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8 min

【綠色和平50年】那些改變世界與環境的關鍵時刻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1971 年,12 名行動者搭乘一艘名為「綠色和平」的船,從加拿大溫哥華啟航,前往位於阿拉斯加的安奇卡島,阻止美國政府在當地的核彈試爆。當年這艘獲得國際關注的船艦,此後更發展為在世界各地採取行動的全球性環保倡議團體。走過半世紀,邀您一同回顧全球環境守護者與綠色和平共同創造的改變與關鍵時刻。


編輯選文有聲書,邀您聽說環境

接收環境訊息,除了可用閱讀的方式,本篇文章也為您準備了有聲版【聽說‧環境】,讓您疲累的眼睛適時休息;用聲音,與您分享綠色和平在臺灣及全球的環保工作進展,聆聽那些發生在您我身處的地球,關於環境、氣候、海洋、森林的事情。

邀請您前往各Podcast平臺,訂閱【聽說。環境】節目!


1971年:綠色和平的首航

1971年,綠色和平的12名創始成員由加拿大溫哥華啟航,準備前往阿拉斯加的安奇卡島,阻止美國政府在該自然保護區進行核爆試驗。© Greenpeace / Robert Keziere
1971年,綠色和平的12名創始成員由加拿大溫哥華啟航,準備前往阿拉斯加的安奇卡島,阻止美國政府在該自然保護區進行核爆試驗。© Greenpeace / Robert Keziere © Greenpeace / Robert Keziere

1971 年 9 月 15 日,綠色和平 12 名創始成員由加拿大溫哥華啟航,前往阿拉斯加的安奇卡島,目標是阻止美國政府即將在島上進行的核爆試驗。綠色和平的聯合創始人 Irving Stowe 將該計畫描述為「為了和平的生命之旅」,當時船上的所有成員,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航程將會在未來創建一個全球環境組織,並且改變世界。

實際上,這艘船和船員從未到達安奇卡島,他們在途中被美國海岸警衛隊攔截,並要求返航,然而這一次行動經由媒體傳播後,引發公眾關注與討論,帶給美國政府巨大壓力,最終導致核爆試驗被取消,安奇卡島至今仍是一個自然保護區。

1974年:法國結束大氣層核試

法國政府於 1960 年代開始進行大氣層核爆測試,但完全忽略此計畫對人體和環境的影響。

行動者David McTaggart主動與綠色和平取得聯繫,提供船隻「織女星號」來抗議法國的核爆試驗。© Greenpeace
行動者David McTaggart主動與綠色和平取得聯繫,提供船隻「織女星號」來抗議法國的核爆試驗。© Greenpeace © Greenpeace

在紐西蘭的一名行動者 David McTaggart 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廣告後,主動與綠色和平取得聯繫,自願提供他的船隻「織女星號」(the Vega)來抗議法國的核爆試驗。做好準備後,由 McTaggart 率領的五人船員將這艘遊艇更名為「綠色和平-III」,從紐西蘭出發,展開抗議行動。船員遵守國際法建立錨泊位置,但無視法國政府單方面宣布該地區為禁區的規定,直接出現在核試的海域。這艘船的出現迫使法國政府停止了測試,最終由一艘法國海軍艦艇衝撞「綠色和平-III」,以結束尷尬的局面。

法國海軍突擊隊強行登上「織女星號」,並打傷船上的行動者David McTaggart和Neil Ingram,暴力襲擊的照片經同船成員Ann-Marie Horne流出後,引發公眾撻伐。© Greenpeace / Ann-Marie Horne
法國海軍突擊隊強行登上「織女星號」,並打傷船上的行動者David McTaggart和Neil Ingram,暴力襲擊的照片經同船成員Ann-Marie Horne流出後,引發公眾撻伐。© Greenpeace / Ann-Marie Horne © Greenpeace / Ann-Marie Horne

1973 年 8 月,「綠色和平-III」再次啟航前往法屬穆魯羅瓦環礁(Mururoa Atoll),以阻止核武試驗,這次還加上其他幾艘船陪同。綠色和平-III號駛入法國政府宣布的禁區,並被法國海軍突擊隊強行登上。行動者 David McTaggart 和 Neil Ingram 遭到軍方襲擊,但這場面已被拍攝下來,被同行的 Ann-Marie Horne 偷帶下船,事件才得以曝光,引起全世界的憤怒,最終促使法國政府於 1974 年宣布將結束大氣層核爆試驗計畫。

