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

太陽能電板當魚塭屋頂 連俊堯在臺南年養70萬度電

作者: Greenpeace

在既有產業中獲取更多乾淨能源,是再生能源發展的契機。從建築業轉行養殖漁業的連俊堯看好太陽光電潛力,大膽將 1,620 片太陽能光電板直接作為室內魚塭屋頂,試圖讓養殖漁業與再生能源和平共存、互補,過去一年魚塭的發電近 70 萬度,也因為有魚塭上升的水汽幫助降溫,比起周遭工廠屋頂型太陽能光電效益高出 10%,養殖成效不變,成為臺灣實踐「漁電共生」示範案例之一。

連俊堯運用建築業經驗,將自己的魚塭屋頂改成太陽能板,一年發電近70萬度。© Greenpeace / Huang Jhih Yao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減少碳排放為首要目標,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呼籲政府積極轉用綠電,利用風力、水力、太陽能、生質能等再生能源作為電力來源;臺灣政府訂定 2025 年「能源轉型」計劃,預計將再生能源提升至整體能源佔比 20%,其中太陽能光電預計發電 20GW,扮演十分吃重的角色。

為了發展新能源並減少對現有環境影響,政府自 2013 年起先後推行「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因為比起大型燃煤電廠,太陽能發電規模較小、民眾更容易參與,也點亮連俊堯投入太陽能光電的念頭。綠色和平能源專案團隊實際走訪這座位於臺南東山的室內魚塭,映入眼簾是整齊擺放的太陽能板屋頂及多達9組太陽能控制器,透過手機APP即時統計發電量,成為連俊堯監控每日發電狀況的利器。

漁塭入口設置9組太陽能控制器分別顯示發電量。 © Greenpeace / Huang Jhih Yao

連俊堯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在自有土地興建的魚塭養殖高經濟價值魚種「筍殼魚」已有 9 年,除了不斷鑽研魚苗培育、減少感染等養殖方式,臺南優良光照條件替鄰近工廠帶來額外收益,加上筍殼魚喜好陰暗的習性,他在 2016 年決定將太陽能發電設備加入擴大魚塭設計中,並在 2018 年完工。

從不懂得光電的門外漢,到鋪設 486kW 裝置容量太陽能光電板、每月能發出 6 萬度電,是連俊堯用建築經驗所換取的成果。他在設計初期先後找了5EPC(大型統包公司),最後直接找上出口太陽能板的臺灣廠商詢價、委託專業單位製圖施工,並使用自動清潔設備搭配預留維修通道,維持太陽能板穩定運作。

他也笑說,「我組裝的時候附近發生一堆車禍,很多EPC公司來偷看,因為我的設計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直接拿太陽能板當屋頂」,即使魚塭擴建及太陽能設備整體經費高達新台幣8,000萬元,受惠於每個月近 20 萬元售電收益,「我的魚養得很輕鬆」。

連俊堯的大膽嘗試收到很多養殖戶詢問,有些人認為清洗光電板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反對,他則用魚塭回收水加小蘇打軟化水質,不須加其他洗劑,搭配定期清洗讓太陽光電板持續發電,「太陽能是很好的能源」;他指出,即使與台電簽訂躉購合約 20 年期滿,也會把光電板當作永久建材持續使用,原則上所有建材都會有廢棄物,只要做好回收機制就能減少環境污染。

室內漁塭與太陽能光電板共存。 © Greenpeace / Huang Jhih Yao

連俊堯認為,「漁電共生」將是臺灣養殖漁業一次升級的機會,選擇可以接受遮蔽的魚種推行,還能減少寒流衝擊、增加產能,而太陽光電所產生的收益應該回歸漁業使用,「要還電於農,不要為了種電而種電」,他自己用 9 成心力養殖、1 成心力發電,才不會失去「漁電共生」核心價值。

連俊堯也認為,光電業者不懂得養殖、養殖戶不懂得光電,擁有豐富資源的光電業者,應該能夠為漁電共生做得更多,無論養殖戶、光電業者都該建立一個長達 20 年的目標,而不是想著投資隔年就要回本,「環保、光電、在地養殖其實可以找到一個模式結合」,政府及民間都須要努力做好;為了推行漁電共生,雲林台西農委會水試所已針對養殖物模擬光電設施的遮蔽效應,評估試驗養殖。

1,620片太陽能板為筍殼魚提供遮蔽、同時發電。 © Greenpeace / Huang Jhih Yao

連俊堯第一座光電魚塭成功後,打算將相同模式複製到鄰近的第二座魚塭,他期待未來能將這套養殖方式擴大規模,讓更多養殖戶能夠順利參與太陽能光電,甚至成為引入年輕養殖戶的契機。

相關標籤:

再生能源臺灣環境議題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