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減塑
2 mins

全民減塑動員中,身為你我身邊的好鄰居,零售商無法置身事外

作者: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 羅祖珍
企業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繼續「裝睡」,而是需要認真面對現行經營模式的缺陷。仰賴拋棄式包裝獲利,卻以地球環境為代價,這種作為已經行不通。 greenpeace

年中,家樂福併購頂好超市的消息傳出,為零售業界投下震撼彈。現代生活中,傳統市場、柑仔店的重要性下降,超市、超商和量販店成為一般家庭每週甚至每日採購的主力。品牌的更迭,涉及的不只是市佔率這些抽象數字,也將實際上改變你我生活見到的風景。

讓生活方便的超商、超市,卻充滿塑膠包裝

但是,走進這些商店中,你會不會感覺,舉目所及都是塑膠包裝?綠色和平做過調查,全臺前八大零售通路,包含全聯、7-11、全家、家樂福、好市多(Costco)、愛買、大潤發和美廉社,這些你我耳熟能詳的「好鄰居」,店內平均77%的商品有塑膠包裝。

根據綠色和平最新的統計,這些通路的減塑表現,在一年裡的差異恐怕不甚大。全聯超市在「零售業減塑政策評比」蟬聯第一,全家便利商店、統一超商、家樂福緊跟在後,但說起整體表現,這些零售業界的大品牌卻是通通不及格。儘管統一超商、全聯超市陸續回應,將規劃中長期減塑目標、淘汰一次性塑膠,現實情況是,企業都缺乏完整的減塑政策,以及透明化淘汰塑膠時間表的企圖心。這反映出,儘管「減塑」已是琅琅上口的話題,臺灣零售業界卻是老神在在,說得不多、做得更少。

根據近年淨灘統計,食品、飲料包裝都「名列前茅」,甚至超越菸蒂成為海洋廢棄物最大宗。不論國際或是臺灣,都呈現相同的趨勢。一篇刊登於國際期刊Science上的論文顯示,再不拿出積極的對策,到了2040年,每年掉入海洋的塑膠垃圾將是2016年的三倍,從1,100萬公噸增加為2,900萬公噸。

關於減塑,不只是消費者的事,零售商也是關鍵角色

有些人認為:要討論各間零售通路的減塑表現,每一間賣的商品都差不多,有差別嗎?其實有。零售業具有關鍵角色,能夠決定哪些商品上架、用什麼方式銷售,以及如何促銷。企業既能決定自家店面銷售多少塑膠,換個角度,也能藉由設定採購規範,要求品牌商改善過度包裝。

更不用說,不論是上班族早晨在超商買的第一杯醒神咖啡、午餐時購買的鮮食便當,都屬於企業自有品牌,這些品項都為超市、超商自行企劃與研發,要說不能改變,真的說不過去。

國際上已有超市減塑範例,臺灣也要加油

近兩年在國際上,已有零售業紛紛提出減量目標,試著停下源於現行經營模式造成的塑膠污染,包括英國Sainsbury’s、韓國樂天超市,都定下2025年減少一次性塑膠50%的目標。越來越多零售商體認自身責任,是能夠成為減塑的「守門人」,建構無塑供應鏈。反觀臺灣,卻還沒有零售業願意研發新方案,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同時,卻不增加垃圾,做減塑良好示範。

當我們呼籲消費者從源頭減塑的同時,也呼籲有影響力的企業應該先行。當有越來越多企業投入,帶起的就不只是銷售面的競爭,更是永續面向的競爭。去年摩根史坦利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趨勢報告指出,全球廢棄物戰爭正要展開,包括飲料以及食品製造商的公司在內,國際間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受到衝擊,尤其是由塑膠廢棄物帶來的各種風險。

企業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繼續「裝睡」,而是需要認真面對現行經營模式的缺陷。仰賴拋棄式包裝獲利,卻以地球環境為代價,這種作為已經行不通。零售業形「塑」了你我的生活,我們幾乎可以在超市、超商完成生活上的各種大小事。當前,消費者需要多一些選擇,端看企業如何化風險為機會,不再繼續製造問題,轉為解決方案的關鍵角色。
【正式取得「獨立評論@天下」授權刊登】原文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10/article/10045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