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攝影獎公眾投票:對焦守護環境的愛

專題報導 - 2018-10-18
可有一張照片曾觸動您心,讓您凝神注視、追憶過去,甚至感觸落淚?綠色和平相信攝影的力量無遠弗屆,透過捕捉不同光影瞬間,推動觀賞者挺身行動,成就改變。「綠色和平攝影獎2018」七個入圍攝影計劃,留住守護環境的溫柔和憤怒,誠邀您細心欣賞。

兩年一度的綠色和平攝影獎踏入第四屆,綠色和平今年繼續與GEO雜誌合作,廣邀全球攝影師提交攝影計劃,鼓勵以創新手法探討、呈現、重新演繹各種環境議題。

08/11更新: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公眾投票選出「觀眾獎」,以及三位專業評審選出「評審獎」,兩位得獎攝影師從七個入圍攝影計劃中脫穎而出,分別獲得10,000歐元獎金,實現攝影計劃。 以下與您分享得獎作品的評審感言及其餘入圍作品簡介:

「觀眾獎」得主:《巴塔哥尼亞:戰火無疆》(Patagonia, Territory in Conflict)
攝影師:Pablo Piovano(阿根廷)
"他人間蒸發了78天,震撼全國,清晰呈現Mapuche族群一直承受各種壓逼的脈絡。他們力爭從外國企業家手中,奪回巴塔哥尼亞南部的原始土地。"

翻越冰川與原始森林,橫跨阿根廷與智利的巴塔哥尼亞地區(Patagonia),擁有媲美《權力遊戲》場景的600萬平方公里蠻荒絕色,但無情的「權力遊戲」同樣在現實活生生上演。各國企業對這片豐饒之地虎視眈眈,計劃開展油田、核電廠、食品工廠等大型工程,其中2011年在紐昆省(Neuquén province)發現龐大石油及天然氣蘊藏,更令這場資源掠奪戰陷入狂熱。

面對豪強割據,遠比歐洲人早早定居巴塔哥尼亞的Mapuche族群,奮力捍衛家園,卻被阿根廷政府定性為恐怖組織,繼而發生連串沉冤待雪的失蹤、綁架甚至謀殺慘劇──去年11月,22歲的Rafael Nahuel在一場佔地示威期間懷疑被警察射殺,兇徒至今仍逍遙法外。攝影師Pablo除了讓Mapuche行動領袖親自剖白,同時跟進全國示威浪潮,以及記錄巴塔哥尼亞或將消逝的風光。

評審感言/
Britta Jaschinski: Pablo以無比尊敬與靈敏的態度對待攝影對象,並直截了當地說:我們不但無法保護少數民族,甚至對他們失去土地──即失去生計,冷眼旁觀,而一切出於貪婪。Pablo是一位勇敢的攝影師,他的作品激烈之餘,箇中美態令人癡迷。

「評審獎」得主:《只要日光照耀》(As Long as the Sun Shines)
攝影師:Ian Willms(加拿大)
"今日,很多原住民受聘於油砂企業,親手破壞本來屬於他們的神聖土地。為了養家糊口,文化、身份成為苦澀的妥協。"

「只要日光照耀、草木生長、河流湍動……」承諾可否到永恆?1899年,加拿大《8號條約》(Treaty 8)用上這般美麗的語句,締結保障原住民土地的約定;一個多世紀後,加拿大政府卻有意將其中90,000平方公里土地交由石油企業發展,並執意推行長達1,200公里的跨山油管工程,漠視開採油砂(tar sands)石油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傳統方式的三至四倍;大熊森林(Boreal Forest)的破壞從太空清晰可見,超過100萬億公升有毒廢料囤積廢棄池,鄰近社區的致癌及嬰兒先天缺陷個案日益頻繁。

攝影師Ian花上八年時間,追蹤亞伯塔省(Alberta)的石油開發爭議,探討追求經濟增長導致原住民生活日漸衰敗,以及無休止資源開發猶如延續「殖民」政策的說法,還原一部加拿大「編年史」。

評審感言/
Lars Lindemann: Ian探討加拿大亞伯塔省油砂開採風波的攝影作品,照亮了這場多方面的生態災難。除了攝影質素出眾,他以敏銳觸覺剖析原住民的矛盾現實,使作品脫穎而出。

其餘入圍作品:

作品:《原來礦工很快樂》(Happy Miners)
攝影師:Niels Ackermann(瑞士)
“我渴望攝下這個「喬裝」的世界──快樂的礦工,新淨的衣服,安全的煤礦,無所畏懼的未來。”

照片裡的笑容、明信片的風光,總是燦爛無比,但現實是否如此?

