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v2018

推動改變

專題報導 氣候
2 min

電子業「黑成本」 改用綠電全民得利

作者: 綠色和平空氣污染議題資深全球專案主任 Lauri Myllyvirta

本文同時刊載於《聯合報》民意論壇

綠色和平全球空氣污染研究團隊近日發布《電子製造業黑成本》研究報告,指出用電量與用電成長皆居台灣各部門首位的電子製造業,由於大量使用來自台電的灰電,雖然煙囪不在自己家,仍間接對民眾造成健康衝擊。

台灣電子製造業用電量大,但多以燃煤發電,除造成空氣污染,更造成民眾易罹患慢性病。示意圖。/© Greenpeace

電子製造業為全台用電需求最高的行業類別,帶動過去十五年間全台五十一%用電需求增長,整個產業年用電量甚至超過紐西蘭全年用電量。在現今台灣仍以燃煤發電為主的發電結構之下,大量用電需求來自高汙染的燃煤電力,不僅讓民眾暴露於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標準的惡劣環境之中,也為社會帶來龐大的健康成本;燃煤電廠所排放的大量空氣汙染物質,包含細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等,讓全台民眾都可能面臨慢性疾病、提早死亡風險,更可能需要耗費鉅資維護健康。

根據綠色和平研究推估,若電子製造業轉用再生能源,全台每年將可減少約一百例因罹患肺癌、中風等慢性疾病而提早死亡的案例。若換算成潛在健康衝擊的經濟成本,轉用再生能源更可替全民省下每年約新台幣九十一.三四億元。對比該產業每年超過五兆元的收益,電子製造業的確有能力主動取得更多再生能源電力,為大量用電行為的環境成本負起責任。

此外,年收入破兆元的台灣指標企業台積電,雖然在再生能源的使用上領先同業,然而該公司最近一年的用電量已達一百廿四億度,成為全台用電最多企業;未來幾年陸續擴廠計畫中,光是一座在南科新建量產的三奈米廠,環評報告指預計新增每年七十七億度的用電量,相當於半個台北市年用電量,對比台積電目前約七%再生能源使用比率,並不符合比例原則。

再生能源電力與傳統電力不同,不能再只是被動坐等台電供應,而是可以由民間自行建置、規畫、與第三方合作或採購的分散式電力。綠色和平呼籲台灣電子製造業在提供高度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積極主動承擔大量用電所造成的社會責任,提出明確的再生能源規畫時程,減少依賴台電的灰電,證明自身重視永續環境的立場。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