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知幾多?拯救藍天第一步:了解真相
呼吸新鮮空氣是你我的基本權利,然而,在進步、繁榮的香港,大氣卻通常灰濛渾濁,我們無法長擁藍天。多年以來,你我飽受空氣污染有形、無形的折磨,從鼻敏感、呼吸道不適,到即使有空行山遠足,卻看不清青山綠水;更不要說長期及慢性的健康影響。空氣污染已成爲你我的生存難題,我們要如何面對?
世界衞生組織將空氣污染列為2019全球健康面臨的十大威脅之一。空氣污染物含有可滲透進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微細粒子,會傷害肺、心臟和大腦,全球每年大約有700萬人因相關疾病而死亡。在香港,過去五年也有上萬人因空氣污染死亡(根據達理指數截至2018年9月數據)。

以本地污染源來講,水上運輸、公用發電及道路運輸為三大污染來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 (NO2)、可吸入懸浮粒子 (PM10) 、微細懸浮粒子 (PM2.5)等污染物,長期危害市民健康,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疾病患者住院率上升,甚至早死等等。此外,區域性的臭氧(O3)污染,也會影響健康,包括呼吸系統發炎以及妨礙兒童肺功能發育等等。
香港空氣污染,已是不爭的事實,綠色和平更是自2004年起,就針對空氣污染展開行動。該年我們的在維港海岸戴上面罩,揭示空氣污染的嚴重及未有應對措施之不滿。2005年,我們已經開始要求政府以世界衞生組織訂立的安全標準,修訂空氣污染質素指標。
幾年來的倡議是否有所進展?在2013年底,終見政府推出空氣質素健康指數;2014年初,政府也推出現今的空氣污染質素指標。然而,根據綠色和平調查發現,現行指標相對寬鬆,不但無法給市民正確的參考,更製造空氣品質良好的假象,影響所及,市民無法有效督促政府,對空氣污染作出積極改善。
究竟香港的空氣質素指標 (AQO)有多落後世界衞生組織標準(WHO)?
端看下列超標數字比較,我們就可以知道問題在哪裡。以2017年為例,根據AQO的全年超標次數以二氧化硫以及懸浮粒子來說,都不足100次,但以WHO的衡量標準,全年卻超標上千次。

因此,我們要求政府全面審視並收緊空氣質素指標,還給市民空氣污染的真相。過去,政府屢次修訂空氣污染質素指標,但在即將提交給立法會的建議報告中,政府卻只計劃選擇性地收緊小部份污染物的標準,對濃度屢創新高的臭氧,及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等卻視而不見,妄顧市民健康。
以市民健康為優先,應是政府的職責。關心孩子健康的父母,在乎健康經濟損失的市民,還有所有生活在香港的你我,我們誠邀你一起加入行動,和我們一起推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