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氣候變化及能源專題報導

最新消息

 

新的海洋公約能保護北極海域嗎?

專題報導 | 2016-05-11 於 14:34

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無分國界,您我共享。可是這片原本不屬任何國家的公海,如今卻陷入資源開發爭奪戰,海洋生態岌岌可危。歸根究底,是現行的海洋法例一直只著重海洋的開發權,但對保護海洋的責任卻從不過問。幸而,聯合國正擬訂新的海洋公約,切實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望成真。

5個停止開採新煤礦的理由

專題報導 | 2016-05-11 於 12:00

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及地區於去年巴黎聯合國會議中,協議將全球升溫長遠控制在攝氏1.5度內,並盡力遠離骯髒的煤炭。或許會問,限制全球升溫應該怎樣做?防患於未然絕對是好方法。綠色和平委託墨爾本大學進行研究,指出停止興建新煤礦的5個好處,每個均攸關全球的未來。

一起戰勝全球氣候變化危機

專題報導 | 2016-04-28 於 12:00

全球氣候變化,關乎全人類、動植物及生態的未來。去年巴黎聯合國氣候會議,逾190個國家和地區協議將全球升溫長遠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今年4月22日「地球日」,超過165個國家和地區正式簽署這份新的氣候協議,其餘國家也將陸續簽署,決心合力應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危機,讓化石燃料長埋地下。

脆弱的北極海洋,面臨5個鮮為人知的威脅

專題報導 | 2016-04-27 於 12:00

全球氣候變化令北極海冰以驚人的速度消融。北極門戶大開,石油公司和捕魚船隊得以一路向北,長驅直入從前不曾抵達的海域,貪婪地試圖利用各種方式,榨取這片位在世界之巔、未經勘探的純潔海域。

不容工業化捕魚船染指北極

專題報導 | 2016-04-18 於 16:41

有賴全球750萬「北極守護者」一起行動,成功阻截石油巨頭進駐北極鑽油,漏油及全球氣候災難風險稍緩。然而對北極虎視眈眈的豈只石油公司?今年,隨著北極海冰進一步融化,來自工業化捕魚的威脅與日俱增,「拖網捕魚」等破壞性捕魚方法,嚴重影響北極海洋生態;挪威以北海域更成焦點所在。此刻,極需要更多人參與守護北極的新戰線。

拯救氣候,封鎖北極鑽油大門

專題報導 | 2016-03-18 於 18:00

這個星期,北美傳來一好一壞的消息:好消息是,大西洋海岸毋須再受鑽油威脅,但壞消息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宣佈2022年之前,企業可進駐墨西哥灣和北極鑽油。看來,縱使去年9月,有賴全球逾750萬守護北極者的力量,將石油巨頭SHELL的鑽油計劃拒諸在阿拉斯加北極門外,北極危機仍未解決。守護北極行動不能怠慢。

無核夢想,改寫香港命運

專題報導 | 2016-03-11 於 11:58

今天是福島核災五周年,核災的禍害逐漸浮現,而日本政府的除污工作成效不彰,早已證明核電是一條不歸路。與此同時,廣東台山核電廠或有嚴重安全隱患的消息震憾全港,從內地輸入核電的香港面對不亞於福島核災的風險,香港必須深思如何淘汰核電。綠色和平早前前往首爾考察能源政策,即使南韓中央政府堅持發展核電,惟首爾市政府在福島事故後,仍積極探索核電以外的可持續能源方案,推行「少一座核電廠」政策。淘汰核電,絕非天方夜譚。

台山核安全陰霾未散,香港自求多福?

專題報導 | 2016-02-04 於 19:27

中國國務院日前發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國家原子能機構代表在發布會上稱,為了確保安全,台山核電廠的機組建設有延誤。可是,擁有台山核電廠的中廣核集團,竟然在同一天公布指工程十分順利,二號機組更處於「安裝高峰期」,對延期絕口不提。為何官方和企業的口吻不同,外界無從知曉。而中國核安全監管的資訊極不透明,若非法國當局揭發,相信香港人仍蒙在鼓裏。

今年,我們能擺脫煤炭嗎?

專題報導 | 2016-01-22 於 11:26

工業革命後,人類廣泛使用煤炭,彷彿不倚賴煤炭,經濟和社會難以運作,對淘汰骯髒煤炭遲豫不決。踏入2016年,全球兩大產煤國 - 中國及美國,已著手大幅減少使用煤炭。擺脫煤炭的願景指日可待嗎?

多謝SHELL,如果它真心守護北極

專題報導 | 2016-01-12 於 12:03

過去三年多,綠色和平逾750萬「北極守護者」反對SHELL在北極鑽油,傷害脆弱的北極生態。去年9月,我們成功令SHELL宣布停止阿拉斯加北極勘探計劃。然而,在奧巴馬政府否決SHELL延長鑽油牌照的申請後,SHELL竟提出上訴,為保留長遠的北極鑽油計劃鋪路,足證石油公司野心未滅,北極熊等無數珍貴動物仍飽受威脅。如果SHELL承諾永遠遠離北極,相信全球北極守護者很樂意一同高呼:「多謝SHELL!」

20 結果當中顯示第 11 - 20 個相關结果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