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講氣候變化】佘國豪建構珊瑚魚資料庫,香港海洋一起守護
自己海洋自己愛,佘國豪(Stan Shea)從2014年開始建構香港的珊瑚魚基綫資料庫,因為相信,守護香港的海洋,首先要認識香港的海洋物種。幾年過來,由公民科學家參與潛水普查,與本地及地區科學界合作,持續監測海洋情況,至發現氣候變化影響的跡象,都充分體現守護環境和氣候的科學精神。
綠色和平早前在台灣發現大規模的珊瑚白化現象[1],揭示氣候危機對海洋生態的莫大關聯與影響;檢視本地海洋情況,猶幸香港今年未有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但本港一個經營數年的珊瑚魚普查計劃,在分析去年的數據時,卻發現可能是氣候危機的影響,就請計劃負責人佘國豪(Stan Shea)帶領我們潛入香港水中,認識香港的海洋科學及保育乃至氣候影響。
文章目錄
香港終於有海洋生態基綫資料庫
佘國豪是國際海洋保育組織(BLOOM Association)香港分會的海洋保育項目總幹事,2014年發起「114˚E珊瑚魚普查計劃」[2](下簡稱114˚E),自此每年都會進行公民科學水底調查,結合專家團隊的力量,建立一個海洋生態的基綫資料庫。計劃的目的,是建立香港水域珊瑚魚的基綫資料,以填補香港海洋生態研究一直以來的缺口。
曾有人說,人類對太空的認識比對海洋多很多,Stan認同這論調;他還指出,有關香港魚類的參考書籍,基本只有兩本,然後就是坊間的釣魚書;而香港要到2000年才有人到水底去「數魚」,做基本但重要的科學調查,探究、檢索本地魚類物種。他解釋,香港的學術機構特色,是專注特定的品種,譬如中文大學做了不少出色和深入的珊瑚研究,但他們的研究,不一定長期和恆常地做,從而累積整體的數據資料。
試想,當人有病去看醫生,如果醫院已經有其病歷,診症就有更多的依據。「我們所做的,就是每年同一班人,去相同地方,不斷去搜集及更新資料庫和持續監測情況。」Stan提起「守護龍尾」[3]給他的領悟,與其當有發展計劃提出時,才在受影響的地方發掘、研究某地的生態價值,何不提早作出比較整體和全面的研究。透過長期、固定的科學及學術工作,建立數據庫,監測和不斷更新,為本地海洋保育和發展提供實質參考。「如果我們連自己地方有什麽物種也不清楚,談何保育,說什麽保護生態?」
香港人自己海洋自己愛
Stan踏上海洋研究的歷程,,其實也可反映香港環境科學學術的發展。他小時候觀看很多自然紀錄片,所以對動物產生濃厚興趣,進大學時就希望選讀相關科目。最初父母也質疑「讀動物」的出路,但最終他成功負笈英國,修讀環境科學。他說當年香港沒有什麽選擇,到大學第三年,暑假回來香港,到了香港大學的海洋研究中心做義工,讓他發現香港也可修讀海洋生態的課程,繼後他申請以海洋研究在香港大學的生態及生物學碩士畢業。
碩士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Stan身邊盡是科學猛人,激起他鑽研追趕科學,越投入也越發現,這個行業很需要更多人投身;再者,他的3位老師都是外籍的海洋專家,每次講到香港的物種,他們都充滿熱誠,非常投入,亦令他深思,為何香港本地人不理解自己的物種,反而外籍人士如此落力去保護牠們,更加讓他下定決心,覺得要留下做相關的事情。
公民科學的意義
Stan投身海洋研究和保育工作,到今年已10年。香港的情況也有改進。他帶領的114˚E是個公民科學計劃,義工潛水團隊成員都是本地人,有教師、醫護、有漁民、專業水底攝影師等不同背景。學生時代,Stan一個星期潛水4天,開展此項目,其中原因不單讓自己可重投海洋,也可讓本地潛水愛好者更多機會潛水,他更希望更多人加深對海洋生態的認識:「潛水在香港普遍兩條出路,一影相二打魚(吃)。我們希望給予潛水社群多一個選擇,去學習、去了解海洋的情況。」
潛水員義工每年由5、6月到10月底,都在香港東部水域(「114˚E」即東經114度,香港水域東面的經度坐標)做多次水底調查,每次都要填寫表單,記錄魚類的品種和數量,也要提交照片,讓團隊的專家辨證,為資料庫的建造作品質檢定。
「公民科學要考慮的地方,參與的人不是科學家,你要給予相關訓練,令他們有基本認識。另一要點,就是要做品質檢查,他們交的數據,有機會填錯資料或認錯品種,一定要做好品質檢查,寧缺毋濫,寧願少一個data,而不要錯誤地多了一個品種。也要記住,這些公民,在自己界別、生活層面,與人分享水底影到的照片,向他們介紹香港的海洋物種等,是知識的傳播,也是透過公民科學去感染更多人。」當更多人認識多了,保育的根基就越深且穩,能量也越大。
氣候變化影響跡象初現香港海洋?
