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着電動車:豐田、現代減碳競賽白熱化
全球車廠競爭激烈,除了鬥性能鬥時髦,消費者亦愈來愈關注企業的環境、社會與管治(ESG)表現。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去年底評核全球10大汽車製造商的減碳排放表現,報告引起廣泛迴響;其中評分差劣的日本豐田(Toyota)及韓國現代(Hyundai)汽車,先後公佈更進取的電動車銷售策略與研發部門改革,向「零碳排」環保願景急起直追。
文章目錄
豐田:態度急轉彎 2030年推350萬架電動車
豐田在綠色和平去年評核中以「F- -」敬陪末席,原因之一是2020年電動車或混能車佔總銷量比例屬10大車廠中最低,而社長豐田章男(Akio Toyoda)過往亦曾公開質疑電動車被「過份炒作」。不過,他在去年12月記者會「親身上陣」,以#BEVsforeveryone為題宣佈大幅提升電動車投資規模,並訂立2030年售出350萬架電池電動車(BEV)的目標,而旗下豪華車品牌Lexus亦將分階段於2030年(美國、歐盟、中國市場)及2035年(全球)淘汰燃油車。
記者會當日,綠色和平東京辦公室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Daniel Read獲邀成為座上客,問答環節亦有記者引用綠色和平報告提問淘汰燃油車時間表,印證我們的倡議得到各界重視。
Daniel形容,這是豐田邁向低碳交通的一大轉捩點,惟「350萬電動車」銷售目標僅佔總銷量40%,亦未有涵蓋Lexus以外的旗下品牌,相比福特、通用汽車、本田及賓士等汽車品牌,尚有提升空間。
現代:改革研發部門 迎接電動化未來
至於現代汽車去年9月於德國慕尼黑車展期間,宣佈將「碳中和」承諾提早5年至2045年實現,並同時將淘汰傳統內燃引擎燃油車(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Vehicles)日期修訂為2035年(歐洲)及2040年(中國、韓國及美國),但時間表仍遠遠落後《巴黎協議》控制升溫1.5°C目標所需的期限,因此在綠色和平評核仍僅得「F+」。
不過,現代汽車去年12月大幅改革研發部門,將技術創新重心由內燃引擎轉移至電池等電動化元素,部門主管亦表明「要將往昔輝煌延續至創新未來」,可望成為該企業過渡至「零排放」汽車的重要一步。綠色和平同時關注,現代汽車會否走上混能車或氫能車等「冤枉路」,未能真正達致減碳目標。
減碳路路暢通!綠色和平4點訴求
儘管東亞地區汽車工業的減碳方向漸上正軌,仍須加速前行。綠色和平東亞分部2022年1月發表最新報告[1],指出中國汽車製造業料於2027年達到「碳頂峰」雖符合預期,其後下降幅度卻未如理想(例如2035年預測碳排放僅低於峰值11%,而非「2060年碳中和」所需的20%),促請各大車廠主動承擔相應減排責任,加快零排放轉型。
必須重申的是,電動車並非萬全方案:電力來源由化石燃料加快過渡至可再生能源,引入行人及單車友善的道路規劃,同樣重要。綠色和平東亞分部氣候及能源項目團隊將繼續提出可行方案,向各大車廠倡議4點訴求:
- 盡快於2030年停止生產燃油車
- 減碳範圍涵蓋供應鏈
- 提升重用、回收資源系統
- 改革營商模式,方便維修及更新
面對氣候危機步步進迫,綠色和平堅持不接受政府、企業捐款的原則,維持100%公正獨立為環境發聲,促請各界領袖立即採取行動拯救氣候,守護您我與自然萬物共享的唯一家園。
[1] 《轉型與挑戰:零排放汽車轉型如何助力中國汽車領域碳達峰和碳減排》報告(PDF);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