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士多老闆娘拒絕沉默 力呼堅守大嶼
「想為下一代保護大自然!」
在不少大嶼山居民眼中,自然環境就如空氣般和自己息息相關。對嫁入大嶼山水口村二十多年的池太而言,大自然的海洋、一草一木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環境更是一家三口的後花園,留下不少溫馨時光,亦教會兒子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事。所以,當經營士多的她一聽到「明日大嶼」時,便決意要出力為環境發聲,希望為下一代捍衛危如朝露的大自然,「別人一定會覺得發聲是『很傻』,或覺得政府怎可能理會你。但起碼要對得起自己,更要為下一代保護環境而盡力發聲!」
文章目錄
「凡事要適可而止」發展保育不對立
和很多上班族一樣,任職文員的池太星期一至五過着朝九晚五的「打工仔」生活,但當到了周末,她便會穿上圍裙、拿起鑊鏟,成為「水口驛站士多」的老闆。然而,二十多年前從城市嫁入鄉郊的她,從沒想過會開士多茶座,一切源於廚藝了得的丈夫,「三年前開士多,是因為我先生想發揮所長,賣他的拿手小菜。」先生的廚藝吸引不少行山人士支持,可惜約一年前因急病離世,令經營士多的重任落在她身上,而她亦決心想守住丈夫建立的一番心血。
作為母親的她,平日要照顧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到了周末要兼顧打理士多,在這過分忙碌的生活中,她不知不覺間走入負面情緒的幽谷,「先生剛離世時,覺得應該要盡力保住他的心血,完全沒休息,那種感覺好像整個人變得很繃緊。」幸好當她發現情緒出了問題時便立即就醫,同時亦令她更了解自己,「最重要是想到我還有兒子,要多投放時間陪他成長,慢慢領悟到凡事要適可而止。」
池太和家人見證了水口村和附近生態環境的轉變,其中最明顯的是樓房增多,「兒子出生後這十年來,水口村已經建築多了不少新的樓房,所以如大嶼山的鄉郊不是完全未經開發,但去到某個程度便應該要停止,真的要適可而止。」鄉郊的簡樸生活亦是她想堅守大嶼的原因,「這裡很有人情味,可以放心讓兒子在此處四處玩,不會擔心治安;鄰居種了菜又會互相分享⋯⋯不想這裡一下子變成很商業化的地方。」
填海解決住屋問題?「棕地才能解決這燃眉之急」
當她一聽到「明日大嶼」,便憂慮填海會大肆破壞環境,「無論在海洋中任何地方,進行任何工程,也等於一杯水加進了一滴墨汁,會污染水源、食材!傷害環境的惡果,最終也是我們自己承受!」若破壞環境,將影響每一個香港人。
於是,她在店內掛上「堅守大嶼」的旗幟,又曾經和其他小店合作,支援跑山等活動,以不同方式喚醒更多人關注議題,「掛旗是一種理念,合力反對『明日大嶼』的信念,在能力範圍內做到多少便多少。」她指不少行山人士和跑手因看到店內的海報和旗幟,而開始討論「明日大嶼」,「大家有時都會傾談填海工程是否可行,可以怎樣支持保育大嶼山等。我深信香港須保留鄉郊的地方,不想所有地區都千篇一律地城市化,同時會教育兒子,下一代能如何繼續支持環保。」
政府多番強調「明日大嶼」旨在解決房屋問題,但作為小市民,池太卻質疑填海的必要性,「很想跟政府說:『明日大嶼』是白費氣力的!香港是否真的如此缺乏土地,即使付上沉重的環境代價,也惟有填海才有地呢?」她強調香港仍有很多土地資源可使用,絕對是更可行的方法,「真的要解決住屋問題,不是更應該加快發展現有的棕地,以解決他們口中的燃眉之急?在海上大幅造地、建大型房屋的話,十分費時,相信在我有生之年,都未必看到工程完結之日。」
是「明日大嶼」還是「明日墓園」?
池太一家閒時會到附近的沙灘散步,或出海釣魚,在自然環境中創造了不少難忘回憶,「小朋友要接觸大自然才會更開心,可以四圍走動、學習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例如如何與大自然共存。」惟香港的自然環境,已因城市化而日漸減少,「正如現在肺炎肆虐,人人湧入大嶼山行山。這是因為香港已有很多地方由鄉郊變成城市,只剩很少選擇,可以留給下一代的更是少之又少!」她認為過度發展,受害的將會是無辜的下一代,「現在甚至有小朋友連沙都沒見過、沒接觸過,這樣或多或少會影響成長。可能到我兒子那輩,長大後想去郊外也沒有選擇了 。 」
對於發展大嶼山,她觀察到村中年長一輩,或會覺得賣地給發展商可增加財富、帶動經濟發展,直接改變生活質素,故傾向站在支持「明日大嶼」的一方,她卻不敢苟同,「他們或會覺得為甚麼要保育?但我卻認為大自然雖然是免費的,但同時也是無價之寶,因為金錢是買不到這種環境和生活的。」所以,她決意為下一代守住珍貴的自然環境。
自政府公布項目以來,除了假日郊遊的遊人,水口村亦吸引了一些想在發展中分一杯羹的人,「很多外來人士常常拿着地圖來問賣地的事,是以前少見的。」自言率直、敢言的她不禁風趣地說:「因為我先生有一塊墓地,當他們問我時,我便直接反問:『要不我把墓地賣給你,等你打造明日墓園?』」以幽默感拒絕成為破壞環境的幫兇。
拒當「沉默大多數」 堅持為大嶼發聲
面對政府漠視民間的反對聲音,一意孤行地硬推「明日大嶼」,早前立法會更已通過5.5億元的前期研究撥款,填海工程的步伐一步步逼近,有人或認為再發聲只是徒勞無功,但池太卻一於少理,在劣勢中堅守信念、不認輸,「有人會說『你好傻』、『政府怎會理你』⋯⋯好多人甚麼都沒做已經認輸,但我不想做『沉默的大多數』,很想守住大嶼山,這是一種信念!」她堅定地說。
池太又補充,認為堅守大嶼不是要其原封不動,而是希望保護大嶼山的生態,「我覺得水口村等鄉郊地方是可以發展的,但我希望能發展成一個保育生態的地方,而不是過度發展,變成遍布高樓大廈、充滿商業味的地方!」正所謂物極必反,若漠視大自然的聲音,摧毀環境的代價將會是無從估計,「堅守的目標其實是希望可以保護環境,再將大自然留給下一代;否則破壞了環境,是永遠不能挽回的!」希望更多人能響應堅守大嶼的信念,才可以匯合成民間的響亮呼聲,合力拯救海洋生態。