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人Rex Weyler系列】石油公司早知情
綠色和平國際辦公室的創辦人之一Rex Weyler,定期在國際綠色和平網頁發表環境議論深度文章,此文是他2019年的撰文,追溯溫室效應的科學歷史,揭示石油業界和化石能源生產者早就知曉化石能源與二氧化碳排放的關係,還有對環境的損害,痛斥其非。
關於作者:
Rex Weyler是綠色和平基金會的元祖總監,機構第一期會員通訊的編輯,並且是1979年成立的綠色和平國際辦公室的創辦人之一。Rex是作家也是生態學家,發表的文章,旁徵博引,讓人省視行動主義、環保主義的根源,以及綠色和平組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科學的精妙之處是什麽?科學家鬆容地研究,有條不紊地揭示物質、能量和生物關係的模式。過去2,000多年,大約從公元前430年,希臘博物學家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1]提出不可分割的「原子論」,到1911年Ernest Rutherford[2]向金箔發射質子,人類學懂了:物質世界是通過微小的原子結構組成,這些由原子結構結合而成的分子,能夠吸收和釋放熱量。
文章目錄
溫室效應── 回溯歷史
在1822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立葉(Joseph Fourier)[3]發表了《熱學的解析理論》(Analytical Theory of Heat),其中他以溫室為例,說明地球大氣中的分子如何吸收從地球和雲層反射的輻射,令地球保持溫暖。此外,他提及人類社會可以影響溫度。
就在那時,大氣科學與女權主義在歷史上相交。1856年,美國科學家Eunice Foote[4]在《美國科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5]發表了《影響太陽光熱度的因素》(Affecting the Heat of the Sun's Ray)的文章。
然而,在紐約奧爾巴尼的美國科學家會議上,她不獲允許親自讀出她的論文,最終要由一位男同事代她讀出。在1848年,Foote簽署了《塞內卡福爾斯宣言》(Seneca Falls Declaration)[6],並與 Elizabeth Cady Stanton[7]率先提倡女權運動。
Foote在the Troy Female Seminary研究了大氣層對地球溫度的影響,發現吸收熱量的氣體以及其吸收的速度。她發現二氧化碳(CO2)是影響最嚴重的的加熱劑,並寫道:「如果(地球)歷史上某個時期,空氣混雜的比例比現在更嚴重的話,溫度必然上升。」1856年,《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8]發表了Foote此項研究的重大意義,但至今她對大氣科學的貢獻仍然被忽略。
繼Foote的研究後,愛爾蘭科學家John Tyndall[9]解釋了分子是如何吸收和釋放輻射熱量,並計算了甲烷(methane)和二氧化碳如何阻止輻射,以及這兩種溫室氣體如何令大氣層升溫。1870年代,奧地利物理學家波茲曼(Ludwig Boltzmann)[10]率先提出熱力學科學(thermodynamics),這項技術能追蹤自然和機械系統的能量轉化過程。他與數學家Henriette von Aigentler 緊密合作,雖然奧地利大學不錄取女性,但為了讓Von Aigentler能夠旁聽課堂,波茲曼向The University of Graz提出上訴。最終,他們一起改變了能源科學。
科學家有條不紊地概述地球的大氣層是如何調節溫度,並且意識到使用蒸汽機和家用暖爐所燃燒的煤會將碳排放到大氣層中,然後自然地轉化為二氧化碳。1896年,瑞典化學家阿瑞尼斯(Svante Arrhenius)[11]計算出,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1倍,可導致地球的溫度上升攝氏5至6度。以地球的現況來看,他的推算算相當準確。阿瑞尼斯引用[12]了傅立葉的溫室比喻,使用瑞典語單詞「drivbänk」、「hothouse」。
瑞典氣象學家Nils Ekholm[13]是阿瑞尼斯的同事,他在 1901年發表了關於地球氣候歷史的論文[14],當中使用了「溫室(greenhouse)」一詞。1908年,美國天文學家Frank Very寫了有關《溫室理論》的論文[15]。1909年,英國科學家J.H. Poynting在一篇行星表面溫度的論文中使用了「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一詞[16]。儘管大氣層中吸收和儲存熱量的方法略有不同,但「溫室效應」 一詞已成為了貼切隱喻。到了20世紀初,人類的科學界已經清楚明白到,增加大氣中的碳含量會導致地球升溫。
石油公司早知情
中國在2,600年前已經開始提取石油,並使用竹管運輸。1859年,美國出現了第一座現代油井。世界上的軍事機構通常是反應最快的。1912年,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首相邱吉爾宣稱:「我們必須找到石油……在和平時期定期以便宜價格購買石油,以確保石油在戰爭時期供應穩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敗主要取決於能否得到石油。戰爭期間,美國建造了世上最長的管道——從德薩斯州到大西洋,生產了約63億桶石油。相比之下,德國石油產量為2億桶,大約是美國產量的3%。 1941年,德國進入北非和俄羅斯,以獲取利比亞和里海油田。德國戰爭生產部長Albert Speer承認[17],石油是他們侵佔這些地區的「主要動機」,但實際上德軍耗盡了汽油,並遺棄了在埃及沙堆裡和俄羅斯泥土裡的坦克。
戰爭結束後,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都趕赴中東油田。那時,石油工程師已經明白,如果碳排放不斷增加,會使地球的大氣層升溫。在1950年,美國石油學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為總統Lyndon Johnson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展開了一項研究計劃[18],鑽研碳排放對全球供熱的影響。
與此同時,俄羅斯氣候學家Mikhail Budyko出版[19]了《地球表面的熱平衡》(The Heat Balance of the Earth's Surface)一書,警告人類長期依賴化石燃料會導致冰川融化,改變地球的反射特性(反照率),而反射特性是會加速暖化的反饋系統。1960年,美國科學家Charles David Keeling證實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明顯上升。
1965年,美國石油協會發佈了最終報告[20]。協會總裁Frank Ikard寫道:「雖然在這個被污染的大災難裏,我們仍有時間拯救各國人民,但時間已經不多了。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這種速率,到了2000年,熱量平衡會發生顯著變化並引起氣候變化,任何地方和國家都會無計可施。」
報告列出了各種生態危機,包括「暖化、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暖化,以及淡水酸度增加」。工業科學家清楚明白「化石燃料是目前釋放二氧化碳到海洋、大氣和生物圈系統的唯一源頭」,而且「在短短的幾個世紀之內,我們釋出大量的碳在空氣中,需要花上五億年,植物才能慢慢吸收大部分的碳。」科學家也預測到溫度會上升「攝氏0.6 至 4度」。
