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得獎紀錄片 細說因氣候變化不復再來的「御神渡」奇景
應對氣候危機,一直是仰賴全球攜手合作的艱鉅任務,原來連神明也難以「跨越」?日本諏訪湖的「御神渡」(御神渡り)不思議現象,因冬天湖面不再完全結冰而久未出現,影響遠遠不只少了一個觀光勝地,還對當地流傳已久的祭祀傳統造成衝擊。
綠色和平東京辦公室 2023 年出品的 11 分鐘紀錄片《御渡》(MIWATARI),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氣候與生活變化」(Changing Climate, Changing Lives, CCCL)電影節中榮獲評審團大獎,所得獎金將全數撥作支援更多年輕藝術工作者,以氣候變化為題材宣揚環保訊息!
文章目錄
諏訪湖「冰山」拔地而起 神明渡湖留足跡
在日本長野縣諏訪市(Suwa),因應其寒冷的內陸性氣候,往常在冬季只要零下 10 度的日子持續三天,長約 16 公里的諏訪湖(Lake Suwa)便會全面結冰,厚實程度在 20 世紀初甚至足以承載小型飛機升降;時至 70 年代,人們仍可以在湖面享受滑冰樂趣。
綜合各種獨特地理、環境與氣候因素,「御神渡」現象應運而生──當寒流來襲形成日夜巨大溫差,湖面在夜間氣溫驟降時出現龜裂,再於日間膨脹造成冰脈「拔地而起」,足以媲美一個成年人的高度,並沿湖面伸延直奔對岸;連同震耳欲聾的聲響,相傳這是神祗橫渡湖面所留下的足印。「御神渡」現象每年吸引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近年頻率卻大大減少,對上一次發生已是 2018 年的事。
21 世紀頻率驟減 連續六年缺席
《御渡》紀錄片訪問了當地八劔神社(Yatsurugi Shrine)掌管神事儀式的「宮司」宮坂先生,敬業樂業的他除了年復一年持續觀測「御神渡」有否發生,並醉心考究神社保存下來的古籍記錄,把長達 580 年的史書記載製成統計圖,得出「御神渡」與「明けの海」(意曰「黎明之海」,即神明沒有渡過湖面的年份)之明顯趨勢:
- 1451 至 1950 年:「明けの海」500 年間的頻率僅為約 10 年一次;
- 1951 至 2000 年:「明けの海」50 年間已發生 22 次;
- 2001 至 2023 年:「明けの海」23 年間更已出現 16 次
2024 年,宮坂先生依然謹守崗位,自 1 月 6 日起展開接近一個月觀測,但最冷的「大寒」已過,期間諏訪湖卻從未結冰厚於一厘米,意味「御神渡」今年再次缺席。「也許每個地方都有各自一套觀測、感應氣候的方法以至風土文化,我想這就是『御神渡』之於諏訪的意義。」
榮獲「氣候與生活變化」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御渡》紀錄片於綠色和平東京辦公室 2023 年 11 月舉辦的氣候與藝術展覽“HELP: A Eulogy 30 Years In The Making”[1]首映,繼而獲挑選為第四屆「氣候與生活變化」電影節入圍影片,最終更榮膺評審團大獎。宮坂先生表示,很高興《御渡》紀錄片得到殊榮,並特別感謝電影節評審努力提升公眾對氣候變化意識的貢獻,「未來我會繼續觀察、記錄,並對『御神渡』現象心存敬畏。我們也剛在 2 月 17 日舉行了祭典,祈求風調雨順。」
綠色和平東京辦公室項目經理高田久代(Hisayo Takada)則對「御神渡」不但連續六年缺席,諏訪湖更是未完全結冰便已融化的感受尤深,特別引用宮坂先生在片中的一番話:「『「明けの海』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更謙虛活着,與自然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