1982年:禁止商業捕鯨

綠色和平的快艇停在被獵殺的鯨魚身邊,與兩艘前蘇聯捕鯨船周旋,並阻止其獵捕鯨魚。這是綠色和平的首次反捕鯨行動。© Greenpeace / Rex Weyler
綠色和平的快艇停在被獵殺的鯨魚身邊,與兩艘前蘇聯捕鯨船周旋,並阻止其獵捕鯨魚。這是綠色和平的首次反捕鯨行動。© Greenpeace / Rex Weyler © Greenpeace / Rex Weyler

反捕鯨運動在 1970 年代首次展開,當時全球藍鯨的總數估計已少於 6,000 頭。座頭鯨的數量也急遽下降,太平洋灰鯨和抹香鯨的數量則減少了一半。

一頭死亡的座頭鯨被放在祕魯派塔港(Paita)的捕鯨站,漁民正將牠拉上坡道。© Greenpeace / Pieter Lagendyk
一頭死亡的座頭鯨被放在祕魯派塔港(Paita)的捕鯨站,漁民正將牠拉上坡道。© Greenpeace / Pieter Lagendyk © Greenpeace / Pieter Lagendyk

綠色和平行動者曾在公海上與捕鯨船隊對峙並擋住魚叉,當時的畫面引起廣大公眾關注捕鯨議題,鯨魚死亡的照片在全世界流傳,輿論開始反對捕鯨者的濫捕行為。1979 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建立了印度洋鯨魚保護區,作為保護措施,然而這並不足以保護瀕危的鯨魚族群,綠色和平對此持續施加壓力。直到 1982 年,在全球反捕鯨的倡議組織不斷奮鬥之下,IWC 終於宣布:暫停商業捕鯨。歷時十年的行動,為瀕危鯨魚爭取到恢復生機的機會。

1985年:「彩虹永不沉沒」

1985年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在執行反核試倡議期間,遭到法國特務施放炸彈,造成船體嚴重毀損,隨船攝影師Fernando Pereira也不幸罹難。© Greenpeace / John Miller
1985年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在執行反核試倡議期間,遭到法國特務施放炸彈,造成船體嚴重毀損,隨船攝影師Fernando Pereira也不幸罹難。© Greenpeace / John Miller © Greenpeace / John Miller

1985 年 7 月 10 日,綠色和平船艦「彩虹勇士號」停泊在紐西蘭奧克蘭港口,準備前往法屬穆魯羅瓦環礁(Mururoa Atoll),阻止法國在當地進行核試,卻遭到法國特務施放炸彈,不僅炸毀「彩虹勇士號」,當時的隨船攝影師 Fernando Pereira 也不幸罹難。

這場悲劇並未使環境守護者們噤聲,反而引發全球公眾對法國政府選擇以致命武力回應和平抗議,表示震驚和憤怒,更淬鍊出「You can't sink a Rainbow」(彩虹永不沉沒)的精神,迫使法國政府停止核試。1989 年,新一代的「彩虹勇士號」再度揚帆出航,延續守護環境的初衷。

1991年:南極「世界公園基地」

1987年至1991年,綠色和平在南極建立「世界公園基地」,監測來自鄰近基地的污染,並在1990年阻止法國政府在南極建造違反《南極條約》規定的機場。世界公園基地最終於1991年功成身退,成功促成《南極條約》成員國同意通過新的環境議定書。© Greenpeace / Andy Loor
1987年至1991年,綠色和平在南極建立「世界公園基地」,監測來自鄰近基地的污染,並在1990年阻止法國政府在南極建造違反《南極條約》規定的機場。世界公園基地最終於1991年功成身退,成功促成《南極條約》成員國同意通過新的環境議定書。© Greenpeace / Andy Loor © Greenpeace / Andy Loor

1987 年至 1991 年,綠色和平在南極建立了「世界公園基地」,這個全年開放的基地位於羅斯島的埃文斯角( Cape Evans on Ross Island)。該基地的建立是為了讓綠色和平在《南極條約》成員國的談判桌上有一席之地。該小組監測來自鄰近基地的污染,並要求製造污染的國家對其行為負責。

1990 年時,綠色和平成為新聞頭條。當時有 15 名行動者阻止法國政府在 Dumont D'Urville 建造機場,這項工程的爭議之處在於,它將會涉及炸毀企鵝築巢的棲息地,法國科學家也承認機場的飛機跑道違反了《南極條約》。

世界公園基地最終於 1991 年功成身退,促成《南極條約》成員國同意通過新的環境議定書,其中包括 50 年內禁止所有礦產開採。到了 1997 年,所有在南極設有基地的國家都批准了議定書。

