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4 mins

中國冰川融化:看得見的氣候變化

作者: 綠色和平
翻越一座又一座中國西部冰川,眼前景象雄偉、壯麗,唯有同一位置拍攝的舊照片,提醒綠色和平考察團隊與研究夥伴:我們正在見證氣候變化。從實地調查到分析衛星影像,確認了一個冷峻事實:與50年代相比,超過八成中國冰川處於退縮狀態,總面積縮小了接近兩成。

冰川考察之旅第一站,甘肅省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隨即送上無情「見面禮」:因冰川融水決堤沖斷公路,團隊在滿布泥濘的碎石路上爬行兩小時,才到達海拔4,200米的「透明夢柯」(蒙古語意曰大雪山)。在僅靠衛星電話與外界聯繫的山嶺,沒有人比常駐人員更了解冰川變化,他們異口同聲表示:位於高海拔地區的老虎溝冰川,對氣候變化更敏感,年復年後退、變薄、消融。

高原不再冷,雪山不再白

儲存全球77%淡水資源的冰凍圈(Cryosphere),可謂對氣候變化最敏感的系統,尤其以高海拔冰川首當其衝,例如青藏高原在過去半世紀,每10年升溫0.3至0.4°C,暖化速率超出全球同期平均升溫率兩倍,而極端高溫與降雨頻率同樣劇增。

氣候危機如影隨形,雪白冰川也不禁「黑面」……冰川表面吸熱速率的取決因素之一是冰面反射率高低,但隨著人類活動增加,耗用生物質和化石燃料形成的黑碳懸浮粒子沉降冰川表面組成粉塵,除了助長微生物繁衍,大大加深冰面顏色,亦進一步降低反射率,加速冰雪消融。

18億人的水資源危機

第二站目的地天山1號冰川的背後,流傳着一段「分手」輓歌──昔日旅人看到的冰川底部,像一雙手臂相牽彼此,可惜它們自1993年分開了。據觀測站站長指出,若按照目前消融速度推算,這個烏魯木齊河上游最大冰川再過50年就會消失,融水量更會早於2030年達到頂峰值(Peak Water)後迅速減少。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1960至2006年間,中國每年平均冰川融水徑流量由518億立方米飆升至近800億立方米(約285個萬宜水庫容量),不少乾旱地區喜見天降甘霖,迅速發展農業經濟。不過,頃刻綠洲隨時是「海市蜃樓」──當高溫加速春季融雪,令洪峰提前到來,打亂農耕灌溉循環;更重要是長遠來看,一旦全球升溫達到2°C,大多數中國冰川融水將會在2040至2070年達到頂峰值,隨後將迅速驟降,危及多達18億人的水資源供應。

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左起)、新疆天山1號冰川及青海阿尼瑪卿哈龍冰川對比圖

瞬間看冰川:80%消逝中

從上面三張圖,您看到這些年來的冰川融化嗎?早於2005年,綠色和平已關注「亞洲水塔」青藏高原冰川的消融問題;今年夏天,科研團隊聯同甘肅省科學院成員、中國科學院研究員沈永平重遊多個冰川,並發表《冰凍圈告急:2018氣候變化影響下中國冰川研究》報告,揭露中國冰川自90年代以來呈現全面、加速退縮的趨勢。如今與50年代相比,中國冰川有82.2%處於退縮狀態,總面積縮小了18%,其中佔總數超過80%、面積小於一平方公里的小冰川,更面臨消失風險。

祁連山老虎溝12號冰川:2006至18年間,冰川面積由20.42減至20.2平方公里,其間冰舌末端長度退縮速率為每年13.1米,比1986至2005年時段增加87%
天山1號冰川:自1959年以來一直處於退縮狀態,末端更於1993年分離成東、西兩邊;2001至18年間,冰川面積由1.71減至1.51平方公里
阿尼瑪卿雪山哈龍冰川:黃河流域最大、最長的冰川,30年間就縮短了1,200米;1987至2018年間,冰川面積由21.39減至19.73平方公里

冰川災害頻仍,應對為時未晚

常說氣候變化禍延後代,其實當下已有不少民眾身受其害。過去4個月內,冰川消融已經觸發中國西部兩次重大災害──8月,新疆喀喇昆崙山葉爾羌河上游一個冰川堰塞湖潰堤,3,500萬立方米(相等於14,000個標準泳池容量)洪水傾瀉而下,流量超出警戒線;10月,西藏雅魯藏布江上游被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堰塞湖,容量一度高達6億立方米(相等於24萬個標準泳池容量),造成6,600人受災。

關注冰川消融現象30多年的研究員沈永平坦言:「全球升溫已經使冰川穩定結構失衡。隨着冰川消融急劇增加,冰川災害的破壞只會越來越大。」

若全球升溫趨勢持續,亞洲高原地區(High Mountain Asia)的冰川在本世紀內只會剩下三分一,但只要您我攜手努力限制升溫於1.5°C內,三分二冰川將可免於消逝。綠色和平一方面呼籲中國政府提升冰川災害應對能力,例如在高危地區設立預警系統、實施可持續水資源管理政策、加強科研監控,一方面肩負更多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包括提升2030年的「國家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減排目標,以及按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特別報告建議,落實各種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

延伸閱讀:

相關標籤:

科學研究可再生能源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