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是什麼?為何在亞馬遜舉行?綠色和平帶你了解5大關鍵
COP 看似一場聯合國政治演講 show,但卻是我們共同應對氣候危機的關鍵工具!隨着COP 30 即將在亞馬遜雨林邊緣的巴西貝倫舉行,以下是你必須知道的五件事。

文章目錄
1. COP是什麼?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懶人包
COP 是「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的縮寫,是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舉行的年度氣候峰會。
目前有 198 個國家及地區參與 UNFCCC,使其成為聯合國系統中最大的多邊機構之一。各國在 COP 會議上談判如何限制全球升溫、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並支援受氣候衝擊的社區。
COP 會場匯聚世界領袖、談判代表、科學家、原住民領袖、青年活動家、記者和企業說客。談判過程複雜,但這是唯一能讓小國與大國同桌協商的全球論壇。
簡單比喻:COP 就像全球國家的大型分組討論。不是每個人都做功課,但仍需大家參與才能「合格」。
2. 為何我們需要COP?全球暖化問題不能單打獨鬥
氣候危機無分國界:一個地區的乾旱可能推高全球糧食的價格;喜馬拉雅山的冰川融化,威脅着數千公里下游的社區;在東南亞被極端天氣奪走性命的人,他們並非造成氣候危機的罪魁禍首,卻首當其衝地承受惡果。
這就是 COP 存在的原因。COP 是各國合作解決問題的場所,面對全球性氣候問題,需要全球性解決方案;否則各自為政,效率低且危險。

3. COP峰會有用嗎?盤點歷屆氣候大會重要成果
如何證明COP不是一場政治演說 show?根據往績,COP確實能夠為地球帶來改變!
- COP21(2015年,巴黎):《巴黎協定》
 各國政府同意將全球暖化控制在「遠低於 2°C」,並力爭實現 1.5°C 的目標。這個協定雖不完美,卻是一個轉捩點。
- COP27(2022年,沙姆沙伊赫):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
 經過數十年的倡議與爭取,此基金終獲設立,用以幫助受氣候災難打擊最嚴重的脆弱國家。
- COP28(2023年,杜拜):歷史性協議
 COP決議首次點名化石燃料是氣候危機的根源。綠色和平稱其為歷史性的會議,但同時警告:「各國領袖現在必須承諾全面、快速、公平且有資金支持的化石燃料淘汰計劃。」
- COP29(2024年,巴庫):氣候融資成焦點
 各國政府承諾了新的援助金額,但綠色和平批評,鑑於氣候衝擊的規模,成果遠遠不足,拖延意味着更多的氣候災難。
這些勝利不是偶然,它是源於「人民的力量」——原住民的領導、氣候脆弱國家的反擊、倡議者拒絕放棄,以及數百萬支持者要求採取行動。

4. COP30 為何是關鍵?亞馬遜雨林前的終極考驗
COP30 選在亞馬遜雨林前線舉行,意義重大,原因如下:
- 地點極具象徵意義: 大會將在巴西貝倫舉行,這裡是通往亞馬遜雨林的入口。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儲存大量碳。但 2025 年數據顯示,91% 巴西亞馬遜森林的損害與人為的非法活動(如大規模開闢牧場或非法採礦)相關。科學家警告,若持續破壞,亞馬遜將從碳匯轉為碳源。
- 時間上的里程碑: COP30 是《巴黎協定》簽署 10 週年,也是全球升溫突破 1.5°C 的時刻。綠色和平呼籲各國:
- 推動「全球回應計劃」,加速減排
- 制定「5 年森林行動計劃」,在 2030 年前停止並逆轉森林砍伐
- 建立 UNFCCC 議程項目,確保先進國家增加公共資金,推動「污染者付費」稅制
 
- COP30 美國缺席的影響:因特朗普退出巴黎協議,美國可能缺席 COP30。美國缺席將影響全球努力,削弱大會的合法性與融資承諾。美國退出後,氣候融資缺口擴大,減排目標受阻,這意味着歐盟、中國、巴西等國需填補領導真空。
- 其他議題如碳權、永續農業、雨林銀行等:碳交易市場成形,農業生態系統是減排來源。再生農業減少碳排放,增加土壤碳匯,為農民帶來經濟利益;COP30 將討論提升碳權市場標準。雨林銀行指巴西推出的 Tropical Forests Forever Facility (TFFF),旨在每年提供資金保護熱帶森林。
要達成 1.5°C 的目標,各國需在 2030 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 2019 年水平減少約 43%。
5. 民眾力量 vs 企業遊說:綠色和平為何必須參與COP?
COP 常被批評為政治show,企業說客氾濫——如 COP28 中化石燃料遊說者遠超多數國家代表。這正是公民社會、原住民、青年及綠色和平等環保組織必須進場的關鍵!我們已在 COP30 前提出具體倡議:要求巴西及國際社會每年至少投入 70 億美元保護亞馬遜、拒絕森林損害補貼,並直接資助原住民與傳統社區。我們也持續監督企業遊說,揭露肉品與乳製品產業的「漂綠」,並呼籲公眾參與,督促領袖兌現承諾。改變不僅來自國家領袖,更源自全球挺身而出的人們:街頭抗議、關鍵投票、起訴污染企業、守護森林、分享故事、推動正義——因為在危機中,我們相信希望與正義永存,值得每個人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