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氣候
10 mins

《香港新氣候披露規定的漏洞及挑戰報告》

作者: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發佈《香港新氣候披露規定的問題及風險報告》,發現五成半上市公司未有完整披露最大排放源(即範圍三)的所有數據,其中地產和金融服務業尤甚。然而,港交所新規例有三大不足,包括非強制要求公司披露範圍三所有數據、欠獨立認證及罰則的阻嚇性低,或難以杜絕企業「掩綠」(greenhushing)行為,即「瞞報」或「報細數」等。

香港交易所(HKEX)最新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框架下的氣候相關信息披露規定(新規定)於 2025 年 1 月 1 日生效。新規定將分階段要求企業披露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一至三的數據以增強透明度。然而,本報告分析後發現新規定存在不足,或落後國際最新的披露要求,包括未有規定企業全面披露範圍三的 15 類數據及未有強制要求第三方認證,日後讓企業或可短報或選擇性披露其氣候影響,導致「掩綠」(greenhushing)。

本報告分析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中的 113 間公司,截至 2024 年 10 月所披露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從有披露範圍三的 63 間樣本公司中,本報告發現逾五成半公司未有完整披露範圍三數據;按行業分類分析後,還發現許多公司並未根據其業務特性披露重要的排放類別數據。例如只有 36% 房地產上市公司(5 間)披露其主要排放類別「資本貨品」數據;僅 25% 金融服務公司(3 間)披露其主要排放類別「投資」數據。

可見,上市公司現時的氣候數據並不完整,恐令人誤以為該公司氣候影響低,引起誤導之嫌,長遠更有礙香港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然而,面對現時上市公司不完整的氣候數據披露,現行規例及 2025 年生效的新規例下的披露要求恐力度不足。為應對以上問題並提高香港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可信性,本報告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採取以下措施:

  • 規定企業需更全面透露範圍三全部 15 類的排放數據
  • 要求所有披露數據完成第三方認證
  • 加強監察及執法以阻嚇「掩綠」行為,並確保企業遵從相關披露規定

透過以上建議改善現行及新規定的不足,遏止潛在「掩綠」行為,確保企業的氣候影響數據更準確及更全面,鞏固本港企業可持續政策的可信度,進一步邁向碳中和,更有效地落實國際氣候目標。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