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s

我走的不只是廢核遊行,更是守護世代正義的道路

作者: 綠色和平公眾動員暨發展主任 余宸緯
2019廢核遊行4月27日在臺北、高雄登場。臺北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湧入上萬名遊行民眾,南臺灣的民眾集結於高雄凹仔底公園,上千人走上街頭,訴求非核家園,強調這一兩年將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時刻。 綠色和平負責動員志工和公眾的余宸緯,分享連續兩年參加反核遊行的想法。

加入綠色和平快三年的時間了,從一開始的街頭募款工作,到現在負責臺灣辦公室的公眾動員,這期間認識了對於環境議題抱有各式各樣看法的人,樂觀的、悲觀的、積極的、覺得無力回天的、覺得希望渺茫但仍然持續奮鬥的...

我的信念始終如一,當問題發生的時候,有能力的人應該要站出來,替那些努力發聲卻不被看見、還未出生根本無法發聲的人講話,落實環境正義、世代正義。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1

今年的廢核遊行,選在4月27日,為紀念車諾比核災33週年,於臺北、高雄二城同時舉行,發起與協力團體高達147個,跟去年相比變得更多元、更有趣,有環境、勞權、法律、人權、教育、同志、青年團體等參與。

今年,綠色和平準備了一比一仿真的北極熊塑像,希望大家重視溫室效應造成的危害。主辦單位組成了一支鼓隊,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以及遊行期間,演奏著朗朗上口的廢核進行曲「我們,不適核!我們,要反核!」。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2

雖然相比去年天候狀況不佳,但今年所搭建的太陽能系統所蒐集的太陽能,依舊供應了遊行當天全程的電力需求。這兩年內,看到好多太陽能系統供應戶外活動電力的事實,再生能源絕對不如外人所說的不可行!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4

核廢料是世代正義問題

核能發電所造成的高階核廢料,全世界到現在依然沒有找到最終處置方法,從十年前開始講的:按照科技發展的速度未來一定可以找到解決方案;到去年公投前我親耳聽到核工幫講的,依然是:未來一定可以找到解決方案…

反核對我來說很單純,我不希望成為一個債留子孫、迫害下一代的大人。更可怕的是,即便我們反對核能,依然被強迫成為那個我們討厭、迫害下一代的大人,因為在用電的同時,沒有辦法選擇不去用核能所發出來的電。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5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6

要替換核能需要時間,這點無可置喙,但是選擇一個不會替下一代造成負擔的未來並為之奮鬥,更是無庸置疑!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7

親身體會氣候變遷

三年前的一趟單車環島之旅,我曾被超級強颱梅姬的外圍環流,困在臺南前往國聖燈塔的國姓橋上,四面八方颳來的狂風大到我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旁陀暴雨大到我無法睜開眼睛,豪雨打在身上像是被數千根針扎...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8

溫室效應造成颱風出現頻率增加、強度增強的字句在網路上看到是如此的無感,親自體會後,才真正明白何謂氣候難民辛酸與無奈...

解決氣候變遷,我們需要的不是火力發電、核能發電,而是積極發展再生能源,這是今年廢核遊行的另一個訴求,也是我一直奮鬥的目標。

201904_mark_antiNuclearContent9

相關標籤:

核能環保行動臺灣環境議題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