1995年:佔領Brent Spar石油鑽井平臺

綠色和平最著名的行動之一,是佔領Brent Spar石油鑽井平臺超過三週時間,最終使殼牌放棄將平臺直接棄置於海中央的計畫,阻止11,000噸石油流入海洋的危機。© Greenpeace / Peter Thompson
綠色和平最著名的行動之一,是佔領Brent Spar石油鑽井平臺超過三週時間,最終使殼牌放棄將平臺直接棄置於海中央的計畫,阻止11,000噸石油流入海洋的危機。© Greenpeace / Peter Thompson © Greenpeace / Peter Thompson

這是綠色和平最著名的行動之一,在 1995 年 6 月,行動者佔領位於北海的 Brent Spar 石油鑽井平臺超過三週的時間。

這項行動對殼牌石油公司(SHELL)原先將鑽井平臺棄置於海中央的處置方式造成壓力,最終促使殼牌放棄了該計畫,大部分的平臺結構得以運回陸地進行拆解回收,也阻止 11,000 噸石油流入海洋的悲劇。

1995年:響徹全球的尖叫聲

綠色和平反核試倡議發言人Stephanie Mills在前往穆魯羅瓦環礁的途中,於大溪地舉行記者會,抗議法國政府的核爆試驗。© Greenpeace / Steve Morgan
綠色和平反核試倡議發言人Stephanie Mills在前往穆魯羅瓦環礁的途中,於大溪地舉行記者會,抗議法國政府的核爆試驗。© Greenpeace / Steve Morgan © Greenpeace / Steve Morgan

1995 年 6 月,法國政府宣布在聯合國通過全面禁止核試條約前,將繼續在法屬穆魯羅瓦環礁進行 8 次地下核試。綠色和平的回應方式,是將第二代「彩虹勇士號」送到穆魯羅瓦環礁,重複其 1973 年的使命——抗議並將核試公諸於眾,盡可能地破壞這項計畫。

當「彩虹勇士號」和另一艘綠色和平船艦於 9 月 1 日接近法國禁區邊緣,法國軍艦草原號(the Prairial)命令這些船隻掉頭,卻只得到「收到訊息,無可奉告」的回覆。法國突擊隊隨後使用抓鉤和催淚瓦斯衝進「彩虹勇士號」船艙,逮捕了船上的每個人。當時的倡議發言人 Stephanie Mills 將自己關在廣播室裡,當窗戶被砸碎,被扔進催淚瓦斯彈時,她正在接受媒體採訪,房間裡的尖叫和咳嗽聲以及突擊影片由此傳遍了世界各地,激起反對測試的輿論浪潮。

1996 年 1 月,法國總統宣布「徹底結束」這項核試計畫。

1997年:開發Greenfreeze製冷技術

世界上第一臺不含氟氯化碳的冰箱「Greenfreeze」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環境展中登場。© Markus Kratz / Greenpeace
世界上第一臺不含氟氯化碳的冰箱「Greenfreeze」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環境展中登場。© Markus Kratz / Greenpeace © Markus Kratz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通過研發 Greenfreeze 環保製冷技術,徹底改變市場,使冷凍冷藏設備更加環保,不再含有消耗臭氧層和加劇全球變暖的有害化學物質。

這項技術獲得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臭氧獎」,聯合國在頒獎典禮上表示:「國際綠色和平讓各國政府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甚至更進一步開發了完全不含消耗臭氧層的製冷系統。」

綠色和平將Greenfreeze技術免費提供給業界,並被幾家歐洲的大型製造商採用,經由這種方式,為保護臭氧層做出重大、且具有建設性的貢獻。

2010年:綠色和平施壓雀巢,要求停止破壞雨林

綠色和平行動者裝扮成紅毛猩猩,手舉寫著「雀巢、殺手」的標語向食品巨擘雀巢集團施壓,要求其停止為旗下零食品牌「Kit Kat」向印尼金光集團購買棕櫚油,該集團為生產棕櫚油大肆破壞印尼雨林,使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失去珍貴的棲地。© Jiri Rezac / Greenpeace
綠色和平行動者裝扮成紅毛猩猩,手舉寫著「雀巢、殺手」的標語向食品巨擘雀巢集團施壓,要求其停止為旗下零食品牌「Kit Kat」向印尼金光集團購買棕櫚油,該集團為生產棕櫚油大肆破壞印尼雨林,使瀕臨絕種的紅毛猩猩失去珍貴的棲地。© Jiri Rezac / Greenpeace © Jiri Rezac / Greenpeace