海洋生物因特定的生活習性,生長在特定的海洋環境中,簡單分類,有熱帶的魚、溫帶的、兩極的,但全球的科學家研究日漸發現,隨著海水升溫,特定的生物界線正被打破。Stan讀過有魚類物種向兩極遷移的文獻,啟發他檢視建造了5年的資料庫。在他整理去年2019年的數據時,比對過去幾年的資料再作分析,竟然也有跡可循。位處亞熱帶的香港,近年水域的熱帶魚類數目逐年有所增加,似是氣候變化影響的跡象。但他強調以數年數據作出的分析,未可為氣候變化影響作蓋棺定論。
實事求是,卻不失熱忱,Stan說作為非政府組織,資源有限,他的計劃可以貢獻的地方,就是繼續普查,收集數據繼續監測。他又會將這些具參考價值的數據借給香港大學,為香港氣候變化科研提供養分,據知大學有香港水域水溫和鹽度的數據,假以時日,配合更多相關數據和香港學府的資源,期待本地氣候變化科學研究的成果。
Stan補充說,海洋那麽大,珊瑚魚以外,還有很多物種很有趣、值得研究,他舉例說無脊椎生物(海參就屬此類物種),也許我們可同時期待下一個香港海洋物種的資料庫。
守護海洋與氣候,一起同行,堅持!
有說「放長綫釣大魚」,用在海洋保育工作上,似乎用詞不恰當,但守護自然和氣候,真的需要深耕細作,要放心機還有時間,堅持下去。正如Stan佘國豪經營的珊瑚魚普查計劃,我們看到資料庫的建造,不只是科學家的專職,香港人、全體公民都有可參與可貢獻的地方。
根據政府的數據[4],本港水域蘊含逾1000種海魚,兩種常棲海洋哺乳動物、84種石珊瑚、67種軟珊瑚和柳珊瑚。114˚E的網站[2]也指出,香港水域的魚類多樣性,比加勒比海為高。期望此文對你有所啟發,多認識我們的海洋,對香港的生物多樣性更多的了解!不要忘記,海洋與氣候是命運共同體,認識海洋守護海洋,也就是拯救氣候不可或缺的元素。邀請你一起同行、守護你我的海洋、氣候與地球!
瀏覽更多【和你講氣候變化文章系列】
氣候變化影響無遠弗屆,世界命運共同體,沒有人可或能夠置身事外。我們邀請本地不同界別朋友【和你講氣候變化】,分享他們如何面對氣候告急,以行動應對。
備註:
[1] 《「大堡礁」東亞版:台灣面臨20年來最大珊瑚白化危機!》
[2] 114˚E Hong Kong Reef Fish Survey
[3] 有關這場2000年代中開始,香港民間發動的保護生態運動,《黃志俊:弱勢海洋要大家發聲》可閲讀更多。
[4] 《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