昔日蘇聯曾經流行一種「明信片式」潛規則:「您看起來必須比現實快樂」,如今在烏克蘭東部當巴斯地區(Donbas region),縱有親俄分離份子的武裝衝突一觸即發,經濟命脈煤礦業亦氣數已盡,人們依然強顏歡笑。攝影師Niels走訪烏克蘭政府計劃數年內關閉煤礦的城鎮,發現東、西部反應大不同──當巴斯的民眾一般不願多談,甚至感到徬徨無助,但煤礦主管唯一願意受訪的理由,就是要他拍攝一張被選中的員工身穿全新制服、手持最佳裝備,喜氣洋洋的大合照。

從一張又一張「明信片」,我們翻越審查、直視恐懼,聲援當地奮力自救的行動者,迎接後煤炭時代的新生活。

作品:《無根》(Uprooted)
攝影師:Magda Biernat(美國)
“全球數以百計族群受到氣候變化威脅,陷入避走他方或順應天命的兩難。他們各散東西卻命運相連,都在抉擇:離開,抑或留下。"

無根的木頭隨水飄流,無根的人們浪跡天涯。

阿拉斯加原住民族群Shaktoolik紮根於西岸一處沒有樹木的狹長灘岸,近年卻有越來越多木頭、枯枝隨暴風雨沿河衝擊村落,造成大大小小破壞。連同海平面上升、永久凍土層(permafrost) 融化等警號,據美國當局統計,200個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原住民村落,最少12個已決定或正考慮棄守家園──包括Shaktoolik在內。

百年以來即將第三次搬家,對Shaktoolik而言不是簡單的居所選擇,而是更深層、顛覆生活方式的抉擇──本身也是移民的攝影師Magda,嘗試探討是甚麼讓他們將陌生之地(place)當作家園(home),又是甚麼讓他們不得已遁入未知之境……在不久將來,我們會否也要走上離家之路?

作品:《打死不離紅樹林》(Where Do We Go When the Final Wave Hits?)
攝影師:Arko Datto(印度)
"我渴望把目光穿透黑夜,探索氣候變化掀動的心理後遺,以及環境危機當下的日常狀態。"

黑夜形同末日,恐懼已是尋常,仍有人如常活下去。全球最大三角洲Ganga-Brahmaputra-Meghna橫跨印度與孟加拉,當中滋養了面積達一萬平方公里的Sundarbans紅樹林,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不過,四分之三紅樹林地區正面臨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等威脅──漁獲失收、農地不宜耕種、島嶼逐漸沒頂,十多年間更遭受強烈熱帶風暴錫德(Sidr)、艾拉(Aila)、胡德胡德(Hudhud)接連吹襲,令破壞更嚴重。

水災威脅如影隨形,年輕人、農民、漁夫紛紛離鄉別井,前往內陸城市在地盤謀生,但仍有不少居民在黑夜等待黎明。攝影師Arko深入三角洲地帶,以鏡頭捕捉紅樹林的夜與霧,透過濃烈色彩展示不平凡的平凡生活。

作品:《山野的奇異革命》(Kiwis in the Mountains)
攝影師:Niklas Grapatin(德國)
"他說:人類是地球的最大災難,因為他們與大自然不相往來,卻自以為在掌握之中。"

時代巨輪下,歸園田居往往被視為游手好閒甚至窒礙發展,但世界各地陸續冒起一群「永續農業」(Permaculture)先鋒,在田野、廢棄工廠以至城市角落播下種籽,熱切擁抱這條回頭路──回歸自然、連結社群、善用資源的道路。例如在每年覆蓋冰雪多達166日、號稱奧地利「西伯利亞」的隆高地區(Lungau region),仍能長滿蔬菜、花朵與莓果,更毋須使用農藥與殺蟲劑,只靠順應四季規律混雜種植不同品種,從而重塑自然生長模式。

當工業化食物生產一味追求產量與效率,有人堅持逆流而行,我們能夠期待一場生活革命,抑或只是浪漫化的海市蜃樓?攝影師Niklas走訪奧地利、德國、瑞士三地,探討一眾「永續農業」愛好者為何選擇另類、小眾的生活方式,追求與大自然共榮共生。

作品:《怒潮》(Swell)
攝影師:Katrin Koenning(澳洲)
"《怒潮》因憤怒而生──我為各種政策如何把短期利益置於守護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之上而感到氣憤。因此渴望訴說,我們正為此付出甚麼代價。"

浪濤餘音裊裊,可以撫慰人心,也可掀起改變怒潮。澳洲保守派政府無視簽署《巴黎氣候協議》的承諾,執意推動印度企業Adani繼續推行每年出口6,000萬噸煤炭、期間將額外產生45億噸碳排放的昆士蘭卡米爾煤礦項目(Carmichael Project),各種影響環環相扣:民眾憂慮地下水井乾涸、瀕危物種終將滅絕,早已脆弱無比的大堡礁,更要承受港口擴建工程的沉重打擊。

目光短視的官員只見眼前利益,因此攝影師Katrin拒絕探討單一環境議題,同時摒棄渲染無力感的晦暗影像,而是透過記錄遍布澳洲的自然風情畫──一沙一石、一花一草、一樹一鳥,展現自然生態如何心連心守護彼此,共同想像一個美好的、可持續的未來。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