跨國食品和飲品加工集團雀巢(Nestlé),首次同意停止購買涉及破壞印尼雨林的棕櫚油。

這場勝利的背後是由全球消費者通過社群媒體串連,以及綠色和平行動者長達八週的和平抗議,向雀巢施加巨大壓力,該集團最終針對旗下「Kit Kat」品牌答應要求。

2015年:揭露西非超過30年的非法漁業

2006年,綠色和平追蹤並監測中國權宜船「Binar 4號」從西非至歐洲的6天航程,揭露其非法捕魚行為,並在該船漆上「偷魚賊」(Stolen Fish)。© Greenpeace / Pierre Gleizes
2006年,綠色和平追蹤並監測中國權宜船「Binar 4號」從西非至歐洲的6天航程,揭露其非法捕魚行為,並在該船漆上「偷魚賊」(Stolen Fish)。© Greenpeace /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 Pierre Gleizes

2015 年 5 月,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和非洲辦公室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揭露中國公司在西非 30 多年來的非法捕魚行為。

綠色和平船艦「希望號」上的行動者發現,平均每兩天就有一次由國有企業運營的中國拖網漁船進行非法、未報告、未受規範 (IUU) 捕魚的事件,中國漁業總公司甚至偽造他們大部分船隻的噸位。該報告受到國際廣泛關注,6 月,綠色和平應邀到農業部討論該問題。7 月,國家漁業檢驗局發布新規定,要求新建遠洋漁船提供符合國際噸位標準的證明。

2019年:高污染者應對人權損害負責

菲律賓人權委員會於2018年8月29日與全球的氣候變遷科學研究人員、政策和法律專家,針對氣候變遷對菲律賓人民造成的災害展開調查。© Roy Lagarde / Greenpeace
菲律賓人權委員會於2018年8月29日與全球的氣候變遷科學研究人員、政策和法律專家,針對氣候變遷對菲律賓人民造成的災害展開調查。© Roy Lagarde / Greenpeace © Roy Lagarde / Greenpeace

2019 年 12 月,菲律賓人權委員會(CHR)於第 25 屆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5)期間,在馬德里提交了關於氣候變遷調查(NICC)決議的初步報告。

事件始於 2013 年 11 月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造成超過 6,000 人罹難。2015 年 9 月,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連同 14 個組織和 20 名公眾,向菲律賓人權委員會提交了請願書,要求調查高碳排跨國石油企業對極端氣候災害的責任,獲得當地超過十萬名公眾連署支持,以及 8 個全球性非政府組織的聲援。

這是全球第一次針對大型污染企業進行的全國性人權調查,歷時近三年後裁定,全球碳排巨頭們應對氣候危機造成的人權損害負責,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直指高碳排企業須向氣候受害者負起法律與道德責任。這份報告對受影響的社區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正義勝利。

2021年:針對殼牌的氣候訴訟獲得歷史性法院判決

2020年,綠色和平荷蘭辦公室行動者,趁著殼牌石油公司Shell在荷蘭海牙的總部召開周年大會,於總部外要求淘汰油氣業務。©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2020年,綠色和平荷蘭辦公室行動者,趁著殼牌石油公司Shell在荷蘭海牙的總部召開周年大會,於總部外要求淘汰油氣業務。©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 Marten van Dijl / Greenpeace

2021 年,荷蘭法院做出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判決:殼牌(SHELL)必須在 2030 年將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19 年標準減少 45%。這是第一次有大型化石燃料企業被要求為其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負責,且被命令在整個供應鏈中減少碳排放。

這起氣候訴訟是由荷蘭地球之友(Milieudefensie)、綠色和平,與其他非政府組織和 17,379 名公眾共同以原告身分一起提出。

該裁決向化石燃料業者傳遞了明確的訊息。法律專家預計,此次裁決將在全球引發更多氣候訴訟,雖然不同的司法管轄區意味著不同的法律途徑,但世界各地的原告將可以引用一樣的原則,也就是化石燃料業者有義務依照科學數據減少碳排放。


誠如綠色和平創始成員之一的 Bill Darnell 所言:「綠色和平代表的是多數人,在眾多人的支持下,為所有人行動。

在創始成員們播下一顆種子後,綠色和平已經成長為一個在 50 多個地區設有辦公室的全球性環保倡議組織。在全球升溫趨近臨界點的此刻,綠色和平將持續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和行動者合作,汲取過去 50 年中學習到的經驗與教訓,繼續凝聚全球公眾,走出習以為常的舒適圈,共同為守護氣候與環境而行動,確保全人類擁有一個永續、和平的未來。

守護地球行動亟需您支持!

綠色和平50多年來從不接受政府或企業的資助,以保持公正獨立、不偏不倚的身分,揭露環境真相。

捐款支持

#50有你 並肩同行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