場體驗循環杯,就送一杯免費臺灣在地茶飲,也讓更多人體會到「沒有塑膠,生活可以更好」!

2. 蔬食減碳互動冰箱
減少肉食,即是減碳!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對環境也有大大的影響。 動物性飲食的食材來源背後,相較於植物性飲食,往往多出10-50 倍之多的碳排放!三種互動體驗,帶來三種減碳的意義,綠色和平教你怎麼吃得美味又能減碳。 少一點肉,就能給環境多一點愛!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