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ia守護海洋日記 – 台灣漁民態度轉變了!

專題報導 - 2012-10-17
由於要繼續上學,所以我比「希望號」早到幾天先回香港,航海旅程亦暫時告一段落。雖然如此,「希望號」首次訪港之旅才剛正式開始!因為她已於週三到達香港了!希望號將於接下來的10月20、21及23日,一連幾天開放給公眾上船參觀。你不會錯過吧?

文:杜珮煒 Olivia - 香港綠色和平義工

回想希望號船艦抵達台灣後,台灣辦公室的同事便密鑼緊鼓地準備開放日的安排。台灣人熱情的性格,大家也有聽聞過吧? 最令我們振奮的是,希望號在台灣基隆港短短3天的開放日,已吸引到超過2500名市民前來登船參觀。我們做好種種計劃,希望把大家能在船上逗留的時間延長一點。我們相信,給公眾多一點時間深入了解綠色和平,總比單純沖沖來沖沖去的參觀,來得更有價值。

 

一個小小的提示︰請盡量在3點前來到參觀,因為通常在這個時間,等待的人流已經爆滿,將船艦的出口包圍。哈,至於參觀的內容呢,我先在這賣一個關子,反正你們很快便會知道! 但船上的生活,我倒可以多說一點。

完成3天的放開日後,我們便一舉離開基隆港,起行到台灣屏東縣西南外海上的珊瑚礁島嶼 ─── 小琉球。台灣約有33萬人從事漁業,而小琉球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漁村之一,過去九成的村民都世世代代以捕魚為業。捕捉鮪魚(即香港的「吞拿魚」)是他們維持生計的最主要來源。

吞拿魚 © Paul Hilton / Greenpeace

可是,根據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2011年的報告,中西太平洋的主要4種吞拿中:大吞拿(Big Eyes Tuna)、黃吞拿(Yellow Fin Tuna)及長吞拿(Albacore)已經被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表示該3種的吞拿魚的數量正持續急速下降。報告同時指出,吞拿魚數量持續減少,主要是因為人類過度捕撈。如果情況持續,估計在2020之前,吞拿魚將會在漁市場上消失。台灣海洋項目主住們認為必須和當地漁民積極溝通,讓漁民了解問題的逼切。

在船上,我隨意跟台灣海洋項目的主任談,便知道原來早在今年5月,他們每星期會定期到訪小琉球,並與當地漁民就有關漁獲數量持續遞減的問題討論,希望漁民明白假使不再開展可持續漁業及停止使用對海洋極具破壞性的捕魚方法(如人工集魚器FAD),不久將來便會直接影響漁民的收入和生活。

漁民開始時,態度極為抗拒,認為綠色和平是前來干擾他們捕漁。到後來,他們慢慢接受及聆聽。經過5個月的溝通,最後大部份的漁民和綠色和平達成共同目標,決心要推動台灣政府正視漁船濫捕的問題。在小琉球的幾天,20多位本地的漁民還登上希望號參觀,可見漁民對我們的態度有明顯改變。

而我在台灣站船上的工作,已由甲版工作人員轉為廚房助理,每天工作時數不變。從那天起,船上30人一天最重要的中午晚餐,便由我和印度籍大廚Babu處理了! 船上難忘的工作,每天從這裡開始,從這裡結束。

Olivia 與希望號廚師Babu

很快,我們便會在香港見面了!

 

你有何感想?

 

Could not load latest updates from site: /hk/
 


工作項目
沒有找到任何評論 加入評論

發表評論 

發表評論前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