早在 1982年,在石油公司開始否認碳排放的影響之前,埃克森美孚(Exxon)發佈了一份描述溫室效應的內部工程報告,並準確預測到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積累,更會因此而造成溫度變化。如今的狀況正如當年預測,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百萬分之四百五十,溫度上升超過攝氏1度。
然而,到了1990 年代,在美國國會開始就此議題舉行聽證會後,環保組織開始採取行動減緩碳排放,埃克森美孚和其他石油公司隱瞞了其公司的工程報告,藉資助[21]「全球氣候聯盟」(Global Climate Coalition),質疑全球暖化的問題。「全球氣候聯盟」運用[22]傳統廣告、偽造的環境團體以及右翼的「智庫」,製造錯誤的印象,使人們質疑物理學和大氣科學的可信性。
會議時代
在1969年,北約(NATO)成立了研究小組以應對兩個重大的生態挑戰:酸雨及全球暖化。
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辦的第一次聯合國環境會議上討論了這兩個議題。同年,著名的大氣科學家John Sawyer在《自然》[23]雜誌上發表了《人為的二氧化碳和溫室效應》文章,而Club of Rome發表了《增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研究報告,均警告人類,其造成的碳排放會使溫度上升。
在1979年,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召開[24]了第一次國際氣候會議,據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報告估計,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工業化前的水平增加1倍,地球的溫度會升高攝氏2至3.5度。
1985年,聯合國[25]召開了第二次世界會議。3年後,即1988年,世界科學家在多倫多召開會議,警告[26]人類,全球升溫對「國際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James Hansen在美國國會上說[27]:「我們可以非常肯定溫室效應和明顯的暖化問題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同年,聯合國成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並召開了第四次世界會議,旨在減少全球碳排放。
今年(編按:本文寫於2019年)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會議 (COP25),是40年來的第33屆國際氣候會議。40年來,人類每年的碳排放量增加超過一倍[28],從1979年的約50億噸增至今年的110億噸。與此同時,由於部分碳匯(海洋、森林)正面臨填滿和萎縮的問題[29],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年度增長率增加了接近兩倍。從1979年的每年百萬分之一,增至現時每年的百萬分之三。
經過200年來科學發展蓬勃和40年來討論科學的全球會議,在減少甚至穩定人類碳排放量方面我們仍然看不到任何進展。歷史告訴我們,在應對全球暖化問題時,我們面對的挑戰不是科學,而是工業的謊言、政府的失敗、主流媒體的懦弱,以及不受約束,渴望更舒適、高消費、速度快和短期的便利。
*原文《The oil companies knew all along》by Rex Weyler, 13 Sep 2019COP
備註: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critus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nest_Rutherford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Fourier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nice_Newton_Foote
[6]https://sourcebooks.fordham.edu/mod/senecafalls.asp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izabeth_Cady_Stanton
[8]https://babel.hathitrust.org/cgi/pt?id=coo.31924080787660;view=1up;seq=9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Tyndall
[10]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dwig_Boltzmann
[11]https://en.wikipedia.org/wiki/Svante_Arrhenius
[12]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4786449608620846
[13]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ls_Gustaf_Ekholm
[14]https://rmet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qj.49702711702
[15]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4786440908636529?src=recsys
[16]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4786440709463737
[17]https://www.lancaster-ds690.com/the-31-years-war
[18]http://www.climatefiles.com/climate-change-evidence/presidents-report-atmospher-carbon-dioxide/
[19]https://www.cia.gov/readingroom/
[21]https://grist.org/article/carbon-dioxide-levels-just-hit-415-ppm-who-saw-this-coming-exxon-mobil/
[2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48992c
[24]https://public.wmo.int/en/bulletin/history-climate-activities
[25]https://legal.un.org/avl/ha/ccc/ccc.html
[26]https://legal.un.org/avl/ha/ccc/ccc.html
[28]https://www.wri.org/insights/history-carbon-dioxide-emissions
[29]https://www.planete-energies.com/en/medias/feature-reports/forests-and-oceans-natural-carbon-sinks
*閱讀更多:【創辦人Rex Weyler系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