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Homepage主頁 v2018

如何支持

專題報導 生活
5 mins

【最美的香 · 郊之 4】最美的大澳

作者: 綠色和平專欄作家馬屎
澳門和大澳對岸而望,盡得珠江出海口左右兩邊的漁、商優越地利。珠江是中國第四長河流,流量則排行第二。珠江河水帶著大量有機養分,在河口伶仃洋鹹淡水交界地區沉澱積聚,營造出海水鹹度較低、混濁而營養豐富的廣闊生境,又因季節不同令水溫改變;雨量不同令鹹度改變;風吹方向不同,令海浪拍擊強度改變。常變的海岸生境、複雜的河口環境加上香港四季分明的氣候因素,令這海域裏的生物種類繁多而具地方特色。

大澳的地利和海洋資源

這是一些魚類世世代代棲息或回游產卵的繁殖場。農曆8-11月有黃花魚、農曆11月-3月及8月出現的慈魚,還有馬友、曹白、獅頭魚等,都是廣受本地人歡迎的海產。

停泊在大澳的各式漁船
停泊在大澳的各式漁船 © 馬屎

大澳魚 (黃唇魚 Bahaba taipingensis)

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有「大澳魚」之稱,位列海錯裡鮑參翅肚中製成「肚」的魚類──黃唇魚。這種外型跟我們熟悉的黃花魚,是同屬能以「咕咕咕咕」的叫聲交談的石首魚科魚類,體型可達兩米長。40年代以前,牠們一群一群的準時於每年農曆12月至翌年3月初旬,回游到珠江河口一帶產卵。由於體型巨大、活動範圍廣,因此即使漁民能「聽見」牠們回游的魚訊,亦不易捕捉得到。可惜到了50年代,大澳漁船開始機動化之後,由於過度撈捕和海底環境被拖網嚴重破壞,結果數目迅速下降,今天成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之中的瀕危物種。

大澳的海味
大澳的海味 © 馬屎

大澳的漁、鹽和文化發展

「澳」的意思是停泊船的港口。地理位置優越以至周邊海洋資源豐富,大澳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已有人類聚居。他們以捕捉泥灘上的青蟹、挖掘泥裏面的沙白、開鑿附生在礁石上的蠔、 撈捕活在紅樹林裡的基圍蝦(刀額新對蝦)和淺灘常見的各種鱲魚、紅鮋或金鼓為生。

北宋開始,大澳在漁業的基礎上,又發展出鹽業。到明朝末年,大澳開始有較完整的歷史記載,說當時的漁業和鹽業已經甚具規模。居民多是住在船或棚屋的蜑家人。由於大澳內灣是潮汐漲退幅度很大的潮間帶地區,因此漁民多聚居在灣口大澳島一帶;沿岸則長著茂密的紅樹林和各種海岸植物,但鹽業的日益興旺,令沿岸淺灘慢慢被築起堤礐,形成一塊塊鹽田,原始海岸生態和生境慢慢被改變。

由於珠江是海路運輸到各大小城鎮的幹道,於是進一步鞏固了大澳在漁業和鹽業的地區優勢,往後更成為外國商船進入中國進行貿易的重要入口。可惜在日益複雜的國際關係之中,大澳成為外國列強爭奪的戰略港口,1521年亦因此受到佛朗機人(葡萄牙人)強行霸佔,明朝廷出兵收復,結果發生了歷史有名的「屯門海戰」。

大澳的水道和高腳屋
大澳的水道和高腳屋 © 馬屎

免費獲取香港生態圖鑑

馬屎與畫家呂朗婷合著《香港の怪生物》電子書,圖文並茂帶您進入奇妙的自然世界!

立即下載

由繁盛市鎮歸於平靜

30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間,大澳鹽業發展興旺,交錯的堤圍由大澳島開始築起,一直向大嶼山涌口伸延,把大嶼山沿岸淺灘變成鹽田。沿岸的紅樹林被徹底清除,天然的泥灘潮間帶變成一幅幅產鹽的鹽田。

現在的大澳商舖林立的太平街及永安街,就是當時闢建出來的「護鹽圍」;而梁屋至永安街的堤圍,則成為鹽工聚居的地方。早期居民多以木柱鞏固舊木船在淺灘上居住,及後漁民發展出以木作支架、鋪上葵葉和松皮,搭建出高腳桶形的「棚屋」。漁、鹽發展興旺,居民生活得到改善,棚屋的「腳」,慢慢改用麻石作為材料,屋身則以杉木、坤甸、紅木等木材,再蓋以鋅鐵皮來搭建。今天大澳的地貌和獨特建築風格就這樣慢慢被塑造出來。

歷經列強入侵、1842年簽訂割讓香港島的《南京條約》、1898年簽訂租借新界及包含大澳在內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日本佔領香港的三年零八個月,受惠於地利和漁業資源,大澳的經濟依然穩健,本地四大漁港之一的地位並未受到絲毫動搖。可惜當漁船機動化之後,無節制的全力以拖網濫捕,令主要漁獲黃花魚的漁量,急速從1954年的10,920擔,降至1958年的402擔。自此這海域的魚資源無法回復,而鹽業市場又受外地鹽所影響,漸漸沒落。70年代,漁工、鹽工及大澳居民相繼遷往市區謀生。位置偏遠而欠缺大型發展的吸引力,大澳無奈只能以近岸捕漁,向遊客售賣花膠、魚肚、鹹魚、蝦膏等土產等小規模經濟活動存活。大澳的風光歷史被淡忘,棚屋、鹹魚和茶粿漸漸成為代表,大澳的時鐘,有趣地停留在70年代之上。

在大澳街頭售賣的鮮魚
在大澳街頭售賣的鮮魚 © 馬屎

旅遊、保育與可持續發展

2005年大澳被喚醒了! 為補償因興建新赤鱲角新機場及發展北大嶼山而損失的7公頃紅樹林濕地,大澳近海的鹽田被重新規劃為具休閒功能的海濱長廊和紅樹林濕地。加上附近相連的舊基圍紅樹林和蘆葦塘,大澳突然變綠,各種鷺鳥、麻鷹、招潮蟹、烏頭,甚至中華白海豚都成為內灣地區的常客。

絢麗的歷史、簡樸的高腳棚屋,加上珠江口的豐富生物多樣性。大澳由荒蕪,經繁盛,遭沒落,到今天在保育與發展的角力之中被再規劃。它的故事是值得我們探討、深思,並作為未來大澳以至全人類如何在有效運用天然資源、發展經濟和平衡生態之間,建構出共存共榮的永續聚落的參考。

由鹽田改建出來的紅樹林濕地
由鹽田改建出來的紅樹林濕地 © 馬屎
棚屋下的生態
棚屋下的生態 © 馬屎

【最美的香 · 郊】系列:

新石器時代、南越文化、嶺南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沿海地區的蜑家、鶴佬文化、英國殖民地文化……香港歷史之中,各時代由於民生、政治、經濟等不同原因而建立的特色城鄉地境, 遇上本地的生物多樣性之後,造就了不少獨特而有趣的東西。

東壩消波塊下的水世界、南涌泥灘上的鷺鳥林、西環麻石牆上的石牆樹、北丫海域的紫海膽、大澳大街小巷掛著的鹹魚,還有小冷水堆填區封閉後的蝴蝶谷。這些有歷史的自然風景,充分反映出香港複雜的文化融和。亦顯示了文化影響自然生態,自然生態又衍生出18區之中不同特色地景。藉著這些特色生態,我們可以從另一個深層次角度,進一步認識我們所居住的城市。

瀏覽更多:【專欄作者馬屎文章系列】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