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3 mins

【社區救氣候】綠色和平落區手記:鯉魚門的社區自救

作者: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

為香港的氣候危機做好準備,綠色和平的氣候團隊已經展開一系列落區工作,旨在協助社區應付極端天氣,積極遊說區議員跟進氣候議題。我是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Kate,5月底到過鯉魚門考察,在此與你分享鯉魚門的社區自救點滴。

鯉魚門海堤上的防風資訊海報。© Greenpeace
鯉魚門海堤上的防風資訊海報。© Greenpeace

鯉魚門屬於低窪地區,在當地住了多年的村民總會說,每年冬季的大潮,是鯉魚門潮水最高的時間,碼頭那邊總會水浸;而且每年颱風來到,風暴潮扯高的海水也常常令鯉魚門水浸。所以住了那麼多年,村民也習慣了。

「但誰料到水浸得那麼高?」

水尺,提示村民歷年風暴潮的高度。© Greenpeace

鯉魚門一帶是寮屋區,而當中有10多間近岸的寮屋,基本是建架在海面上。

2017年「天鴿」襲港,還未有這條石築海堤。當時有至少4戶人家對出的地台被「天鴿」帶來的巨浪捲走。有一位村民回憶當年災情:馬環村的風浪特別大,海水不是從迎海那邊湧上來,而是從地板捲上來。

於「天鴿」後修建的石築海堤。© Greenpeace
於「天鴿」後修建的石築海堤。© Greenpeace

雖然政府修建了石築海堤,但是那10多間架出海邊的寮屋似遭遺忘了,海堤只在它們兩邊延伸,未有包覆它們,給予保護。居民唯有自救,自己籌錢加固住所結構及地台,只能盼望「頂得住」下一個超強颱風。然而,2018年的「山竹」還是捲走了其中一戶的地台,居民避災回家,看見家中穿了一個大洞,欲哭無淚。

居民表示,政府解釋無法架設石築海堤,原因是會影響航道。

即使有近岸修建的石築海堤,一些寮屋也未能受惠。© Greenpeace
即使有近岸修建的石築海堤,一些寮屋也未能受惠。© Greenpeace

考察當日,我走過鯉魚門海傍道東,當中幾間寮屋人去屋空,已遭政府圍封起來,但另外幾間屋仍有人住。也許大家抱著僥倖的心理,希望下一個「天鴿」或「山竹」不會那麼快重來,或不會帶來太大的災禍。

氣候危機下,我們可以預計未來的極端天氣會變得更加頻繁,像「山竹」這類超強颱風可能變成十年一遇,再加上海平面上升,香港有些沿海低窪地區可能會更頻繁地受災。若科技與建設不能完全抵禦天災,政府或需考慮是否需要在城市規劃中把沿海低窪地區劃為不適宜居住。

期待政府更妥善規劃的同時,如鯉魚門這些恆常受災的地區,亦開始積極進行社區自救,例如鯉魚門的社區中心自山竹之後,便成立義工訓練班,就該區獨特的情況,訓練社區有心人士協助該區預備風暴潮,以及災後的清理。我與團隊及鯉魚門的社區人士會密切溝通,請留意日後的手記,會為你帶來更多社區自救力量的分享。

鯉魚門村民於「天鴿」後修建的擋浪牆上畫的壁畫。© Greenpeace
鯉魚門村民於「天鴿」後修建的擋浪牆上畫的壁畫。© Greenpeace

【社區救氣候】綠色和平落區手記簡介

綠色和平於5月底發佈氣候變化加上風暴潮對香港的影響,指出在碳排放趨勢不變下,氣候危機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類似山竹引起的風暴潮可能將會成十年一遇,估計全港海水入侵範圍達28平方公里,近十萬人影響。所以,氣候危機不僅是全球的議題,同時也是本土議題。

我是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連佩怡Kate,我與氣候團隊已經展開一系列的社區考察工作,同時參考國際文獻,為社區撰寫防災資訊,以應付極端天氣;更積極遊說區議員跟進氣候議題,旨為社區帶來改變,應對氣候危機。

閱讀更多:【社區救氣候】綠色和平落區手記系列

延伸閱讀: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