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消費者對「隱身」基因改造食物喪失信心

專題報導 - 2004-04-19
“食品廠商若隱瞞使用基因改造原料就會遭遇信任危機,要是明示含有基因改造成分則又會喪失競爭優勢。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尊重消費者的意見,不使用基因改造原料才是上策。”

廣州消費者普遍排斥基因改造食品

首個全國性基因改造食物消費者調查結果公布

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的食品如果不「表明身份」,七成被訪者表示會減弱對該品牌的信心。這是最新披露的一項調查顯示的結果。

這個名為「轉基因食品認知調查」的項目,是由綠色和平和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綠色社區研究所委託市場研究方面享有盛譽的華南國際市場研究有限公司進行的。調查者在今年2月,以嚴格的抽樣方法電話訪問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的600位普通消費者。這是國內首次跨城市的基因改造食品消費者調查。

近半消費者表示不會讓小孩吃基因改造食品

調查發現,有三成四的市民傾向於不食用基因改造食品。其中北京市民對基因改造食品最為抗拒,有40%的市民表示一定不會或可能不會食用基因改造食品。上海和廣州的數字分別為34%和30%。

有意思的是,在家中有16歲以下小孩的群體中,有55%的北京市民,以及41%被訪的上海和廣州市民表示,可能或者一定不會讓家中16歲以下的小孩吃到基因改造食品。

「這次調查顯示市民擔心長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會帶來健康風險,更不願意家裡小孩冒這個風險。」綠色和平項目副主任宋然平評論說。「有趣的是,北京市民在各方面都表現出比上海和廣州市民更強烈的風險意識。」

近四成的被訪者關注食品中含基因改造成分的問題。在北京關注的比例甚至佔47%。在廣州和上海這一數字分別是 37%和31%。

隱瞞基因改造成分將面臨信任危機

調查顯示,儘管三地市民對基因改造食品的態度有所差別,但在經歷了沸沸揚揚的雀巢基因改造風波後,消費者強烈要求對基因改造食品的知情權。

含有基因改造但不進行標識,將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市民對隱瞞使用基因改造原料的食品品牌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感。若某個食品品牌使用了基因改造成分卻不標識,71%的消費者會減少對該品牌的信心,包括35%的消費者稱會嚴重減少對該品牌的信心。只有20%的被訪者表示「不會影響對品牌的信心」。

雀巢事件暴露了跨國公司在中國採取雙重標準的問題。發現若某個食品品牌在國外不採用基因改造成分,但卻在國內使用基因改造成分,那麼將有66%的被訪者會減少對該牌子的信心,包括30%的被訪者稱會嚴重減少對該品牌的信心。

無論在北京、上海還是廣州,都有約90%的被訪者認為,有需要設立基因改造食品標籤制度。

非基因改造品牌比較受歡迎

對於日常食用的食品品牌,在得知含基因改造成份的情況下,14%的被訪者表示「繼續購買,但數量會有所減少」,同時也有18%的被訪者表示「馬上停止購買」。

調查發現,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40%的被訪者將選擇購買沒有基因改造成份的食品牌子,只有24%的被訪者會選擇含有基因改造食品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非基因改造食品價格要貴一成,願意選擇非基因改造品牌的被訪者比率不降反升,達到41%。

與此相呼應的是,四成的被訪者表示若某食品品牌不使用基因改造原料,會增加對此品牌的信心。「目前的情況是,食品廠商若隱瞞使用基因改造原料就會遭遇信任危機,要是明示含有基因改造成分則又會喪失競爭優勢。從市場的角度來講,尊重消費者的意見,不使用基因改造原料才是上策。」宋然平如此評論這次的調查結果。

我國生物安全專家、國家環保總局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薛達元博士表示:「現時全世界種植的基因改造作物大約73%都是抗除草劑的基因改造作物,它並沒有提高糧食的產量或增加食品的營養。可以說,主流的基因改造食品在產量和營養方面尚未對消費者帶來好處,相反卻帶來不必要的潛在風險,消費者傾向選擇他們熟悉的非基因改造食品是明智之舉。」

工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