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森林
4 mins

您聽過「自然正成長」嗎?大自然價值是否可以用數字換算?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近期「自然正成長」這個詞彙已經成為第 15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的熱門議題。然而這究竟是有助於保護 「生物多樣性」與延緩氣候變遷的關鍵指標,還是成為漂綠的工具?大自然的價值是否可以透過財務報表公式來計算損益平衡?

第 15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BD COP15)在 2022 年 12 月,於加拿大蒙特婁進行 14 天的談判議程。大會召開期間,關注「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民眾或許會注意到「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這個關鍵字,持續出現在新聞報導、社群媒體、財報承諾與大型企業廣告裡。甚至,目標達成「自然正成長」,最近也已納入 COP15 大會協議草案中。

什麼是自然正成長?

目前在臺灣,「Nature Positive」尚未有統一的翻譯用語,「自然正值」、「自然淨值」、「自然正向成長」都意指同樣的意思。

字面上看起來,「自然正成長」是指停止過度消耗自然資源,使其回歸正常發展與成長的狀態。但事實上,沒有人能夠確切定義,而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自然正成長」的「自然」定義模糊不清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定義「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為一個技術詞彙,含義明確指的是維護物種、棲息地和生態系統的健全程度。(延伸閱讀: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重要性?

但在 COP15 大會並沒有清楚說明「自然」的含義。而推崇「自然正成長」概念的人所提出「自然的」事物,卻不一定涵蓋「生物多樣性」

加拿大大熊雨林的白靈熊(Spirit Bear)。
加拿大大熊雨林的白靈熊(Spirit Bear)。 © Andrew Wright / www.cold-coast.com

例如,健康森林擁有豐富的生態系,以及相互支持與連結的「生物多樣性」網絡。而棕櫚油種植園區內,成排的 100 顆樹確實都是「自然的」,但這些樹的「生物多樣性」網絡絕對不如自然生長的森林。

因此,假設「自然正成長」最終納入 COP15 大會的全球保育目標,不同利害關係者就可以利用定義模糊的「自然」,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是不一定能對「生物多樣性」造成正面的影響,所以明確定義詞彙含義,並且辨別各項技術指標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正成長」是否在玩數字遊戲?

試圖量化概念,讓更多人更快地理解「生物多樣性」,也許是個好方法。「自然正成長」以財務報表的方式,來呈現全球「生物多樣性」在一段時間內的「收益與損失」,將總收入減去總支出,獲得的淨利,計算出來即可看出是否為正向成長。

但這是假設 2 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可以用「損益」的數字概念來認列「生物多樣性」的成長或衰退。簡單來說就是想建立出:某些「生物多樣性」的破壞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透過恢復其他地區生態來補償,由此產生「正成長」的機制。

印尼巴布亞的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高卻面臨巨大威脅的環境之一。
印尼巴布亞的珊瑚礁,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高卻面臨巨大威脅的環境之一。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然而,利用財務指標來衡量「生物多樣性」複雜的價值是否過於輕率?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生態系的損失是否能以定義不明的數字解讀?尤其不同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網絡是否可以放在一起比較?有心人士是否會為了一己之利,假借「正成長」持續破壞環境?

為什麼有些人要鼓吹「自然正成長」?

提倡「自然正成長」的支持者提出 3 項關鍵指標:

  • 以 2020 年為基準,設為停損點,追求達到自然損失數值淨零。
  • 目標最快 2030 年開始穩定「自然正成長」。
  • 2050 年底前,大自然可以完全恢復。

這些「淨」指標顯示「淨收益」的會計原則,也表示容許「生物多樣性」認列抵銷。例如採礦公司可以聲稱破壞 A 森林與破壞 B 森林是一樣的,只要透過保護 B 森林,就可以抵銷摧毀 A 森林的損害。但實際上,這完全是錯誤的認知

2021年,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團隊空拍記錄亞馬遜森林遭受焚燒和砍伐的情形。
2021年,綠色和平巴西辦公室團隊空拍記錄亞馬遜森林遭受焚燒和砍伐的情形。 © Christian Braga / Greenpeace

這些指標定義是模糊的。經過進一步驗證即可發現,不僅缺乏具可信度的衡量基準,也沒有科學根據證明其真實性,甚至並沒有準確地考量生態系中「生物多樣性」的複雜度,而只是計算自然界裡「碳儲存」數值和既有棲息地的涵蓋範圍而已。

力倡「自然正成長」的概念將大自然視為經濟系統,運用貨幣數字來衡量自然的價值,也就是可以像虛擬資本一樣買進賣出。自然生態系不再是屬於所有生物,而可能變成僅對某些人或某些特定經濟組織有利的投資交易組合,並無法實現保護地球家園的承諾。

真正保護生物多樣性,拒絕「漂綠」

俄羅斯索契國家公園(Sochi National Park)中,美麗的Turya山和藍湖(Blue Lake)。
俄羅斯索契國家公園(Sochi National Park)中,美麗的Turya山和藍湖(Blue Lake)。 © Greenpeace

總而言之,「自然正成長」似乎傾向於挽救失敗的經濟模式,而不是守護生物多樣性的具體指標。為了資金利益,企業利用短效的方法分散大眾注意力,繼續破壞環境並從中獲利。尤其在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與模糊不清的術語下,必須避免「自然正成長」淪為「漂綠」的工具

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一同督促全球政府加快腳步制定完善的保護政策,推動維護全球生物多樣性、落實 2030 年保護至少 30% 海洋和陸地的目標。只有眾人一起守護地球家園,才能為環境帶來真正正向的改變。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